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馆

✍ dations ◷ 2025-09-07 08:26:38 #新北市博物馆,2003年台湾建立,八里区,2003年建立的博物馆,保存中华民国古物的政府机构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馆,简称十三行博物馆,位于台湾新北市八里左岸,于1998年兴建,2003年4月24日正式开馆。为台湾第一座市立考古博物馆,设立目的为保存及推广十三行文化。旧名十三行遗址文物陈列馆,1998年改名台北县立十三行博物馆,2010年改为现名。建筑物及广场共约四公顷,包括本馆建筑群为展示情境,设有遗址出土各项重要文物常设展、特展厅、考古学习体验室。馆中介绍有关十三行文化、植物园文化、圆山文化等过去的遗迹与背景。

1957年,十三行遗址被勘查后定名并登录为二级国定古迹。1989年,因八里污水处理厂将兴建于十三行遗址上,引起各方抢救十三行遗址;抢救计划由1991年7月第五次发掘开始,1990年第三次发掘、1988年的第二次发掘为考古研究计划。1992年由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今文化部)勘定后,确定遗址保存面积为3136.9平方米,其余面积则兴建污水厂。1995年行政院会议决议由污水厂拨地成立十三行遗址文物陈列馆,1998年更名为台北县立十三行博物馆后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4月24日正式开馆,2010年改名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馆。

目前,博物馆主要常设有十三行文化的展览,并定期推出八里原住民文化等非常设展。

十三行博物馆由台湾建筑师孙德鸿设计,2002年获台湾建筑奖首奖,2003年获远东建筑奖杰出奖,2014年获国家建筑奖金奖之文化教育及公共建筑类金狮奖。

博物馆分别由三栋建筑组成象征为山与海及特别设计成倾斜不正的八角塔象征毁坏的遗迹与无法还原的历史真相,并由大片尖锐角度的清水模墙面呈现,暗示考古现场无法重现的状况,侧面的两道高墙指向观音山上的大坌坑遗址,暗示两者的时间连结。

2019年7月,十三行博物馆搭配5月启用的新北考古公园推出“一日修复师”活动,开办文物保存课程。

十三行博物馆馆牌

十三行博物馆内一景

十三行文化展览

相关

  • 波罗的人波罗的人(拉脱维亚语:balti;立陶宛语:baltai),传说又称黑罗斯人,指的是居住在北欧 波罗的海东南海岸,以波罗的语族语言作为母语的民族,属于 北欧人种。由于湖沼较多,因此波罗的海沿岸
  • 摇蚊科共223个摇蚊科(学名:Chironomidae),常被泛称为摇蚊,是双翅目摇蚊总科之下的其中223个属,超过5000种的统称。摇蚊的幼虫被俗称为红筋虫。
  • 落叶林落叶植物,是植物学中一个常见名词,与常绿植物相对,在一年中有一段时间叶片将完全脱落,枝干将变得光秃秃的没有叶子。落叶性出现的原因如季节及气候有明显关系。由于在秋冬季节温
  • 古颚总目古颚下纲(学名:Palaeognathae)又名平胸小纲(Ratitae),是鸟纲的两个演化支之一。这个下纲还可以分成以列五个目:此外,本总目尚包括两个已经灭绝的目:虽然本下纲的鸟类都有较大的体型,但
  • 总督府农业试验所昆虫部台湾总督府农业试验所,简称农试所,为台湾日治时期1939年成立的中央研究机构,位于台北市大安区蟾蜍山北侧山脚下。前身是1921年成立的台湾总督府中央研究所农业部,统合各农事、糖
  • 理乍得·何奥第一代何奥伯爵理查德·何奥,KG,PC(英语:Richard Howe, 1st Earl Howe,1726年3月8日-1799年8月5日),英国海军军官及政治家,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曾为北美及西印度舰队总司令(英语:North Ame
  • 1964年大选林登·约翰逊 民主党林登·约翰逊 民主党1964年美国总统选举是美国历史上最一边倒的总统选举之一,由林登·约翰逊成功当选总统。林登·约翰逊总统在将近一年前,其前任约翰·
  • 执行死刑的方法中国古时的死刑,除了用他杀的形式执行外,也有令受刑者自杀的方式,即所谓赐死。刑罚理应由犯罪者自行承担,但在历史上,当罪名属于通番卖国、欺君犯上、密谋造反等滔天死罪时,死刑的
  • 巴塔哥尼亚沙漠巴塔哥尼亚荒漠(西班牙语:Patagonia extraandina),也被称为巴塔哥尼亚草原,是阿根廷最大的荒漠,亦为世界第七大荒漠,占地673000平方公里。其沙漠主要位于阿根廷,智利南部,西侧以安地
  • 观察家报观察家报()是英国的一份报纸。于每周周日发行。观察家报实际上是周一到周六发行的卫报的周日版。政治立场偏向自由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观察家报创刊于1791年12月4日,是世界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