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音符号
短音符( ˘ )
抑扬符 / 倒折音符 / ( ˇ )
软音符( ¸ )
扬抑符 / 折音符( ˆ )
曲音符 / 分音符( ¨ )
点( · )
上钩符( ̉ )
触角( ̛ )
长音符( ˉ )
反尾形符( ˛ )
上圆圈( ˚ )
粗气符( ῾ )
柔气符( ᾿ )
引号( ’ )
删节线( | )
冒号( : )
逗号( , )
连字号( ˗ )
波浪号 / 颚化符( ˜ )
titlo( ҃ )
随韵(梵文:��������、IAST:anusvāra、阿奴窣婆罗、“跟随元音”),是用于各种印度语言中的两种鼻音化现象。依据随韵在词中的位置和语言的不同,它的精确发音可能变化得非常大。
在梵语中,前面元音的鼻音化是 /m/ 或 /n/ 在随后辅音(要么词内要么跨越词界)之前的同位异音;/m/ 在元音前或停顿中,只实现为 。在天城文中,这种鼻音化被表示为随音符号,在前面字母上的点,叫做点(bindu)。与四川话、缅甸语中的前后鼻音合流、日语的拨音类似,梵语随音只规定发音方法(浊鼻音),不规定发音部位。由于语流音变的同化作用,随韵的发音部位与后续音素相同(比如在卷舌音之前是 ,在软腭音之前是 等),在重读和句末等无后续音素的情况下,发作 。
在悉昙文、天城文中,随韵被表示为在字母上的一个空点(bindu)或菩提点。在 IAST 中,它被写为在字母后的 ṃ。某些抄写者用不同的符号 (ṁ) 来表示在某些吠陀 shakha 中的音韵变体的符号,或表示某些方言及某些随时间变异的符号。
随鼻 (anunāsika、阿奴那悉迦、“跟随鼻”)是强制的鼻音化,在现代印地语中与随韵不在区分。它是强制的张嘴鼻音化,类似于闽南语白读中的鼻化尾,并非同位异音。在 "n" 或 "m" 紧随在元音之后的时候,"n" 或 "m" 变为无声并导致前面的元音成为鼻化元音 (就是说发音要下放软腭使得部分气流通过鼻子流出)。
在梵语和相关的正写法中,它被表示为字母顶上的仰月点(比如: मँ )。在使用 IAST 转写的时候,它被表示为在下面有一个点的辅音(通常是 "m")(比如: ṃ ṇ),即使只有前面的元音是发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