果位

✍ dations ◷ 2025-08-13 01:58:23 #佛教术语

果位(梵语:phala),或称圣果、道果(梵语:ariya-phala),即“修行之成就量、证得量的自我段/级位量测检定”,果位并没有实质证书,只有轮回为其验证结果,并非真实位阶、段位、等级(与他人较量而分段、分级、分位),也非真实阶级(权力、权势、利益、法能、持有物等可量化之比较阶层),而是因“修行佛法(即观想一切规律,佛教认为世间、各界天一切规律皆为佛法)”中觉悟、体悟所达到的程度,对自己修行的结果验证检定依凭,是自我证量的一种,也是出世间成就的一种,属于四法宝的教、理、行、果之一的“果”。

声闻乘的果位为四向四果,“四沙门果”在《阿含经》等佛经中的定义是:

声闻乘中,只有阿罗汉证得无余涅槃,故其是依照正法修行证果的“圣者”。此外,“四向”义为修行达到“加行位(得到自我见证的量级)”,但未及“证果(得到自我实证的量级)”,正在向此“修证(自我实证)”,只要证得初果,就已经得不退转,必然会证得阿罗汉果。如在须陀洹果之前者为须陀洹向,证须陀洹果、而在斯陀含果之前者为斯陀含向,以此类推。

缘觉乘有两种。大乘佛教认为,在无佛出世的年代,性好寂静或行头陀,因为前世听法修行的缘故,今世没有听闻佛法而能独自以因缘观智慧,进而修行,并自悟证果,此果位即“辟支佛果”,汉译为“独觉”;而在听佛教导的情形下,能观察思维而得道者,称为“缘觉”,许多声闻乘弟子听佛悟道,故也可叫缘觉,如缘觉阿罗汉之称即是。

有部提出见道、修道、无学道三个阶位。见道等于入须陀洹,修道即须陀洹至阿罗汉果向,无学道即阿罗汉果(阿罗汉又叫无学)。

在大乘佛教中,按天台宗判教理论,菩萨行的果位有五十二位的说法,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等觉与妙觉。其中,初信等于须陀洹果,三信等于斯陀含果,五信等于阿那含果,从七信位起便是四向四果中的阿罗汉果;妙觉佛位为无上正等正觉佛陀,即是一般所说的成就佛果、取正觉、成佛等。

在金刚乘,修行密法能证得法身佛果,但不完全同于一般显教所言的正等正觉佛。

相关

  • 法定假日公众假日,又常被称为法定假日、公休假、国定假日、公共假期、法定假期、劳工假期、工厂假期、法定节假日,泛指被法律所承认的通用的假日。这种假日被立法或行政机关,依法律或法
  • 汉斯·奥斯特汉斯·克海斯提安·奥斯特(丹麦语:Hans Christian Ørsted,1777年8月14日-1851年3月9日),丹麦物理学家、化学家和文学家。在物理学领域,他首先发现载流导线的电流会产生作用力于磁
  • 莫泊桑亨利-勒内-阿尔贝-居伊·德·莫泊桑(法语:Henry-René-Albert-Guy de Maupassant,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
  • 波士顿大学上的组织学:大红和白色波士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 通常简称 BU 或 Boston U)是一所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学。该校主校区位于波士顿查尔士河河畔的现址。该校于
  • 胡安·德富卡板块以探险家胡安·德富卡命名的胡安·德富卡板块是一个小板块,它从胡安·德富卡海岭生成,并在喀斯喀地亚隐没带(英语:Cascadia subduction zone)处消减于北美洲板块西缘的北部之下。
  • 超感官知觉超感官知觉(英语:extrasensory perception、ESP、sixth sense),俗称第六感,是一种某些人认为存在的能力。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
  • 胶卷胶片,是一种制成影像物料。现今广泛应用的胶片是将卤化银涂抹在聚乙酸酯片基上,此种胶片为软性,卷成整卷方便使用,所以又称胶卷,当有光线照射到卤化银上时,卤化银转变为黑色的银,经
  • 西吉贝尔特二世西吉贝尔特二世(Sigebert II)是墨洛温王朝的法兰克国王。父亲是奥斯特拉西亚及勃艮第国王提乌德里克二世,他是提乌德里克二世四名庶子之中的长子。西吉贝尔特二世出生于601年。
  • 古冈左拉干酪古冈左拉干酪(Gorgonzola)产自意大利北部的伦巴底。古冈左拉干酪外形呈鼓状,有灰红色的外壳,外壳表面粗糙及有粉斑,干酪肉由白色到淡黄色,并布满蓝绿斑纹,此干酪味道辛辣,带有蘑菇
  • 朝鲜劳动党第四次代表会议朝鲜劳动党第四次代表会议于2012年4月11日在平壤举行。此次会议是金正恩成为朝鲜最高领导人后举行的首次党代表会议。这次会议在“4.25文化会馆”举行会议的四项议题分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