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文化

✍ dations ◷ 2025-08-13 20:32:41 #计算机科学,计算与社会,技能,信息革命

计算机文化(英语:Computer literacy)指一个人对于计算机运作方式的概念和使用计算机的纯熟度,并非仅指个人计算机(PC)而包括广义的数字控制机器。计算机文化高的人对于数字化机器的运作逻辑有一种灵感性掌握,很容易学会新的软件或接口,了解新的硬件功能。

这个术语源于1972年阿特·鲁赫曼(Art Luehrmann)发表的一篇会议论文“Should the computer teach the student, or vice-versa?”,该文介绍并定义了“computing literacy”。其后,人们开始使用“computer literacy”而不是“computing literacy”。直到1981年,他帮助创建的出版公司正式命名为“Computer Literacy Press”。30年后的2002年,他再次发表文章“Should the computer teach the student... — 30 years later”,感慨世界的教育系统在计算机文化教育方面没有获取多大进展。

计算机文化(computer literacy)定义为使用计算机和应用软件的技能,要具备这种技能就需要学习基本的计算机知识,理解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和它们的使用方法。计算机文化涵盖的内容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而变化,也各持己见。例如,美国有些高校要求的最低技能包括文件管理(File Manipulation)以及字处理(word processing)、Excel、PPT (PowerPoint)等软件的使用技能。

相关

  • 导管导管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仪器,通常为中空的玻璃管或塑料管,有各种长短、口径和弯曲形状,在许多实验中都有所应用。导管一般用作气体或者液体流动的通道,与其他实验设备配合使
  • N02B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N02(镇痛药)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
  • 鞭毛虫鞭毛虫(英语:Flagellate),指身上具备一根或多根鞭毛的微生物。在动物组织中,也有类似鞭毛虫的细胞,如精虫。它通常被用来当作具备鞭毛器官的原生动物的统称。
  • 海岸线海岸线,海水面和陆地的分界线。数学领域中对海岸线的研究还派生出分形学。这最早见于本华·曼德博于1967年在《科学》杂志发表的《英国的海岸线有多长?统计自相似和分数维度》
  • 春秋时期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03年),简称春秋, 是东周的前半段时期。春秋时代周天子的势力减弱,群雄纷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
  • 六偏磷酸钠六偏磷酸钠(英语:SHMP, Sodium hexametaphosphate,E编码:E452(i)),是指六聚体 (NaPO3)6。商品六偏磷酸钠是多种聚磷酸盐的混合物,即多偏磷酸钠,而六聚物是其中的一种。1、磷酸二氢钠
  • PhCOOAg苯甲酸银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5COOAg或写成PhCOOAg。苯甲酸银可由硝酸银和苯甲酸钠反应得到:苯甲酸银在300℃便发生分解(氮气气氛中),产物见下表。其反应历程为:自由基在
  • 发粿发粿(闽南语)又叫发糕,客家语称之为钵粄、发粄、碗粄或起酵粄,是一种米食制品,流行于浙江、华南地区、港澳、台湾、印尼及马来西亚一带,是传统过年的食品,亦可用于祭祀或馈赠亲人。
  • 野狗野犬或野狗可以指为
  • 江松江松(1963年1月-),生于四川达县,籍贯四川平昌,应用数学家,从事可压缩流体力学数学理论、计算方法及应用研究。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数学系,1984年取得西安交通大学硕士学位,1988年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