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斯桂

✍ dations ◷ 2025-10-24 12:25:03 #1816年出生,1888年逝世,慈溪人,宁波人,清朝外交官,慈东马径张氏,洋务运动领袖,张姓

张斯桂(1816年-1888年)清朝末年中国外交官,日本通,洋务派干将之一。张是清朝与日本就琉球群岛归属问题争议的当事关键人物之一。字景颜,号鲁生,世称“张鲁生”。

大清嘉庆二十一年十二月十五日,生于浙江省宁波府慈溪县的庄桥马径村,今属于宁波市城区的江北区。少年时曾考中秀才出身。

在宁波城里,从学于美国著名传教士丁韪良(W.A.P. Martin),丁教授张英文,而张教授丁中文,二人互为师生,从而张成为当时清末少有的学贯中西的人士之一。张也被丁韪良评为“中国文人阶层中最优秀的一类典型,他们是那种古典知识不会导致对现代科学产生偏见的人”,“是通儒型的人物,有经世之才,也颇知西学”。

1854年,宁波商人联合宁绍台道,从英国进口中国第一艘机器轮船“宝顺轮”,张被任命为指挥员,相当于现今的船长,是接触到现代轮船现代航海的首批中国人之一。任宝顺轮船长期间,张指挥轮船走南闯北,在海上多次击溃海盗,获得清朝廷的嘉奖。

1861年,曾国藩识其才干,在安庆延揽张入幕。张从而为曾从事“帮办营务”,功劳很大,很受曾的器重。曾曾在日记中赞张“工于制造洋器之法”。曾曾先让张巡视湘军的火药所,再巡视器械所,并委托他协助训练洋枪炮队。张并介绍容闳予曾国藩。

1864年,为丁韪良的《万国公法》中文译本作序言,被丁评作:“展示了中国人在那个时代非常少见的对国际关系的理解能力”。

收到清廷洋务派的器重,被沈葆桢延揽入幕,受聘福州船政局,担任总巡各厂,兼管洋务学堂。沈先让张负责海图,后委托张仿造西方水雷、电信,推进了近代水雷和电信的国产化,是清末洋务运动的实干家之一。

1876年,奉旨被清廷赏加三品顶戴。同年,奉命钦差出使日本国,担任首任副使,成为晚清中国人赴日本调查学习的首批人物之一。曾纪泽、董沛等为他送行。

1880年4月,张与在日本考察的丁韪良在东京相见。

1882年,张从日本回国,奉命出任广平知府。

光绪十四年三月初六,卒于任,享年七十三岁。

张委婉比拟当时的中外,或说清朝和列强的关系类似东周时期周天子和各诸侯国的关系。东周时期,周室已经衰弱,而诸侯国中强大者,能“挟天子以令诸侯”。“首善之区,四海同会,万国来王”,作为中国人,张还有中华本位的思想。

张认为英国、美国、法国、俄罗斯帝国是当时世界的“四强”,并认识到了工业革命的重要性和学习西方的迫切性。

相关

  • 克娄巴特拉七世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笃爱父亲者)(希腊语:Κλεοπάτρα Φιλοπάτωρ,又译克娄巴特拉七世、克利欧佩特拉七世、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前69年-前30年8月12日),世称“埃及艳后”或
  • 洪泛平原河漫滩,又称泛滥平原或洪泛平原,通常位于河流中下游,指由于河流堆积作用而形成的大片堆积体,是河流堆积地貌的一种。常在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在丰水季节又常被淹没。河漫滩一旦形
  • 强制绝育强制绝育(德语:Zwanghafte Sterilisation;英语:Compulsory sterilization)是国家或地方政府透过立法强制某些类型的人结扎、绝育。通常是出于所谓“优生学考量”,也有“为了社会经
  • 原田左之助原田 左之助(天保11年(1840年) - 明治元年5月17日(1868年7月6日)),新选组第十队组长。伊予松山藩出身。讳为忠一。从谷三十郎那边学种田流枪术并得到免许皆传的身份。曾为伊予
  • 高强度聚焦超声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简称HIFU)就是利用特殊的聚焦方式将超声波汇聚起来,得到符合要求的焦点,其原理与放大器聚焦太阳光一样。HIFU疗程在韩国是大
  • 九连山九连山位于广东北部,东江西北岸,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其东北面与江西省交界,向西南延伸到北江边的清远飞来峡等地。这是由花岗岩侵入砂页岩构成的一列山脉,是赣江与东江,东江与滃
  • 雅克-约瑟夫·埃贝尔蒙雅克-约瑟夫·埃贝尔蒙(Jacques-Joseph Ebelmen,1814年7月10日--1852年3月31日)是一位法国化学家,国立巴黎高等矿业学校教授。埃贝尔蒙在博姆莱达姆的一所语言学校学习语法和文
  • 英西战争英西战争(英语:Anglo-Spanish War,西班牙语:Guerra anglo-española)(1585年–1604年)是西班牙王国与英格兰王国之间未经正式宣战的断续性冲突。英西战争系由多场大范围战役组成,起
  • 哈鲁纳巴德哈鲁纳巴德是伊朗的城市,位于该国西部札格罗斯山脉西部,由克尔曼沙汗省负责管辖,距离克尔曼沙赫50公里,海拔高度1,334米,2006年人口89,430。
  • 王清王清(?-1741年),中国清朝武官官员,本籍福建。王清于1739年(乾隆4年)奉旨接替董方,于台湾地区担任台湾水师协副将。而隶属台湾镇之下的此官职是台湾清治时期中的这阶段,全台湾的海防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