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门

✍ dations ◷ 2025-11-12 11:40:53 #坎门
坐标:28°04′51″N 121°16′40″E / 28.0807179737477°N 121.2779088690877°E / 28.0807179737477; 121.2779088690877坎门街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下辖的一个街道办事处。坎门中心渔港位于该镇,是国家级中心渔港。坎门历史上曾经多次设立“坎门镇”建制。1931年,境内分设教场头镇、钓艚岙镇和鹰东乡3个乡镇。1937年,3个乡镇合并称坎门镇。后改坎门公社。1984年,复置坎门镇。1992年,临近的西台乡、双龙乡、里黄乡撤消建制并入坎门镇。2000年坎门镇建制取消,成为珠港镇坎门办事处。随着多年的发展,原西台乡和双龙乡的部分地区已经融入坎门镇区,原里黄乡一带则仍是独立聚落。2002年,坎门地区社区管理体制调整后,坎门办事处(后升格为坎门街道)辖区范围内共有如下社区和村:红旗社区、灯塔社区、海城社区、振兴社区、胡沙头社区、坎中社区、后沙社区、海港社区、坎门社区、应东社区、里澳社区、东沙社区、双龙村、水龙村、双丰村、东安村、花岩礁村和黄门村。其中胡沙头社区、坎中社区、后沙社区3个社区为最早的坎门镇区范围。海港社区是填涂新建的居住小区。红旗社区、海城社区、振兴社区、坎门社区4个社区内各保留1个渔业经济合作社。灯塔社区、鹰东社区、东沙社区是坎门城区蔓延后由村改制,目前大部分地区也已经实现城市化,逐渐成为坎门镇区的一部分。灯塔社区即是原西台乡乡政府所在地,位于镇区东北。坎门街道的另外一个里澳社区,大致相当于原里黄乡,虽然已经改制为社区居民委员会,但其与坎门镇区有山海相隔,并不属于坎门镇区的一部分。另外,水龙村、双龙村和东安村位于坎门建成区相连接的区域,2010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浙江省城乡划分表中,该三个村也被认为是坎门城区的一部分。坎门街道另外3个村,即双丰村、花岩礁村和黄门村则为独立的村落。2002年社区改制时,坎门镇区内1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常住人口为55192人,暂住人口18430人,另里澳社区有常住人口5874,暂住人口990。此后,海城社区、海港社区等地人口增长迅速,镇区内总人口超过10万,其中常住人口在6万以上。坎门镇内居民语言很杂,本地使用闽南语的福建移民后裔甚众,同时也通行太平话、温州话,甚至兴化话、福州话。而玉环县其它地区因此前曾属温岭县(今温岭市,历史上称太平县),所以主要通行太平话。

相关

  • 病症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症状(英语:symptom)又称病状,医学术语,在疾
  • 转录转录(英语:Transcription)是在RNA聚合酶的催化下,遗传信息由DNA复制到RNA(尤其是mRNA)的过程。作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第一步,转录是合成mRNA以及非编码RNA(tRNA、rRNA等)的途径。真核
  • 杀虫剂杀虫剂是一种施用对象为昆虫的农药,经常用于农业、医药、工业及居家环境。杀虫剂可针对处于所有发展阶段的昆虫,包括杀卵剂和杀幼虫剂。在公元前2500年之前,人类就开始使用农药
  • 亚伯拉罕诸教亚伯拉罕诸教,又称亚伯拉罕宗教、亚伯拉罕一神诸教、天启宗教、天启诸教、沙漠一神诸教、闪族一神诸教、闪米特一神诸教、闪米特诸教等,指世界主要的三个有共同源头的一神教─
  • 笔名笔名是有些作家发表文章时,基于某种理由不以真实姓名发表而采用的化名。各个作家都有不同使用笔名的原因。可能包含但不限于:某些有取笔名动机的作家,尤其认为本名庸俗者,通常会
  • Serratia marcescens黏质沙雷菌(学名:Serratia marcescens)又称灵杆菌,属于耶尔森菌科(英语:Yersiniaceae)沙雷菌属(英语:Serrati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性杆菌,亦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于1819年在意大利
  • 万能药万能药(英文:Elixir)有多种意义:
  • 伊顿公学伊顿公学(Eton College),全名为温莎宫畔伊顿圣母英皇书院(The King's College of Our Lady of Eton beside Windsor),是英国著名的男子公学,位于英格兰伊顿。1440年,亨利六世创立了
  • 捷克航空公司捷克航空(捷克语:České aerolinie / ČSA;英语:Czech Airlines)是捷克的国家航空公司,也是前捷克斯洛伐克的国家航空公司,以布拉格瓦茨拉夫·哈维尔机场为基地。该公司之航线飞往
  • 木贼目木贼目(学名:Equisetales)是木贼亚纲下的一个目,其下包含四个科 ,其中仅木贼科木贼属的物种仍生存在现今的地球上,如木贼、问荆等。此外生存于古生代石炭纪的高大树状蕨类如芦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