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纹斑马

✍ dations ◷ 2025-05-16 06:28:01 #细纹斑马
细纹斑马(学名:Equus grevyi)又名格氏斑马、狭纹斑马,是三种斑马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分布于非洲的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与其他斑马相比,细纹斑马的个子较高,耳较大,斑纹则更加狭窄,差别较为明显,相对而言,细纹斑马与驴的亲缘关系较接近。细纹斑马与平原斑马(普通斑马)的分布范围有所重叠。细纹斑马是所有马科动物中最大的一种,体长为2.5-3米,尾长38-75厘米,肩高1.25-1.6米。体重为350-450千克。斑纹及间距都十分窄小,一直到蹄部都有,颈部较宽,下腹部和尾根部没有斑纹。耳很大,呈圆锥形。头部长而窄,形状十分接近骡。鬃毛较长并竖立。主要以草为食,同时也吃水果、灌木和树皮。每天60%以上的时间都被用于进食。细纹斑马在行为上与驴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成年细纹斑马会在短期内组成小规模的种群。成年公斑马以独居为主,其领地范围为2-12 km²,比野驴的范围小些。领地主要由粪便来划定,母细纹斑马只与本领地内的公斑马交配。这种社会结构适应于细纹斑马生活的干燥的灌木林和平原地区。细纹斑马通过打斗来决定领地和交配权。细纹斑马的孕期为350-400天,每胎产一仔目前的状况为濒危,面临的主要威胁来自偷猎。细纹斑马的皮毛可以在市场上卖到极高的价格。同时栖息地的破坏、人类的干扰以及其他动物的竞争,也是细纹斑马数量减少的重要因素。目前全世界野外生存的细纹斑马大约还有2500头左右。不过,全世界动物园中的斑马很多都是细纹斑马。

相关

  • 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荷兰语:Amsterdam.mw-parser-output .audiolink a{background:url("//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7/Loudspeaker.png")center left no-repeat!imp
  • 肉瘤肉瘤(英语:sarcoma;希腊语:σάρκωμα,sárkomma,源于sárka,意为肉、软组织,词尾~om指肿瘤)是一种恶性肿瘤,组织来源为支持组织—间胚叶组织(准确一点,来自中胚层)。与上皮组织恶性
  • 被字句被字句,又称被动式,是汉语中一种被动式动词谓语句,句中的主语是动词施动的对象。被字句有两种基本形式:如果句子有宾语的话(即第一种形式),则宾语是施动者。值得注意的是,汉语中使用
  • 前提前件(antecedent),亦称前提,是假言命题的前半部分。例子:这是假言命题的标准逻辑公式。在这种情况下,前件是P。X是人是这个命题的前件。这里的人类已经在月亮上行走是前件。
  • 鳞,又称鳞片,是一些动物皮肤表面衍生的硬薄片状结构,有保护作用。鳞见于鱼类、爬行动物,一些哺乳动物的部分或全部体表,以及鸟类的足部。鳞翅目昆虫的翅膀表面也覆盖有细微的鳞片
  • 曼弗雷德·艾根曼弗雷德·艾根(德语:Manfred Eigen,1927年5月9日-2019年2月6日),德国化学家及生物物理学家,曾任位于哥廷根的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所主任。1927年艾根出生于德国波鸿。完成
  • 增塑剂塑化剂(英语:Plasticizer),或称增塑剂、可塑剂,是一种增加材料的柔软性或使材料液化的添加剂。其添加对象包含了塑胶(塑胶添加剂)、混凝土、干壁材料、水泥、胶粘剂与石膏等等。同
  • 侗族大歌侗族大歌(侗语:al laox ,汉语音为“嘎老”,意为“宏大的歌”),是中国侗族民间多声部合唱音乐的总称。侗族大歌具有多个各歌种,按风格、旋律、内容等可分为鼓楼大歌、声音大歌、儿童
  • 纽黑文市0209231纽黑文(英语:New Haven),又称纽海文、纽哈芬,为美国康涅狄格州的第二大城,位于纽黑文县境内,纽黑文港上,长岛海湾北岸。根据2000年的人口普查,纽黑文市的人口为12万3626人。纽
  • 伊曲康唑伊曲康唑(商品名为斯皮仁诺),发明于1984年,是一种三唑类(英语:triazole)抗真菌剂,适用于真菌感染的病人。这种药物一般口服或静脉注射。伊曲康唑的作用机制与其他氮唑类抗真菌药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