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炳灵寺石窟
✍ dations ◷ 2025-01-23 12:10:46 #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位于中国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西南约四十公里处的积石山的大寺沟西侧的崖壁上,西晋初年(约公元3世纪)开凿在黄河北岸大寺沟的峭壁之上,正式建立于西秦建弘元年(420年),上下四层。最早称为唐述窟,是羌语“鬼窟”之意,唐代称龙兴寺,宋代称灵岩寺,明朝永乐年后称炳灵寺,“炳灵”为藏语“仙巴炳灵”的简化,是“千佛”“十万弥勒佛洲”之意。炳灵寺石窟现存洞窟34个,龛149个;石雕像694身,泥塑像82身;洞窟形式和云冈、龙门近似,但佛龛多作覆钵式塔形,为别处少见;有代表性的是第169窟,窟中有西秦建弘元年(420年)墨书题记,为此处最早的纪年。参见: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
- 疲劳性骨折疲劳性骨折,又称应力性骨折,是一种不完全骨折。通常由于异常的或重复性的外界应力,或者腿部或踝部持续负重所导致。常发生于胫骨、跖骨,以及相对少见的股骨、桡骨。疲劳性骨折是
- 杏树杏(学名:Prunus armeniaca),其果又称杏子、杏实、杏桃,是李属李亚属植物,其果肉、果仁均可食用。欧洲的杏是从亚美尼亚引进的。 这历史也让亚美尼亚存在于杏的学名里。历史上,杏广
- 临床血液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血液学(英语:Hematology或haematology)是
- 巫山人巫山人(学名:Homo erectus wushanensis)是1984年在三峡地区龙骨坡遗址发现的史前人类,出土了人类门齿和一段人类下颌骨,颌骨上带有两个牙齿。此外在同一土层中发现了人类加工或使
- CCs有机铯化学是研究碳-铯键的化合物的化学分支。有机铯化学多年来发展很慢,这是因为有机铯化合物难于制备,也难以使用,其化学活性比相应的有机钠(或钾)化合物还高。例如,金属铯在常
- 马斯河默兹河(法语:Meuse)也称马斯河(荷兰语:Maas, Maes),发源于法国香槟-阿登大区上马恩省朗格勒高原,流经比利时,最终在荷兰注入北海,和莱茵河口连成三角洲,全长925公里,是欧洲的主要河流。
- 初始B细胞初始B细胞(naive B cell / virgin B cell)系一类还未与抗原接触的B细胞。一旦与抗原接触,它就会增殖分化为记忆B细胞或者能产生能与刺激它的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的浆细胞。与
- 高美医护管理专科学校1968年创校 2003年改制为专科学校高美医护管理专科学校是一间位于台湾高雄市美浓区的护理专科学校,曾有4个学科。已于2018年8月1日停止招生。公车(高雄市公车):高美医专: 80
- 彭齐亚斯阿诺·彭齐亚斯(德语:Arno Penzias,1933年4月26日-),德国出生的美国射电天文学家,犹太人,1964年与罗伯特·威尔逊一起发现了微波背景辐射,并因此获得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彭齐亚斯1
- 李家钰李家钰(1892年4月25日-1944年5月21日),字其相,四川省蒲江县大兴乡窗子坝村人,清光绪十八年三月二十九日(1892年4月25日)生,中华民国军人。他为中日战争期间阵亡的中国军方军衔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