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斯拉夫主义

✍ dations ◷ 2025-04-25 10:18:27 #泛斯拉夫主义
狭义的泛斯拉夫主义是指19世纪时,巴尔干半岛上的斯拉夫民族(包括黑山人,塞尔维亚人及保加利亚人)希望在俄国的领导下对抗奥斯曼帝国而团结起来。而俄国自居为斯拉夫民族的大哥,希望控制在奥匈帝国和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人居住地区,并且在巴尔干半岛扩张其势力,从而造成泛斯拉夫主义。泛斯拉夫主义成为了俄国历史上的重要社会思潮,其鼓吹的斯拉夫(俄国)中心论和大俄罗斯主义在之后逐渐演变为俄罗斯民族进行西部扩张的有力理论。在如今,泛斯拉夫主义仍然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支持者,俄国的外交政策受到其影响。泛斯拉夫主义产生于十九世纪初的西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的民族意识的形成过程中。在与西方的沟通过程中,斯拉夫小民族由于其社会政治中的不利地位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我们”意识,感到斯拉夫民族应当形成整体。这些斯拉夫小民族将当时的俄罗斯帝国看做是唯一的由斯拉夫民族建立的统一大帝国,并因此希望借助其政治力量扭转其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及日耳曼人统治的奥匈帝国中的不利地位。但是这使其忽视了俄罗斯帝国境内非俄罗斯民族的斯拉夫民族遭受的统治与压迫。19世纪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率先展开了工业革命,与此同时斯拉夫民族却几乎全部处于农业社会中,巨大的反差使得俄国内部开始思考俄国该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其中在贵族资产阶级和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中形成了肯定俄国历史特性的斯拉夫派和肯定西欧文明成果的西化派。 斯拉夫派抨击西方,把西方作为“非我族类”的对立面,从而在俄掀起反对西方,联合斯拉夫民族的斗争,泛斯拉夫主义在俄国应运而生。表现为认为斯拉夫人是最伟大的民族。俄罗斯人希望联合各个地区的斯拉夫人形成自身的斯拉夫文化,并取代西欧文化,最终斯拉夫世界将取代西欧世界。1453年拜占庭被奥斯曼帝国所灭,罗马及基督教文化被土耳其文化冲击。俄国就出现了把莫斯科称为“第三罗马”的说法。泛斯拉夫主义者认为俄罗斯的沙皇是“普天下唯一的基督徒皇帝”,俄罗斯国家是全天下的国家,莫斯科王国的臣民是上帝的选民,这些注定俄国人负有继承和捍卫基督教世界的历史使命。

相关

  • 生理食盐水生理盐水(生理食盐液、生理食盐水),生理学或临床上常用的渗透压与动物或人体血浆相等的氯化钠溶液,其浓度用于两栖类时是0.67~0.70%,用于哺乳类和人体时是0.85~0.90%。医学上,生理盐水
  • 博赛纳湖博赛纳湖 (意大利文: Lago di Bolsena) 是一个位于意大利中部的湖。它是在约300,000年前,因为威西尼山脉(Vulsini mountain range)的一些火山口爆发而形成的。博赛纳湖呈椭圆形
  • 加拿大加拿大军队(英语:Canadian Forces;法语:Forces canadiennes;分别简称为“CF”或“FC”)是加拿大各军部队自1968年2月1日起采用的统称。加拿大联邦政府由当日起将陆海空三军合并为
  • 意大利行政区划意大利政区根据1948年宪法规定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地区自治权,这条宪法条文是:为承认、保护并促进地方自治,保证在国家水平的服务尽可能分散管理,以适应自治和分权法律和法规的建立
  • 格雷德卡罗琳·维德尼·卡罗尔·格雷德(英语:Carolyn Widney "Carol" Greider,1961年4月15日-),美国分子生物学家,现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系教授。她因为“发现端粒和
  • 德国足球协会德国足球协会(德语:Deutscher Fußball-Bund,简称DFB),乃德国足球界的官方机构,掌管德国所有足球事宜,包括管理各级别联赛、国家队等等,总部设于法兰克福,属欧洲足联和国际足联会员。
  • 俯冲隐没带(英语:subduction zone),也称“俯冲带”、“消减带”、“隐没带”,指地球的岩石圈中对流的沉降流(downwelling)所在的地区。隐没带存在于聚合板块边缘(convergent plate bound
  • 董 晨董晨(1968年-),中国免疫学家,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院长。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68年生于中国湖北武汉。198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美
  • 饵丝饵丝是中国云南的米粉类食品。方形截面,外观洁白,偶有麸皮夹入其中。质感厚实,煮熟后仍有很好的弹性。滇西和滇西北人比较爱好吃饵丝。著名的饵丝有以耐储存出名的腾冲饵丝、厚
  • 曾雍雅曾雍雅(1917年6月-1995年3月16日)江西于都梓山乡固院村人。曾用名曾水福。193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