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扬州
✍ dations ◷ 2025-09-19 08:26:10 #扬州
扬州,是汉族传统地域(九州)之一,也是“十二州”之一。汉代以后,成为实际行政区。管辖今江苏、安徽南部,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全境及广西部分地区。相传大禹治水后,分天下为九州,扬州即其中之一。虽然先秦时代关于九州有多种版本,但扬州在这些版本中都是九州之一:《禹贡》写道:“淮海惟扬州。”按孔安国《尚书传》的解释,这个“扬州”的范围是“北据淮,南距海”。“惟”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为“是”;“淮”即淮水,今淮河;“海”即大海,按《正义》应指今南中国海。据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淮水》记载:“淮水左径泗水国(今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南,故东海郡也......又东至广陵淮浦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入于海......淮水于(淮浦)县枝分,北为游水......游水东北入海,旧吴之燕岱,常泛巨海,惮其涛险,更沿溯是渎,由是出。《地理志》曰:游水自淮浦北入海......”,则明确的指出古代淮河向东流入洪泽湖并经由现在的宿迁市、淮安市一带径向东北部今连云港市的方向注入大海,意即古时的淮河入海口在北面的黄海而非今日这般沿长江口入南面的东海,同时亦清晰的勾勒出了古徐州和古扬州之间的天然分界限,故此“淮海惟扬州”的意思即为“扬州是北抵淮水、南达南海的一个州”。由此,《禹贡》把“扬州”的范围限定为淮河以南、南海以北的广大地域,即大约为今江苏、安徽淮河以南部分,以及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全境,再加上湖北、河南、广西的一部分。今天的扬州市也在这个范围内。后世提到“九州”时,通常指的是《禹贡》九州。《尔雅·释地篇第九》写道:“江南曰扬州。按东晋郭璞的《尔雅注》,这个“扬州”的范围是:“自江南至海”。宋代邢昺的《尔雅疏》则说:“此云江南者,举远大而言也。”。即是说长江以南到南海岸边也是扬州地域。《周礼·夏官司马篇第四·职方氏》写道:“东南曰扬州。”即整个中国的东南地区都属于扬州,后来的《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写道:“东南为扬州。”与《周礼》的说法大同小异。战国时代的秦、楚两国已经存在扬州的概念。至于“扬州”因何得名,有多种说法。潘宝明认为大体有四说[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1009002041/http://www.yztour.com.cn/scchina/showwz.asp?wztype=118&id=112%5D%EF%BC%9A在589年隋朝灭陈朝、统一九州以前,“扬州”常作“杨州”,或古书“扬杨错出”,扬、杨两者常常混用。
相关
- 皮肤皮肤,包住脊椎动物的软层,是组织之一,在人体是最大的器官。皮肤挡住外来侵入,亦保住水分。有保暖、阻隔、感觉之用。皮肤的作用因物种而异,有保暖、保护色、吸引异性等作用。各物
- 利托那韦利托那韦,市面贩售药名为Norvir,是一种抗反转录病毒药物 ,和其他药物共同治疗艾滋病。 这样的治疗方式被称作高效能抗反转录病毒疗法(HAART). -通常低剂量利托那韦会搭配蛋白酶
- 二联性精神病二联性精神病(法文:Folie à deux),意思是“二人共享的疯狂”: 形容一个有精神病症状的人,将妄想的信念传送到另一个人。同样的症状可传达至三人,四人,甚至更多。虽然研究文献主要
- 缓冲溶液缓冲溶液(德语:Pufferlösung;英语:buffer solution;法语:solution tampon)指由“弱酸及其共轭碱之盐类”或“弱碱及其共轭酸之盐类”所组成的缓冲对配制的,能够在加入一定量其他物
- 语法单位语法单位,是语法分析中描述任意音义结合体规模大小的单位,每一级语法单位在语法分析上的表现都有所不同。常见的语法单位包含了词法单位和句法单位,包括:
- 鹿蹄草鹿蹄草(学名:Pyrola calliantha)为鹿蹄草科鹿蹄草属下的一个种。
-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又译维克多·伊曼纽三世,意大利语:Vittorio Emanuele,1869年11月11日-1947年12月28日),意大利国王兼最高帝国元帅(1900年7月29日-1946年5月9日在位)、埃塞
- WSsub2/sub二硫化钨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WS2。灰色有金属光泽的细小六方晶系结晶或粉末。在空气中稳定。不溶于水,溶于硝酸和氢氟酸混酸中。溶于熔融碱,不溶于醇。钨酸铵与硫化氢气
- 锯鳐锯鳐科是锯鳐目的唯一一科,鱼的吻部延长,成为一个扁平的吻突,两侧有齿状突起,非常像锯鲨目的鲨鱼,但不同的地方是锯鳐身体扁平,鳃孔腹位(在身体的下方),锯吻上没有肉质触须。锯鳐有的
- 丙酸杆菌等丙酸杆菌属(学名Propionibacterium)是一类革兰氏阳性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