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形半无限边形镶嵌

✍ dations ◷ 2025-07-19 20:27:55 #正方形半无限边形镶嵌

正方形半无限边形镶嵌(square hemiapeirogonal tesselation)是一种平面镶嵌图,由正方形和无限边形组成。这种镶嵌图的外观与正方形镶嵌类似,但交错地缺少了部分的正方形,因此又称交错正方形镶嵌(alternate square tiling)。这个几何结构可以视为半多面体的一种广义的形式。

正方形半无限边形镶嵌与拟正半多面体类似,可以视为一种退化的半多面体,构造自经过截半变换后的正方形镶嵌(施莱夫利符号:r{4,4})。正方形镶嵌经过截半变换后在考克斯特记号中记为CDel node.pngCDel 4.pngCDel node 1.pngCDel 4.pngCDel node.png,这代表着这个结构中会存在2种不同的面,尽管其形状都是正方形。这两种面分别为原始的正方形面以及截半变换产生的正方形面;这两种面交错地分布在整个正方形镶嵌的结构上。而正方形半无限边形镶嵌则是取其中一种面和无限边形来构成。另一方面,正方形半无限边形镶嵌也可以看做是从正方形镶嵌中的面中交错地取一半数量的正方形面和作为半球面的无限边形面构成的几何结构。

截半正方形镶嵌

取其中一种正方形面构成的正方形半无限边形镶嵌

取另种正方形面构成的正方形半无限边形镶嵌

正方形半无限边形镶嵌由正方形和无限边形组成,每个顶点都是2个正方形和2个无限边形的公共顶点,并且以无限边形、正方形、无限边形、反向相接的正方形的方式排列,在顶点布局中可以用∞, 4, ∞, 4/3来表示,亦可以表示为/0。

正方形半无限边形镶嵌与正方形镶嵌和皮特里正方形镶嵌共用相同的顶点排列。

正方形半无限边形镶嵌与正方形镶嵌和皮特里正方形镶嵌的顶点排列

截半正方形镶嵌

正方形半无限边形镶嵌

皮特里正方形镶嵌

皮特里正方形镶嵌是正方形镶嵌的皮特里对偶,可以透过将原有正方形镶嵌上取皮特里多边形构成,换句话说,皮特里正方形镶嵌为由正方形镶嵌的皮特里多边形构成的几何结构。

组成皮特里正方形镶嵌的扭歪无限边形

皮特里正方形镶嵌可以视为一种由扭歪无限边形组成的广义正多面体,对应的扭歪内角为90度,且每个顶点都是4个扭歪无限边形的公共顶点,对应的皮特里多边形为正方形,这样的拓朴结构在施莱夫利符号中可以用{∞,4}4来表示。

皮特里正方形镶嵌的每个顶点都是4个扭歪无限边形的公共顶点

相关

  • Assub2/subOsub5/sub五氧化二砷为砷(+5)的氧化物,化学式As2O5。与三氧化二砷等其他砷化合物同样具有较高毒性。通常为带玻璃光泽的白色固体。用于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木材防腐剂、金属粘合
  • 盗墓盗墓是指进入陵墓或地下墓室盗取陪葬之物或掘出尸体的行为。盗墓往往影响了历史学家及考古学家的研究工作,因为盗墓人往往先于专家开掘墓穴,其目的通常只是为了墓穴内的具高价
  • 阿马多尔阿马多尔县(Amador County)是美国一个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山脉的县,县治为杰克逊。根据美国人口调查局2010年统计,共有人口38091,其中白人占85.79%、非裔美国人占3.87%、印第
  • 朱利安·施纳伯尔朱利安·施纳伯尔(英语:Julian Schnabel,1951年10月26日-)是一位美国艺术家及电影导演,曾于2008年获得第65届金球奖最佳导演奖项并提名第8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施纳伯尔出
  • 中野昭庆中野昭庆(日语:中野 昭慶,英语:Teruyoshi Nakano,1935年10月9日-)是日本电影特效导演,摄影师。长年事师于圆谷英二,并为日本当代的特摄电影和哥斯拉系列电影进行拍摄。出生于满洲国安
  • 晋 (五代)晋(907年-923年)中国五代十国时代以太原为中心于现在山西地区的割据政权,由沙陀人李克用建立。部分史学家称其为河东或前晋,与后晋相对应。唐朝乾宁二年十二月(合896年),在黄巢之乱
  • 厄立特里亚高地厄立特里亚高地是非洲东北部国家厄立特里亚的高原,属于埃塞俄比亚南部的延伸,位于萨赫勒以南,自19世纪后期因森林开伐而出现土壤流失,平均温度约摄氏16度。
  • 贾森港坐标:54°11′S 36°35′W / 54.183°S 36.583°W / -54.183; -36.583贾森港(英语:Jason Harbour)是南极洲的海港,位于南乔治亚群岛,处于艾伦湾以西的昆伯兰西湾北部,宽1.6公里,由奥
  • 德罗伊乌帕齐拉德罗伊乌帕齐拉(孟加拉语:দিরাই,英语:Derai Upazila)是孟加拉国苏纳姆甘杰县的一个乌帕齐拉,位于锡尔赫特专区的苏纳姆甘杰县。据1991年孟加拉国人口普查(英语:1991 Bangladesh census),德罗伊共有户数41793户,人口202791人。其中男性占比51.38%,女性占比48.62%;成年人口97539人。该地7岁以上人口之平均识字率为25.3%,低于全国平均值(32.4%)。
  • 奥地利的玛丽·亨丽埃特玛丽·亨丽埃塔(英语:Marie Henriette,1836年8月23日-1902年9月19日)是奥地利帝国女大公和比利时王国的第二任王后。她的丈夫是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玛丽·亨丽埃塔的父亲是奥地利大公和匈牙利总督约瑟夫,祖父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1853年,十六岁的她和比利时的利奥波德结婚,生下三女一子。1869年,她的独子去世。她和利奥波德二世为了王位继承,玛丽·亨丽埃塔再度怀孕,但是她诞下的是一个女儿。之后,玛丽·亨丽埃塔和丈夫分居并在1895年离开王宫到斯帕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