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莫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
✍ dations ◷ 2025-08-08 02:51:57 #莫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
莫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荷兰语:Maurits Cornelis Escher,荷兰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m Alternative","TITUS Cyberbit Basic","Arial Unicode MS","IPAPANNEW","Chrysanthi Unicode","GentiumAlt","Bitstream Vera","Bitstream Cyberbit","Hiragino Kaku Gothic Pro","Lucida Grande",sans-serif;text-decoration:none!important}.mw-parser-output .IPA a:link,.mw-parser-output .IPA a:visited{text-decoration:none!important};1898年6月17日-1972年3月27日),又译艾雪、艾薛尔、叶夏,荷兰著名版画艺术家,其活跃于意大利、瑞士、比利时与荷兰地区60年间。知名于其错视艺术作品,于平面视觉艺术有极大成就。莫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于1898年6月17日生于弗里斯兰省首府吕伐登,他是他父亲乔治·阿诺德·埃舍尔(一位土木工程师)和第二个妻子萨拉·格里奇曼所生的小儿子。1903年莫里兹·柯尼利斯·埃舍尔一家迁到阿纳姆,在那里他度过了小学和中学时期。幼年的埃舍尔体质羸弱,曾在特殊学校就读,1912至18年间,他就读中学。他的绘画天分很高,可惜其学业成绩颇差,二年级时甚至要重读。十三岁前,他学习了木工和钢琴。1919年他进入哈勒姆(Haarlem)建筑及装饰艺术学校学习建筑,但是在数门科目挂科后转学装饰艺术。在该校担任美术教授的版画家萨缪尔·吉西农·德·马斯奎塔( Samuel Jesserun de Mesquita)发现了莫里兹·柯奈利斯·埃舍尔的才能,教授他制作版画的技术。两人后来成为了多年的朋友。1922年他离开该校。在这一时期,莫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创作的作品八张脸(Eight Heads)、圣巴佛大教堂,哈勒姆 (St.Bavo's, Haarlem)已经显露出他的独特视角。毕业之后莫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去往意大利旅行。是年6月,他第一次来到在西班牙格拉纳达的阿尔罕布拉宫。这座14世纪的穆斯林建筑运用在墙壁和地板上的平面镶嵌图案让他对密铺平面产生了兴趣,并且尝试应用在作品中。开始的尝试并不成功,他放弃了这个主题并回到了意大利。1923年莫里兹·柯奈利斯·埃舍尔在阿玛尔菲海岸旅行,遇上瑞典姑娘耶塔·乌米克(Jetta Umiker),两人后来于1924年结婚。他们定居于罗马,1935年,因墨索里尼统治下的政治气氛而迁往瑞士。他们在当地住了两年。他十分喜爱意大利的风景,因此他在瑞士不太快乐。1937年他们搬家去比利时的小镇于克勒(Ukkel)。二战爆发后,1941年1月,他们又一次搬家,搬到荷兰巴伦(Baarn)。他们在这里住上了30年。他大部分名作都是在这段时期绘画。荷兰多云、冷、潮湿的天气逼使他专注工作,除了1962年的他进行外科手术后的一段时间。1970年,他搬到拉伦(Laren),那里是他的退休居所,他有自己的工作室。他在两年后逝世,享年73岁。埃舍尔的旅游影响启发了他对于自然的观察,1922年至1924间前往意大利佛罗伦斯旅游,也曾参观法国拉斯科洞穴的原始壁画,这些景色都成为埃舍尔早期版画中的风景及自然灵感。1922年埃舍尔前往西班牙旅游,参观了阿罕布拉宫,伊斯兰建筑的连续镶嵌几何图形,启发了他日后的几何镶嵌作品的常识及创作。对于人物形象描绘埃舍尔也有着墨,早期作品中常描绘人面孔清晰甚至与他亲近的人物。然而,经历了二战,埃舍尔对于社会的看法趋于黑暗,改描绘不明人物或者长相怪异缺乏脸部特征。于人物描绘作品中具代表性的作品有埃舍尔与妻子的《天长地久不相离》。埃舍尔数学成绩并不好,但他的版画作品常使用到几何的概念,对于“错视”艺术极为拿手。埃舍尔作品反应出幽微的内心世界,也是他对于当时历史的反思,也反映出他探讨宇宙秩序奥密的渴望。埃舍尔的版画技术卓越,足以充分善用不同技巧的优点。他以明显的黑、白色对比与精准的线条刻划,树立了与众不同的版画风格;他也创造演绎出复杂奇幻的变形结构,颠覆了自然的规律。他擅长以重复排列的图形填充画面空间,甚至将平面的画面转变为凹或凸的球面,让图形排列的透视效果更显著。他不断挑战平面与立体的界线,甚至再加上循环画面的技术,使观众无法确认画面的开始与结束,例如:《画手》(Drawing hands,1948)中即利用了以上手法。他另一个创作重要手法为“反射”,于1930年开始绘制、研究静物,经常使用球体或水面反射来刻划。Waterfall, 1961不可能的瀑布内克方块,埃舍尔版画作品中常用的素材《天长地久不分离》中埃舍尔自画像小行星《变形2》局部海牙埃舍尔博物馆,墙上作品为《白天与黑夜》
相关
- 脊肌萎缩症伴有进行性肌阵挛性癫痫脊髓性肌萎缩伴进行性肌阵挛性癫痫(spinal muscular atrophy with progressive myoclonic epilepsy,SMA-PME),有时也称Jankovic-Rivera综合征(Jankovic–Rivera syndrome),是一种非
- 耳鼻喉科耳鼻喉科学(Otorhinolaryngology /oʊtoʊˌraɪnoʊˌlærənˈɡɒlədʒi/;亦称为: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是一门医学专科,专门研究耳、鼻、喉病变的诊断及治
- 西蒙·德·孟福尔西蒙·德蒙福尔(法语:Simon de Montfort)可以指以下法国裔贵族:
- 志愿者志愿者(港澳称为义工,台湾称为志愿工作者),台湾简称志工,是指一种助人、具组织性及基于社会公益责任的参与行为,通常旨在促进善良或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其发展可追溯至二次大战后,福
- 李鸿章李鸿章,1896年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训名章铜,字少荃、子黻、渐甫,号仪叟、省心,谥文忠,人称李中堂、李傅相。清朝安徽合肥人,晚清重臣。官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
- 亲水性亲水性指分子能够透过氢键和水分子形成短暂键结的物理性质。因为热力学上合适,这种分子不只可以溶解在水里,也可以溶解在其他的极性溶液内。一个亲水性分子,或说分子的亲水性部
- 医药分业医药分家(业)是指开立处方跟调剂药物分离的一种制度。医药分家在西方的起源约可追溯到亚历山大大帝时代。相传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征回程时肠胃不适,其御用医师为其治疗时不慎用药
- 核仁组织区核仁组织区(Nucleolus organizer region, NOR)是指真核生物DNA上能参与核仁形成的区域。研究表明,核仁组织区上的DNA序列主要由反复出现的rDNA基因簇(英语:gene cluster)组成。在
- 叶绿醌叶绿基甲萘醌(英语:Phylloquinone,2-甲基-3-叶绿基-1,4-萘醌,简称叶绿醌,又称为维生素K1)属于一种多环芳香酮,骨架基于2-甲基-1,4-萘醌,在三号位上有一个植烷取代基。叶绿基甲萘醌是
- 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目前已知最早的版本为北宋画家张择端所作,原画长约5米,高24.8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描绘北宋京城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及汴河两岸的繁华和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