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力

✍ dations ◷ 2025-04-04 06:55:21 #外籍劳工,亚裔美国人问题,19世纪中国,美国移民史,个人照护与服务职业

苦力(粤语称作咕喱,英文普遍写成Coolie,亦作Cooli、Cooly、Kuli、Quli或Koelie等)是指从事劳动工作,以付出劳力来维生的廉价劳工。他们大多在码头负责货物的装卸、建筑地盘的运输工作。从中国出发到外国工作的苦力,历史上称之为华工。

Coolie一词来源具有争议,其确实来源至今仍然未有定论。

德国博物学家及物理学家恩格尔贝特·坎普弗尔(英语:Engelbert Kaempfer)博士于1727年以Coolies来形容于日本长崎为荷兰货船卸货的码头工人(抵达日本之前,他曾到过波斯和印度)。根据《牛津英语词典》,Coolie一词可以追溯至17世纪中期,起源于印度语。

以上的印度语,虽然读音与Coolie近似,但与苦力的真正解释仍然有所距离。

在各国的苦力市场中,华工制度为比较兴盛之一,于1840年至1850年间发展出来,部分工人由于希望到外国工作,会在出国前签定合约,合约条款多是误导性承诺及不公平。一般都会让人有被绑架的感觉,故称卖猪仔。部分苦力为于部落暴力事件、种族以至族群冲突中的受害者,被人口贩卖予经纪人;部分则为为了偿还赌债,而充当上苦力。于1847年至1862年间,大部分的华工被安排乘坐美式船到古巴,人数达至年近6,000。航行途中的环境非常差劣,人多挤迫及污秽。合约条件通常都不被执行,很多苦力被安排于古巴的甘蔗种植场或秘鲁的海鸟粪矿坑工作。尤如奴隶一样,部分苦力被安排于拍卖中出售,于有黑社会或者不法背景人士的严苛监督底下工作。

华工与黑奴系统非常相似。很多苦力是被各种方式所欺骗或诈骗、或者绑架,然后被收押于奴隶集中营,黑奴则被收押于停泊于港口的运输船。航行途中,苦力的死亡率甚高,1850年间乘往秘鲁的苦力,每10人中仅有6人能够生还到达。在到达目的地后,他们大多被受禽兽般看待。合约通常为期五到八年,由于工作生活环境恶劣,他们往往未能存活至合约完结(四分之三在古巴工作的华工,未能存活至合约完结),幸存者在合约结束之后,很多都在基于种种因素,包括在不平等的法律(例如种族歧视及保护主义等)下,通常依然被欺压及禁锢。

相关

  • 空间分析空间分析是指利用拓扑关系、几何关系或地理属性等来研究事物的一种技术。严格上说空间分析指的并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系列使用不同的分析手段并应用于各个领域的一系列技术,许
  • 比佛利山比弗利山(英语:Beverly Hills),又译作贝弗利希尔斯;译作比佛利山;港澳译作比华利山,是一座位于美国加州洛杉矶县西边的城市。比弗利山和邻近的西好莱坞被洛杉矶市完全包围。这个区
  • 奥古斯丁·菲涅耳奥古斯丁-让·菲涅耳(法语:Augustin-Jean Fresnel,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
  • 卵黄囊卵黄囊(vesicula umbilicalis)是一个膜状囊连结在胚胎上,由胚胎盘附近的下胚层细胞所组成。这个构造也在胚胎学的术语中被称为脐带囊,尽管卵黄囊是比较被广泛熟知的名称。卵黄囊
  • 海底扩张海底扩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所发展出的进阶地球地质活动学说。在各大洋的中央有一带状分布的中洋脊,这些带中洋脊是下方地幔软流层的出口。不断涌出的熔岩自中洋脊
  • 乔瓦尼·皮科·德拉·米兰多拉乔瓦尼·皮科,米兰多拉领主及康科迪亚伯爵 (Giovanni Pico dei conti della Mirandola e della Concordia,1463年2月24日-1494年11月17日),通称乔瓦尼·皮科·德拉·米兰多拉, 意大
  • 刘徽 (万历进士)刘徽(?-?),字心虞,直隶高阳县(今河北省高阳县)人,明朝政治人物。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进士。官至广东道监察御史。
  • 格拉斯许特格拉斯许特(德语:Glashütte,或译为格拉苏蒂)是德国萨克森州的一个市镇。总面积95.56平方公里,总人口7071人,其中男性3570人,女性3501人(2011年12月31日),人口密度74人/平方公里。格拉
  • 伊博语伊博语(Asụsụ Igbo,iɡ͡boː,古语为Ibo),又译作伊格柏语,是一种通行于西非国家尼日利亚的伊博族语言,属于尼日尔-刚果语系的大西洋语支,有主要语言人口1800万。伊博语是一种重视
  • 彼得·福斯科尔彼得·福斯科尔(Peter Forsskål,1732年1月11日-1763年7月11日),瑞典探险家、东方学家、生物学家。他出生于瑞典统治下的赫尔辛基,1742年10岁时即进入乌普萨拉大学学习,1751年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