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纳米黄金
✍ dations ◷ 2025-05-16 20:03:53 #纳米黄金
奈米黄金或奈米金(英语:nanogold),又称胶态金(colloidal gold),因为它在空气中容易聚集成为块材黄金,所以一般都把奈米黄金制备在溶液系统中。胶态金水溶液呈现悬浮溶液的特色,溶液中金颗粒大小约在次微米尺寸(小于1微米)。在溶液中,尺寸大小低于100奈米的胶态金粒子常致使溶液带有强烈的红色,而尺寸大小高于100奈米的胶态金粒子则使溶液呈蓝色或紫色。由于金奈米粒子特殊的光学性质、电子性质、分子识别(英语:Molecular recognition)性质与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英语:Biocompatibility),使纳米黄金成为了最广泛被研究的金属奈米材料,目前已应用于各种不同领域,如电子显微镜学、电子学、材料科学、奈米科技、生化感测、光学侦测、药物投递、催化反应、疾病治疗、电子工程以及模板结晶等。奈米黄金的性质、应用深深地受到尺寸和形状的影响。举例来说,棒状的奈米黄金粒子在UV光谱图上具有横向吸收峰和纵向吸收峰,而且非等向性的形状也影响了分子自组装时的行为。早在很久远的古代,人类就已经知道制备、应用奈米黄金,主要用于制造花窗玻璃时,产生玻璃红色或紫色的色泽。工匠们在制造花窗玻璃的流程中加入金粉,金粉虽然是数微米尺寸,颗粒太大直接镶嵌在玻璃中还是金色的,但是金粉和玻璃一起熔融并冷却后,就会析出奈米黄金,使玻璃呈现鲜艳的洋红色。从小型玻璃器皿的古文物来看,人类对于奈米黄金的历史可能可以追溯到古罗马(四世纪罗马酒杯),甚至古埃及。16世纪初时,德国炼金术师帕拉塞尔苏斯声称他制造出了名称为饮用金(Aurum Potabile)的金溶液长生不老药(英语:Elixir of life),不过由于当时炼金术被视为缺乏根据的学问,相关可信文献较为匮乏,对于他当时制造了何种金溶液还有待考究。1669年,来自伦茨堡约翰·冯·劳芬斯登琨克尔(英语:Johann von Löwenstern-Kunckel)和石勒苏益格人老安德列亚斯·卡尔胡斯(法语:Andreas Cassius (1605-1673))(其子与其同名也是化学家不应混淆)一起发明名为卡尔胡斯紫(英语:Purple of Cassius)的紫色沉淀釉料,改良了制造蔓越莓玻璃(英语:Cranberry glass)的制程。先用王水先溶解块材黄金,形成氯金酸溶液,再把该溶液和氯化亚锡反应就可以还原出胶态金和二氧化锡。品管检验方式就是看金溶液的颜色,因为金的浓度和颜色深度是有相关的。1720年卡尔胡斯紫出口到中国,对后来清代瓷器的发展有深远影响。1842年约翰·赫歇尔发明金印术(英语:Chrysotype),利用胶态金在纸张上印出影像。目前发现最早文献记载对奈米金的研究起源于1847年,麦可‧法拉第用三氯化金还原出含有奈米黄金粒子的溶液时,观察到黄金在不同尺度大小下不同的颜色。他称呼这种形态的黄金为活性金(Activated Gold),1857年时他使用磷来还原三氯化金溶液。起初卡尔胡斯紫颜料的化学组成是不明的,但是少数进行研究的科学家根据制造时加入的原料猜测颜料的内容应该是金锡化合物。法拉第是第一个发现这种颜料的成分其实是极为细小的金颗粒的科学家。1898年里夏德·阿道夫·席格蒙迪首先从稀释过的溶液中制备出胶态金,并进行大量的溶胶基础研究。席格蒙迪的研究后继有人,化学家特奥多尔·斯韦德贝里,发明了差速离心(英语:Differential centrifugation)的方法来分离尺寸大小不同的胶态颗粒,而物理学家古斯塔夫·米则提出了米氏散射的理论来解释细小颗粒的行为。用真空蒸发、加热、高频感应等方法使原料气化或形成等粒子体,然后骤冷。其特点纯度高、结晶组织好、粒度可控,但技术设备要求高。通过机械粉碎、电火花爆炸等方法得到奈米粒子。其特点操作简单、成本低,但产品纯度低,颗粒分布不均匀。采用球磨方法,控制适当的条件到纯元素、合金或复合材料的奈米粒子。其特点操作简单、成本低,但产品纯度低,颗粒分布不均匀。用物理性之分散方法将黄金分解为原子结构的超细微化奈米金粒子,再以磊晶堆叠技术,将原子态的金粒子堆叠还原。纯度高,可制造粒径大小从0.5nm至100nm。利用金属化合物蒸气的化学反应合成奈米材料。其特点产品纯度高,粒度分布窄。把沉淀剂加入到盐溶液中反应后,将沉淀热处理得到奈米材料。其特点简单易行,但纯度低,颗粒半径大。
相关
- 甲状腺机能低下症甲状腺机能低下症(Hypothyroidism),又称作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或是简称甲减,是一个因甲状腺无法分泌足够的甲状腺激素的内分泌疾病。此病可以造成很多症状,像是畏寒、疲劳、便秘、抑
- 希伯登氏结节希伯登氏结节(英语:Heberden's nodes)是指远端指关节(英语:Interphalangeal articulations of hand)(最靠近手指和脚趾末端的关节,DIP)出现的硬的或骨性肿胀。 它是骨关节炎的体征,是
- 苏丹二号苏丹二号(Sudan II,C18H16N2O)是一种脂肪偶氮染色剂,常用于冻结切片的甘油三酯的染色。正常状况下是红色粉状物。工业上常用于油、蜡等非极性物质的染色。铁及含铁血黄素(英语:Hem
- 抗 SSA/Ro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抗SSA抗体(也称Anti-Ro,或抗SS-A抗体)是
- 甲类非处方药非处方药(over-the-counter (OTC) drug),又称为成药,指的是未经处方而可以从药店购买得到的药品,与处方药相对。这些药品临床应用时间较长、药效确定、药物不良反应较少,患者不须
- 蛋白质粒蛋白质体(英语:Proteinoplast, proteoplast, aleuroplast, aleuronaplast),又称造蛋白体、蛋白体,是植物细胞中的一种质粒体,又可细分为白色体的一种,主要功能为储存结晶形式的蛋白
- 王尔德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年10月16日-1900年11月30日),又译奥斯卡·怀尔德,爱尔兰作家、诗人、剧作家,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他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创作了多种形式
- 美式足球美式足球(英语:American football,在美国本土则只称为“football”)另称美式橄榄球或美式榄球,是在美国流行的一种由英式橄榄球衍生而来的竞技体育运动。美式足球与加拿大式足球
- 火上锅火上锅(法语:Pot-au-feu)是法国饮食文化中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菜式,受不同阶层人民欢迎。大体上以一盘牛肉倒入用蔬菜及香草调味过的清汤,用微火长时间慢炖即可。该道菜有很多不同
- 罗德贝尔马丁·罗德贝尔(英语:Martin Rodbell,1925年12月1日-1998年12月7日),美国生物化学和分子内分泌学家,以发现G蛋白而闻名。因发现G蛋白和这些蛋白在细胞信号传导中的作用与艾尔佛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