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韵

✍ dations ◷ 2025-10-29 18:57:49 #婆罗米系文字

重音符号

短音符( ˘ )
抑扬符 / 倒折音符 / ( ˇ )
软音符( ¸ )
扬抑符 / 折音符( ˆ )
曲音符 / 分音符( ¨ )
点( · )

上钩符(  ̉ )
触角(  ̛ )
长音符( ˉ )
反尾形符( ˛ )
上圆圈( ˚ )
粗气符(  ῾ )
柔气符(  ᾿ )

引号( ’ )
删节线( | )
冒号( : )
逗号( , )
连字号( ˗ )
波浪号 / 颚化符( ˜ )
titlo(  ҃ )

随韵(梵文:��������、IAST:anusvāra、阿奴窣婆罗、“跟随元音”),是用于各种印度语言中的两种鼻音化现象。依据随韵在词中的位置和语言的不同,它的精确发音可能变化得非常大。

在梵语中,前面元音的鼻音化是 /m/ 或 /n/ 在随后辅音(要么词内要么跨越词界)之前的同位异音;/m/ 在元音前或停顿中,只实现为 。在天城文中,这种鼻音化被表示为随音符号,在前面字母上的点,叫做点(bindu)。与四川话、缅甸语中的前后鼻音合流、日语的拨音类似,梵语随音只规定发音方法(浊鼻音),不规定发音部位。由于语流音变的同化作用,随韵的发音部位与后续音素相同(比如在卷舌音之前是 ,在软腭音之前是 等),在重读和句末等无后续音素的情况下,发作 。

在悉昙文、天城文中,随韵被表示为在字母上的一个空点(bindu)或菩提点。在 IAST 中,它被写为在字母后的 ṃ。某些抄写者用不同的符号 (ṁ) 来表示在某些吠陀 shakha 中的音韵变体的符号,或表示某些方言及某些随时间变异的符号。

随鼻 (anunāsika、阿奴那悉迦、“跟随鼻”)是强制的鼻音化,在现代印地语中与随韵不在区分。它是强制的张嘴鼻音化,类似于闽南语白读中的鼻化尾,并非同位异音。在 "n" 或 "m" 紧随在元音之后的时候,"n" 或 "m" 变为无声并导致前面的元音成为鼻化元音 (就是说发音要下放软腭使得部分气流通过鼻子流出)。

在梵语和相关的正写法中,它被表示为字母顶上的仰月点(比如: मँ )。在使用 IAST 转写的时候,它被表示为在下面有一个点的辅音(通常是 "m")(比如: ṃ ṇ),即使只有前面的元音是发声的。

相关

  • 离散离散(Discrete)与连续相对,离散量是指分散开来的、不存在中间值的量。离散可以是指:
  • 生命体征生命体征(英语:Vital signs),或称生命迹象,医学术语,是一组4到6个最重要的人体基本生理功能(维持生命)的表征。这些测量结果被用于评估个体的身体健康,提供潜在疾病的线索,并显示出
  • 乔治·亨丁顿乔治·亨丁顿(英语:George Huntington,1850年4月9日-1916年3月3日),为美国医学家,发现亨丁顿舞蹈症。
  • 炼丹古时炼丹术的传授大多师徒相承,口口相授,外人很难了解。分为外丹和内丹,两者用语相同,但是所指代的含义完全不同,比如把人体比喻为烧炼丹丸的炉鼎,不过理论上还是具有相通性。炼丹
  • 弹性 (物理学)在物理学中,弹性(来自希腊语ἐλαστός“可塑性”)是指物体受到外力时变形,并且当该外力解除时恢复其初始形状的能力。 固体物体受到外力时将变形。如果材料是弹性的,当这些
  • 抚州话抚州话即抚州赣语,亦称为赣语抚州片,或称之为抚广片、抚州南城片,主要分布在江西抚河流域和福建省西北部。同赣语其它方言片相比,该片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一致性最强。抚州话
  • 变余结构 (地质学)地质学中的变余结构(Palimpsest)是指不同时间中形成的地理地貌连续叠加形成的结构。这个名词最早是冰川学家使用,是用来描述流动方向相抵触的冰川造成的地质结构。这些结构通常
  • 古东普坐标:12°34′40″N 15°52′20″W / 12.57778°N 15.87222°W / 12.57778; -15.87222古东普(法语:Goudomp),是塞内加尔的城镇,位于该国南部,由塞久区负责管辖,是古东普省的首府,处于
  • Welcome to TOKYO《Welcome to TOKYO》是日本男子音乐组合第三代J Soul Brothers的第20张单曲。于2016年11月9日由rhythm zone发售。
  • 天主教雅基马教区天主教雅基马教区(拉丁语:Dioecesis Yakimensis、英语:Roman Catholic Diocese of Yakima)是美国一个罗马天主教教区。属西雅图总教区。成立于1951年6月23日。教区范围包括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