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纳米黄金
✍ dations ◷ 2025-04-02 17:12:55 #纳米黄金
奈米黄金或奈米金(英语:nanogold),又称胶态金(colloidal gold),因为它在空气中容易聚集成为块材黄金,所以一般都把奈米黄金制备在溶液系统中。胶态金水溶液呈现悬浮溶液的特色,溶液中金颗粒大小约在次微米尺寸(小于1微米)。在溶液中,尺寸大小低于100奈米的胶态金粒子常致使溶液带有强烈的红色,而尺寸大小高于100奈米的胶态金粒子则使溶液呈蓝色或紫色。由于金奈米粒子特殊的光学性质、电子性质、分子识别(英语:Molecular recognition)性质与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英语:Biocompatibility),使纳米黄金成为了最广泛被研究的金属奈米材料,目前已应用于各种不同领域,如电子显微镜学、电子学、材料科学、奈米科技、生化感测、光学侦测、药物投递、催化反应、疾病治疗、电子工程以及模板结晶等。奈米黄金的性质、应用深深地受到尺寸和形状的影响。举例来说,棒状的奈米黄金粒子在UV光谱图上具有横向吸收峰和纵向吸收峰,而且非等向性的形状也影响了分子自组装时的行为。早在很久远的古代,人类就已经知道制备、应用奈米黄金,主要用于制造花窗玻璃时,产生玻璃红色或紫色的色泽。工匠们在制造花窗玻璃的流程中加入金粉,金粉虽然是数微米尺寸,颗粒太大直接镶嵌在玻璃中还是金色的,但是金粉和玻璃一起熔融并冷却后,就会析出奈米黄金,使玻璃呈现鲜艳的洋红色。从小型玻璃器皿的古文物来看,人类对于奈米黄金的历史可能可以追溯到古罗马(四世纪罗马酒杯),甚至古埃及。16世纪初时,德国炼金术师帕拉塞尔苏斯声称他制造出了名称为饮用金(Aurum Potabile)的金溶液长生不老药(英语:Elixir of life),不过由于当时炼金术被视为缺乏根据的学问,相关可信文献较为匮乏,对于他当时制造了何种金溶液还有待考究。1669年,来自伦茨堡约翰·冯·劳芬斯登琨克尔(英语:Johann von Löwenstern-Kunckel)和石勒苏益格人老安德列亚斯·卡尔胡斯(法语:Andreas Cassius (1605-1673))(其子与其同名也是化学家不应混淆)一起发明名为卡尔胡斯紫(英语:Purple of Cassius)的紫色沉淀釉料,改良了制造蔓越莓玻璃(英语:Cranberry glass)的制程。先用王水先溶解块材黄金,形成氯金酸溶液,再把该溶液和氯化亚锡反应就可以还原出胶态金和二氧化锡。品管检验方式就是看金溶液的颜色,因为金的浓度和颜色深度是有相关的。1720年卡尔胡斯紫出口到中国,对后来清代瓷器的发展有深远影响。1842年约翰·赫歇尔发明金印术(英语:Chrysotype),利用胶态金在纸张上印出影像。目前发现最早文献记载对奈米金的研究起源于1847年,麦可‧法拉第用三氯化金还原出含有奈米黄金粒子的溶液时,观察到黄金在不同尺度大小下不同的颜色。他称呼这种形态的黄金为活性金(Activated Gold),1857年时他使用磷来还原三氯化金溶液。起初卡尔胡斯紫颜料的化学组成是不明的,但是少数进行研究的科学家根据制造时加入的原料猜测颜料的内容应该是金锡化合物。法拉第是第一个发现这种颜料的成分其实是极为细小的金颗粒的科学家。1898年里夏德·阿道夫·席格蒙迪首先从稀释过的溶液中制备出胶态金,并进行大量的溶胶基础研究。席格蒙迪的研究后继有人,化学家特奥多尔·斯韦德贝里,发明了差速离心(英语:Differential centrifugation)的方法来分离尺寸大小不同的胶态颗粒,而物理学家古斯塔夫·米则提出了米氏散射的理论来解释细小颗粒的行为。用真空蒸发、加热、高频感应等方法使原料气化或形成等粒子体,然后骤冷。其特点纯度高、结晶组织好、粒度可控,但技术设备要求高。通过机械粉碎、电火花爆炸等方法得到奈米粒子。其特点操作简单、成本低,但产品纯度低,颗粒分布不均匀。采用球磨方法,控制适当的条件到纯元素、合金或复合材料的奈米粒子。其特点操作简单、成本低,但产品纯度低,颗粒分布不均匀。用物理性之分散方法将黄金分解为原子结构的超细微化奈米金粒子,再以磊晶堆叠技术,将原子态的金粒子堆叠还原。纯度高,可制造粒径大小从0.5nm至100nm。利用金属化合物蒸气的化学反应合成奈米材料。其特点产品纯度高,粒度分布窄。把沉淀剂加入到盐溶液中反应后,将沉淀热处理得到奈米材料。其特点简单易行,但纯度低,颗粒半径大。
相关
- 毒素本文所指的毒素(英语:Toxin),是指生物体所生产出来的毒物(poison),这个术语最早是由有机化学家路德维希(Ludwig Brieger)所提出。这些物质通常是一些会干扰生物体中其他大分子作用的
- 外囊菌亚门外囊菌亚门是子囊菌门中的一个比较原始的分支,本门中其他菌种基本是由其进化出的,最新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证明其是单源种。外囊菌亚门的种类基本是寄生的,以菌丝或酵母方式寄生在
- 热带莽原疏林莽原或译稀树莽原、稀树草原(Taíno阿拉瓦克语:sabana),分布于热带地区的又称热带莽原,主要分布于非洲、巴西和澳大利亚的部分地区,草类高大茂密,稀疏的林木散布其间。高温而有
- 风湿免疫科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风湿病学或称风湿病专科(英语:Rheumatol
- 巴诺书店巴诺书店(Barnes & Noble,或译为邦诺)是美国最大的零售连锁书店,以大型的实体零售书店闻名,旗下很多店铺附带销售星巴克咖啡的咖啡厅,畅销书的促销价格也很有竞争力。巴诺书店在美
-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简称MALT),位于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各种黏膜组织中,由黏膜表皮细胞下方的淋巴小结以及表皮细胞之间的微皱褶
- HADHB3032231086ENSG00000138029ENSMUSG00000059447P55084Q99JY0NM_000183、NM_001281512、NM_001281513、XM_011532803、XM_024452830、XM_024452831NM_145558、NM_001289798、N
- 克莱顿县克莱顿县(Clayton County, Georgia)是美国乔治亚州西北部的一个县。面积374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236,517人,2005年增至267,966人。县治琼斯伯勒 (Jonesbor
- 复制叉DNA复制是指DNA双链在细胞分裂分裂间期进行的以一个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链的过程。复制的结果是一条双链变成两条一样的双链(如果复制过程正常的话),每条双链都与原来
- 吉尼斯紀錄《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英语:Guinness World Records),是一本记载着世界之最的工具书,包括天文地理、历史科学不同领域的世界纪录等,该书每年均会出版一次。本书本身亦保持着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