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颅骨变形

✍ dations ◷ 2025-04-06 16:57:07 #医学史,文化人类学,整形,儿童虐待与忽视,头颈骨,人体改造

人工颅骨变形(英语:Artificial cranial deformation)是人体改造(英语:Body modification)的一种,即通过外力等各种手段非自然地使人的颅骨变形。

新生儿至婴儿期间,头骨尚未定型,略显不规则。此后经过一系列自然成长过程逐渐变得规则,在囟门闭合之后定型。有些民族的文化中,会以自己的审美观点对颅骨形状进行改造。

在古代,颅骨变形改造非常普遍。古代的匈人会对新生儿颅骨进行改造。在欧洲,以克里米亚为中心,在英国、瑞士、德国、奥地利、匈牙利等国的前基督教时代古墓中,均有发现颅骨改造过的尸体。而在美洲,古代的玛雅人和印加人都普遍存在对颅骨的变形改造,他们用木板将新生儿的头夹起来,或者用布带缠绕起来,使头形变长。

中国大陆部分农村存在着“睡平头”的习俗,即让新生儿躺在书本之类的硬物上,以达到后脑勺扁平、脸骨宽大的效果,这在当地被认为是美的,但在中国其他地区却认为这种头型并不好看。

相关

  • 社会研究社会研究是指由社会科学家以有系统方式进行的研究。社会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即使研究方法分为定量和定性,大部分方法蕴含二者元素。例如,定性研究往往以颇具
  • 甲状腺危象的治疗甲状腺毒症(thyrotoxicosis)是指体内甲状腺激素对组织的作用出现异常增高,继而引起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过高以及新陈代谢亢进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导致甲状腺激素效应
  • 3-甲基-1-丁醇异戊醇(英语:isoamyl alcohol)是一种清澈无色的液体,分子式为(CH3)2CHCH2CH2OH。它是八种戊醇的醇类同分异构物中的一种。它是生产香蕉油的主要成分,香蕉油是一种自然界中发现的
  • DNA黏合酶DNA连接酶(EC 6.5.1.1),也称DNA黏合酶,在分子生物学中扮演一个既特殊又关键的角色,那就是把两条DNA黏合成一条。无论是双股或是单股DNA的黏合,DNA连接酶都可以借由形成磷酸双脂键
  • 解放首都贝尔格莱德18,838人伤亡其他行动 洛兹尼察战役 – 科扎拉战役 – 贝尔格莱德攻势 – 巴提那战役 – 斯雷姆战线 – Battle on Lijevča field – Battle of Zelengora – 波加那战役
  • 福克兰群岛福克兰群岛(英语:Falkland Islands,英国所使用的称呼)或称马尔维纳斯群岛(西班牙语:Islas Malvinas,阿根廷所使用之称呼),由东福克兰岛和西福克兰岛两个主岛以及周围778座小岛所组成
  • 罗纳德·考尔曼罗纳·考尔门(英语:Ronald Charles Colman,1891年2月9日-1958年5月19日),是一位英国演员,曾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他曾经学业出众不过因为父亲去世而退学。曾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
  • 波斯猫波斯猫(Persian cat)是最古老的猫种之一,而其中一种广为人知的波斯猫为金吉拉(Chinchilla).波斯猫起源于波斯(即今天的伊朗),16世纪首次出现在英国,一般认为首先将波斯猫带入欧洲的是
  • 邻乙氧苯甲酰胺邻乙氧苯甲酰胺(ethenzamide、2-ethoxybenzamide、乙水杨胺、乙柳酰胺、乙氧基苯酰胺)是一种常用的止痛与抗炎性药物,用于缓解发烧、头痛及其他轻微的疼痛。它也是许多普通感冒
  • 铭印铭印,又称印记、印迹、印随或印痕。在行为生物学中指的是一种不可逆的学习模式:通常在一段比较短的,由基因决定的时期里(敏感时期),环境的刺激会被长久地植入个体的行为中,后来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