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祖语
✍ dations ◷ 2025-05-15 10:50:53 #祖语
祖语(英语:proto-language)又称原始语、基础语或母语,历史语言学的重要概念,指同一系属中若干相关语言的共同祖先——一种古代语言,或者是处于语言起源的某一阶段的尚不能称作“语言”的一个沟通体系。这是“祖语”的最初定义,也是普遍认可的定义。即认为祖语是某个语言家族(如语系、语族、语支)的始祖语言——或称原语。通常情况下,祖语不能被直接认知,而是要运用一种被称作比照法的技法通过对同系属的现存语言进行比较而构拟出来。比照法并不能构拟出祖语的全部细节,所求的祖语越古老,所能构拟的部分就越为有限。已(部分)构拟出的无文献记载的语言如原始印欧语、原始乌拉尔语、原始班图语即分别为印欧诸语、乌拉尔诸语和班图诸语的祖先。当然,祖语也不尽然都是史前语言(无文字)。有的古语有相当完整的文献材料,有的则通过碑刻等文物保留了部分资料。如罗曼语族现代语言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罗马尼亚语的祖语世俗拉丁语的大部分特征都以古代拉丁文文献的形式保存了下来。又如,现代汉语的绝大多数方言都是先秦汉语的直系后代,而先秦汉语的历史文存也非常的丰富。虽然汉字不直接表音,对上古汉语语音体系和形态特征的构拟相对困难,但是词汇和语法等语言元素都被相当完好地记录了下来。再如斯堪的纳维亚和不列颠岛上发现的如尼铭文也为原始挪威语的构拟和验证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Derek Bickerton绝对意义上的“祖语”下了定义,认为这种沟通体系的特征是:该定义实质上是对祖语——Proto-language——的逐字拆解,取“Proto-”“最初、原始”的意思,也就是尚未成熟的准语言,或许将其译作“前语言”较为妥当。历史语言学家中很少有人将语言的起源作为研究课题,而且从研究方法上看“前语言”和通常意义上的“祖语”其推演方式也是迥然不同的。Bickerton认为先民以“前语言”进行沟通可能与皮钦语的会话或狼孩所讲的话有某些相似之处。如在洋泾浜英语中:语法和词汇都含混不清,仅能有限地交流。Bickerton以为,真正的语言就是在这种“前语言”的基础上经历了某种类似宇宙大爆发的剧烈变化而产生。而Terrence Deacon则在其著作The Symbolic Species中阐述了与此截然相反的观点。
相关
- 原生生物超类群与门以及众多不同分类会包括的分类单元原生生物(学名:Protist,发音: /ˈproʊtᵻst/)统称真核生物域中,不属于植物、动物和真菌,一般个体微小、多数为单细胞、有细胞核和原生
- 动物相动物相(拉丁文:Fauna),又译动物群或动物区系,指某一地区某一时段的特定动物种群。Fauna的另一个意思是动物志,是对一个动物区系的纪录和描述。“动物相”翻译自欧洲语言的Fauna,这
- 昆虫见内文昆虫在分类学上属于昆虫纲(学名:Insecta),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动物,已发现超过100万种。其中单鞘翅目(Coleoptera)中所含的种数就比其它所有动物界中的种数还多。昆字原作䖵。昆
- 软体动物疱疹病毒科软体动物疱疹病毒科(学名:Malacoherpesviridae)是疱疹病毒目的一个科,以软体动物为宿主,是该目中唯一感染无脊椎动物的类群,其学名来自希腊文的μαλάκιον(malakion),意指软体
- 吕底亚国王列表吕底亚国王列表:
- 保罗·瓦兹拉威克保罗·瓦兹拉威克(德语:Paul Watzlawick,1921年8月25日-2007年3月31日)是一位出生于奥地利的美籍家庭治疗师、心理学家、传播理论学家与哲学家,是传播理论的领军人物。在家庭治疗
- 石棉沉滞症石绵沉滞症也称为石绵肺,是一种石绵纤维造成肺长期发炎及纤维化留疤(英语:Pulmonary fibrosis)的病症,症状有呼吸困难、咳嗽、喘鸣和胸痛,可能带来的并发症有肺癌、间皮瘤和肺性心
- 非认知主义非认知主义(英语:Non-cognitivism)是一种后设伦理理论,认为伦理句子不表达事实,因此不能是真或假。非认知主义与认知主义相反,而认为道德知识是不可能存在。
- 堆肥式厕所堆肥式厕所(英语:composting toilet)或生化厕所(bio toilet)是一种以极少水量冲厕或甚至是无水的厕所,排泄物流入便池中混合木糠、椰棕(英语:Coir)或泥炭藓等物质带氧分解成堆肥,多余
- 稀释稀释(英语:dilution)指对现有溶液加入更多溶剂而使其浓度减小的过程。在稀释后溶液的浓度减小,但溶质的总量不变。例如将一莫耳(约58.5克)的食盐(溶质)溶在一升的水(溶剂)中,溶液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