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人暴政

✍ dations ◷ 2025-01-12 13:22:27 #多数人暴政

多数人暴政(英语:tyranny of the majority),又称为多数暴力、群体暴政,是民主制度及“少数遵从多数”制度的一个本质上的缺点,用于批评由多数人作完全决定的制度,认为在该制度中将多数人的利益绝对置于少数人之上,使得少数丧失了受尊重权。一个重视人权的政府,会透过宪法作出权力制衡,以便在议会中应用权利法案,从而阻止出现“多数人暴政”,以免出现立法屠杀少数民族或族群之类的法案。

多数人暴政是用来质疑或反对民主制度及“少数服从多数”制度的而创造出来的一个政治词汇,一些政治学家将此原则与专制主义相提并论。也有论调认为,“多数人暴政”与“少数服从多数”制度还是有区别的。“少数服从多数”制度制定的规则相同适用于多数人和少数持异见者,但“多数人暴政”则对不同的人制定不同的规则及少数人的利益将永被牺牲。

在议会民主制度的国家,一般的议会设有“绝对多数制”,只要该政党在议会取得多数(majority),一般控制议会多数的议席,该政党便可以推动及通过一些具争议性法案,甚至强行修改宪法,反对党无法通过参政发挥影响力的时候,这某种程度上也会被少数派说成多数人暴力。

在议会制中,一般通过宪法和权利法案对议会进行限制,其目的就是减少这一问题。

这一概念至少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理想国》;这一词语出自约翰·亚当斯《为美国政府体制辩护(第三卷)》(1788年),他强烈地表露对“多数暴政”的恐惧,断言“人民易行专横残暴,而且多数人永远并毫无例外地剥夺少数人的权利”。爱尔兰裔英国哲学家埃德蒙·伯克在《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1790年)一书中提出了类似的观点;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1835年)一书中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其将这种多数对于他们所掌握的最高权力的滥用,叫作“多数人的暴政”。他认为民主的缺陷就是多数人暴政问题:“民主政治的本质,在于多数对政府的统治是绝对的,因为在民主制度下,谁也对抗不了多数”。后经约翰·穆勒在《论自由》(1859年)一书中的引用得以广为人知。《联邦党人文集》特别是第十篇(英语:联邦党人文集第十篇)也频繁提到了这一概念,但换了一个说法,“多数派的暴行”。卢梭的公共意志信条在“多数人暴政”中达到了顶峰。他提出应当放弃个人的权利,无条件地服从公共意志。尼采很欣赏这一概念;他的《人性的,太人性的》(1879年)的第一卷续编的英译本中使用了这一译名。1994年,法学家拉妮·吉尼尔把他的《法律评论》文集命名为“多数人暴政”。

公共选择理论独裁判定,在一个自由的地方,最令人关注的应当只允许是,多数人群体不可以“压迫”和“剥削”不同的少数人群体的利益,而少数人群应当享有天赋特权“获得”来自于多数人的利益。曼瑟尔·奥尔森在其著作《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对民主制度理论提出批评,他认为,处于弱势的少数人群体可以通过适当的组织起来,往往能比多数人群体更容易维护自身权益。奥尔森认为,当政治行动(如游说)的利益在少数代理人中传开,会有一个更强大的个人激励来促使他投身这一政治活动。小圈子集团,特别是那些能为符合该集团利益的积极参与者提供奖励的团体,可能因此而有能力主导或扭转政治进程,对这一进程的研究就是公共选择理论。

客观主义哲学家艾茵·兰德认为团体是没有权利的。个人的权利可以或应当凌驾于团体,不应为加入或退出某个团体而妥协;个人权利原则是所有团体的唯一道德基础、高于所有的团体利益。她还提出,“个人权利”的说法是累赘的,而“集体权利”的说法则是矛盾的。个人权利不受公众投票的制约;多数人无权借投票的方式否决少数人的权利;权利的作用就是保护少数人免受多数人的压迫,而个人正是“最少的少数人”,其行为不得受到民主制度的迫害。

相关

  • 各国可再生水资源列表这是一个各国可再生水资源列表,大部分数据基于世界概况。
  • 特己醇特己醇是一种醇类的有机化合物,学名为2,2-二甲基丁醇(2,2-dimethylbutan-1-ol),其化学式为C6H14O。特己醇是一种易燃物,虽然不像其他碳数较少的醇类那么容易燃烧,但是它与空气混
  • 总统班底《总统班底》(英语:)是一部1976年的美国政治惊悚片(英语:Political thriller),由艾伦·帕库拉执导,达斯汀·霍夫曼及罗伯特·雷德福等主演。故事改编自鲍勃·伍德沃德及卡尔·伯恩斯
  • 满陇桂雨满陇桂雨是浙江杭州市的“新西湖十景”之一,位于西湖西南南高峰与白鹤峰之间山谷中的满觉陇村(又名满家弄),以秋季赏桂花著称。 939年(五代后晋天福四年),吴越国统治时期,佛寺圆兴院
  • 卡洛尔·贝克卡洛尔·贝克(斯洛伐克语:Karol Beck,1982年4月3日-),斯洛伐克男子职业网球运动员,2001年转职业。
  • 艾伦·艾克哈特艾伦·艾克哈特(英语:Aaron Eckhart,1968年3月12日-),是一位美国演员。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库比蒂诺,早年曾在英格兰和澳大利亚的悉尼生活。1994年获得杨百翰大学艺术学士学位。大学
  • 分岔理论分岔理论或分歧理论(bifurcation theory)是数学中研究一群曲线在本质或是拓扑结构上的改变。一群曲线可能是向量场内的积分曲线(英语:Integral curve),也可能是一群类似微分方程的
  • 朱宸潚建安庄顺王朱宸潚(1490年12月22日-1553年11月25日),号中和,明朝宁藩第二代建安王,建安简定王朱觐�的嫡第三子。弘治三年十一月十一日(1490年12月22日)生。后封镇国将军。嘉靖十七年(15
  • 被压迫者教育学《被压迫者教育学》(葡萄牙语:)是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的代表性著作。作者提出了一种教育学,旨在建立教师、学生和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1968年首版以葡萄牙语发行,1970年出版英
  • 榛名山榛名山(日语:榛名山)是位于日本关东地方北部群马县高崎市的山峰,为上毛三山之一。自古在神道影响下被祭祀。山麓的西南建有榛名神社。榛名山最高峰海拔1449米,是一座休眠火山。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