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43 57mm反坦克炮 (ZiS-2)

✍ dations ◷ 2025-07-25 23:15:09 #苏联火炮,57毫米火炮,1943年

ZIS-2(俄语:ЗиС-2 )是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使用的57毫米反坦克炮。在ZIS-4是其坦克炮版本。ZiS代表Zavod imeni Stalina(俄语:ЗаводимениСталина,“以斯大林命名的工厂”),这是第92炮兵工厂的官方称号,该炮厂首先生产该炮。  

在1940年初,格拉宾的设计部门从炮兵部门获得了开发强大反坦克炮的任务。库利克元帅及其下属的负责人估计,苏联在冬季战争中使用重型坦克在纳粹德国并未被忽视,并将导致在那里发展类似的坦克。该部门也有可能受到德国开发NbFz重型坦克宣传的影响。对于苏联新型重型坦克来说,重型装甲应比原有的更厚。因此,格兰宾及其设计部门以有40-75毫米的国内重型坦克KV-1为出发点。在他们看来,这种情况下的最佳口径是57毫米。的57毫米穿甲弹的速度和质量使其能够获得足够的动能,以穿透90毫米的滚动匀质装甲,同时保持火炮具有足够的轻便性和移动性,并且易于隐藏。然而,这个决定也有一个缺点:这种口径的炮对红军来说是新的,所以制造炮弹必须从头开始。  

1940年5月开始研制,1941年初使用该炮并起名为1941年的57毫米反坦克炮(ZiS-2)(俄语:57-ммпротивотанковаяпушкаобразца1941года(ЗиС-2))。它的生产于1941年6月1日开始,但在1941年12月1日,它的生产被沃罗诺夫和戈沃洛夫阻止,他们的解释是ZiS-2炮弹穿过薄弱装甲的德国坦克而没有造成太大伤害。其他可能的原因是火炮的成本高和生产问题。届时,共有371门。  

在此之后,ZiS-2火炮的生产线转换为制造ZiS-3 76.2毫米反坦克火炮。一些反坦克团也收到了ZiS-3和M-42 45mm反坦克炮,它直到1942年底才能击败大多数德国车辆。  

沉重的虎I和豹式坦克的出现改变了德国坦克与苏联坦克的平衡。M-42 45mm反坦克炮只能击穿豹式坦克的侧面装甲,而ZiS-3则可以从较远的距离击穿过侧面。对虎I来说,ZiS-3只对在近距离(近达300米)的侧面有效,而45毫米的火炮几乎是无可奈何的。需要更强大的火炮,因此于1943年6月15日,ZiS-2再次服役。直到1945年,生产了9,645门。  

它的楔式炮闩依靠楔形闩体闭锁炮膛。其前部的镜面与药筒底面确实贴紧,防止火药气体外泄。由于此功能,射速能达到25发每分钟。 这种炮也可以被炮兵拖曳车拖曳,其中允许拖带速度高达 50 km/h(31 mph)

在高速公路有 30 km/h(19 mph)

在未铺砌道路有10km/h 。

ZiS-2被反坦克炮兵步兵部队和高级司令部反坦克炮兵部队使用,其中最多的是反坦克炮兵团(俄语:ИстребительныйПротивотанковыйАртиллерийскийПолк,缩写为ИПТАП)。德国人缴获的炮被命名为5.7厘米的Pak 208(r)。  

1941年,在共青团装甲拖拉机底盘上安装了大约一百门 ZiS-2炮,以制造ZiS-30坦克歼击车。  

基于SU-76突击炮(SU-74,SU-76D和SU-57B),ZiS-2炮至少还安装了三种不同的原型。没有被接受生产。  

还有一种称为ZiS-4的ZiS-2 坦克炮。1941年,为了提高T-34坦克的反坦克性能,莫罗佐夫设计局的成员通过实验装备了ZiS-4。只有少数这些T-34-57坦克被建造并用作坦克歼击车。这个想法在库尔斯克战役结束后于1943年重新浮出水面,因为德国派出了有重型装甲的虎I和黑豹坦克。再次生产了有限的数量,配备了稍微改装的ZiS-4M型炮,它有一个新的后膛,简化了生产。尽管高速炮跟F-34比较而言具有优异的护甲穿透力,但其壳体的重量很小,意味着它不能发射足够的高爆弹药以供一般使用。坦克的最终解决方案是设计一个新的炮塔,允许使用85毫米炮; 新型号被称为T-34-85。  

ASU-57使用了现代化的ZiS-2 火炮,这是一种战后自行式机载反坦克炮。  

由于坦克装甲保护的改进,ZiS-2很快失去了反坦克的价值。,在苏联反坦克炮兵部队中,ZiS-2被更强大的100毫米炮所取代。然而,由于它的体积小,重量轻,使其在苏联空降部队服役时间更长。  

2013年7月15日,一艘从古巴走私武器的朝鲜船被拦截,发现在其他旧武器中携带了ZiS-2弹药,表明朝鲜军队中仍有一些ZiS-2在服役中。在此事件发生之前,纳米比亚被认为是使用ZiS-2的最后一个国家; 在20世纪90年代纳米比亚国防军继续有六门服役。虽然ZiS-2不再服役,但在2008年左右仍有大量ZiS-2作为各国军队储备库存的一部分。  

相关

  • 1099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骡子Equus mulus Erxleben, 1777骡子(学名:Equus ferus × asinus)是马和驴的杂交种。严格地说,在中文里母马和公驴的后代称为马骡(“骡,驴父马母者也”《说文解字注》。“骡”是“骡
  • 西里伯斯鹿豚西里伯斯鹿豚(学名:Babyrousa celebensis)又名西里伯斯野猪、北方苏来威斯鹿豚或苏拉威西鹿豚,是印尼苏拉威西岛北部及邻近群岛的鹿豚。它们有两对獠牙,颚骨的獠牙穿过鼻端顶,向后
  • 本年度我最喜爱的电视角色万千星辉贺台庆本年度我最喜爱的电视角色于2000-2004年的《万千星辉贺台庆》中颁发,表扬该年度最受观众喜爱及欢迎的电视剧中演员,每年均颁发12-13位演员(包括男、女演员)。直至
  • 萨利·贝里沙萨利·拉姆·贝里沙(阿尔巴尼亚语:Sali Ram Berisha,1944年10月15日-),阿尔巴尼亚医学专家、政治家,曾任阿尔巴尼亚总统,阿尔巴尼亚总理。1968年,贝里沙进入欧洲委员会医学研究委员会
  • 金马士站金马士站(马来语:Stesen Kereta Api Gemas)位于马来西亚森美兰州金马士镇,属于城市交际火车站。金马士火车站也是马来半岛西海岸线(新加坡至巴东勿刹)和东海岸线(金马士至道北)主要
  • 阿默斯特学院阿默斯特学院(Amherst College,发音:/ˈæmərst/)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是麻省第三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也是全美排名最高的文理学院之一。美国总统卡尔文·柯立芝、美国国务卿罗伯
  • 彭查格·扎斯莱彭查格·扎斯莱(蒙古语:Пунцагийн Жасрай,1933年11月26日-2007年10月25日)蒙古族,蒙古戈壁阿尔泰省布嘎特县(Bugat sum)人,蒙古政治人物。1933年,扎斯莱生于戈壁阿尔泰
  • 褐色钻石褐色钻石是呈褐色的天然钻石,褐色是天然钻石最常见的颜色变种。褐色钻石曾经因反射光能力弱而不太用于做宝石,而主要用于工业。但是,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营销的推动,褐色钻石近些
  • 埃瓦尔德-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舒曼森埃瓦尔德-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舒曼森(德语:Ewald-Heinrich von Kleist-Schmenzin;1922年7月10日-2013年3月8日)是一名出版商,在二战期间曾经是德意志国防军陆军中尉军官,在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