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女郎

✍ dations ◷ 2025-08-26 13:38:58 #邓伯花属,爬藤植物,印度植物

跳舞女郎(学名:)为爵床科邓伯花属下的一种常绿蔓性木质藤本物种。原产于印度南部热带地区。花色艳丽、造型独特,被视为一种优良的观花藤蔓植物。曾荣获英国皇家园艺学会Award of Garden Merit(英语:Award of Garden Merit)奖。

跳舞女郎的属名“Thunbergia”源自于瑞典植物学家卡尔·彼得·通贝里(Carl Peter Thunberg)之姓氏。种小名“mysorensis”出自原产地印度南部的一个城市名迈索尔(Mysore)。

英文俗称不只一、二,多因花之造型而起,如“娃娃鞋”(Dolls' shoes)或是“女拖鞋藤”(Lady's slipper vine)。另有因其串串长花序在微风中摆荡的模样引发联想而生出“时钟藤”(Clock vine)的称法。中文名称跳舞女郎则似结合了以上静态与动态之姿而更具想像的一个命名。或许纯属巧合,中文也有舞者之鞋、时钟藤的称法。此外亦有黄花老鸭嘴之称,从某些角度花瓣反卷之后的花朵是易于与有待喂食之鸭嘴产生联想。

跳舞女郎的藤长可达6米。叶对生,三出脉,披针形或长卵形,叶片近叶柄处有浅裂,有的则无。叶缘有锯齿。叶长约10-20公分。

跳舞女郎为双色花,由艳红与艳黄组成。悬垂性总状花序,腋生。花序长,常在一米以上。盛花期串串花序密生。跳舞女郎为完全花,红色花萼两片。花朵长约8公分,花瓣5瓣,初开时平展,之后反卷。雄蕊4支,雌蕊单支。雄蕊顶端有羽绒般的细丝。跳舞女郎的花蜜丰沛,可吸引蜂鸟采蜜。

跳舞女郎生长快速,且易于照顾,即使在无霜的温带气候亦同。花期长,由春至夏,可连续数月。全日照或半日照均可,如日照不足,会影响开花状况。跳舞女郎适宜(大型)棚架、绿廊栽植,亦宜于做墙垣的垂直绿化。

花苞

初开

初开

花瓣平展后反卷

花蜜丰沛

凋谢后色彩依然艳丽

悬垂性总状花序

植株局部

叶片近叶柄处浅裂

部分叶片没有浅裂

叶脉三出

适宜墙垣垂直绿化

相关

  • 新西兰王国坐标:40°54′48.65″S 172°26′29.06″E / 40.9135139°S 172.4414056°E / -40.9135139; 172.4414056面积以下资讯是以2014年估计国家领袖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 以下资
  • 莫宣学莫宣学(1938年12月-),籍贯广西融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著名的岩石学家。1960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地质测量及找矿系并留校任教。1981年-1983
  • 甲醚二甲醚(英语:methoxymethane,分子式:CH3OCH3, DME)又称作甲醚,是最简单的脂肪醚。它是二分子甲醇脱水缩合的衍生物。室温下为无色、无毒,有轻微醚香味的气体或压缩液体。是一种重要
  • 苏联最高苏维埃苏联主题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最高苏维埃(俄语:Верховный Совет Союза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简
  • 阜部阜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七十个(八划的则为第四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阜部归于八划部首。阜部只以左方为部字,俗称“左耳旁”或“左耳刀”。
  • 阿倍仲麻吕阿倍仲麻吕(日语:阿倍 仲麿/あべ の なかまろ ,698年-770年),朝臣姓,阿倍氏,原文名仲麿,又作阿部仲满,在中国时取汉名朝衡,又作晁衡、鼂衡,字巨卿。日本奈良时代的遣唐留学生之一,唐朝政
  • 麝鼹属麝鼹属(麝鼹),哺乳纲鼹科的一属,仅有麝鼹一种。
  • 堀尾吉晴堀尾吉晴(ほりお よしはる)出生于天文13年(1544年),卒于庆长16年(1611年7月26日),生于尾张国丹羽郡,幼名仁王丸,通称茂助,为岩仓织田家部将堀尾泰晴之子,后来投效丰臣秀吉,晋封为大名之列
  • 鲜黄连属鲜黄连属(学名:)是小檗科下的一个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该属共有2种,分布于北美和东亚。
  • 萨维人萨维人,是分布印尼西巴布亚省的巴布亚人部落,直到20世纪50年代仍有食人和猎首的习俗。人口约4900人。现在他们多信仰基督教,而且在1972年建立了世界最大的原木圆形建筑供本族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