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奥多·利普斯(Theodor Lipps,1851年7月28日-1914年10月17日),德国哲学家。
利普斯曾在慕尼黑大学执教,是当时德国最有影响力的大学教授之一,吸引了许多来自其他国家的学生。利普斯重点关注艺术和审美概念,他的哲学思想大部分都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是他狂热的崇拜者,所以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概念很大程度上受利普斯的影响。利普斯认为,每个国家都有自身的意识层级,而笑声则与隐藏的消极方面有关。他采纳了罗伯特·维歇尔的移情或审美同感(Einfühlung)的概念。利普斯晚年接受了埃德蒙德·胡塞尔的一些观点。部分学生不看好利普斯的心理主义,并与胡塞尔的学生一起发展出了一个所谓“本质现象学”的新哲学分支。其中包括莫里茨·盖格,他最先撰写了一篇关于移情的本质和意义的现象学文章,与利普斯的影响直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