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传

✍ dations ◷ 2025-10-22 15:01:10 #中文书籍,1952年书籍

《杜甫传》是中国近代诗人冯至创作的关于唐代诗人杜甫的传记。全书刻画了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忧国忧民、跌宕起伏、颠沛流离的一生。

全书分作13章,分别是:

冯至曾说:“力求每句话都有它的依据,不违背历史。”

1945年,冯至发表了《杜甫和我们的时代》和《我想怎样写一部传记》。

1946年,冯至发表了《两个姑母》和《公孙大娘》。

1947年,冯至发表了《杜甫在长安》。

1948年,冯至发表了《从秦州到成都》、《草堂前期》和《杜甫在梓州、阆州》。

1949年,冯至发表了《杜甫的家世与出身》。

1950年,冯至发表了《爱人民爱国家的诗人杜甫》。

1951年,冯至的《爱国诗人杜甫传》在《新观察》杂志2卷1期至12期连续刊登。

1952年1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取得版权,出版了《杜甫传》。

1956年,冯至的《杜甫诗选》出版。

1980年3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再度出版《杜甫传》,增加冯至对杜甫诗歌的研究文章和夏承焘的评论。10年,冯至在瑞典做学术演讲《歌德与杜甫》。

1985年10月,冯至为杜建根《诗人杜甫》日文版作序。

1986年,冯至给《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撰写《杜甫》条目。

《杜甫传》通过讲述杜甫一生的生平事迹和生活旅程,刻画了一个既吟咏中国山川田园的壮丽,又悲悯人民群众多灾多难的诗人形象。《杜甫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不久出版,当时正值百废待兴,各项建设如火如荼,“人民进行着旷古未有的斗争和建设,需要有好诗来歌颂和反映”,,写《杜甫传》纪念杜甫,表达作者呼唤“好诗”,呼唤“爱国爱民”的现实主义作品。

冯至最初创作杜甫相关文章始于1945年,当时中国大地战乱频仍、烽烟四起、局势动荡,和杜甫遭遇安史之乱的国家乱局相似。

冯至按照杜甫的成长轨迹平铺直叙杜甫的一生事迹。

新华社对冯至的唁电中说:“他对杜甫和歌德的研究成果在中国学术史上均有开创性意义。”

宁夏大学张迎胜的文章《冯至先生的杜甫研究》中说:“《杜甫传》的写作,体现了冯至先生务实求真,中西兼融的学术追求。”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赵睿才《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冯至先生的杜甫研究》中评价其学术贡献,“一、把杜诗当做一个整个的有机体来研究;二、开阔的学术视野;三、先进的文学史观;四、不被繁琐的考证与论据所累,又不轻视考据;五、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创之功”。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把《杜甫传》列入“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

相关

  • 索诺拉沙漠索诺兰沙漠(英语:Sonoran Desert;西班牙语:desierto de Sonora),又称索诺拉沙漠,是北美洲的一个沙漠,位于美国和墨西哥交界,包括美国亚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亚州和墨西哥索诺拉州大片地
  • 木材加工业锯木厂是将树木切割为木材的设施。锯木厂在人类文明中具有悠久的历史。目前可追溯的最早的一座锯木厂,建于公元3世纪下半叶的小亚细亚希拉波利斯。该希拉波利斯锯木厂(英语:Hie
  • 1383年
  • 1147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饼在中文中被用来指很多种形状扁平的食品,包括:饼也有一些非食品的含义:
  • 柬埔寨福建人柬埔寨福建人又被称为高棉福建人(高棉语:ខែ្មរចិនហុកគៀន),为12世纪移居至柬埔寨的华裔福建闽南人的后裔。这个术语具体指的是祖先来自中国闽南的柬埔寨华人。随着
  • 邬阇衍那बाप तहसील邬阇衍那城(梵语:Ujjayani,巴利文:Ujjeni),又译作优禅耶尼、乌惹儞、郁禅尼、郁阇尼、嗢逝尼、讴祇尼、乌舍尼、郁支,印度古国,位于今天印度中央邦的乌贾因(Ujjain)
  • 徐傍兴徐傍兴(客家话:.mw-parser-output .sans-serif{font-family:-apple-system,BlinkMacSystemFont,"Segoe UI",Roboto,Lato,"Helvetica Neue",Helvetica,Arial,sans-serif}Chhì
  • 本斯本斯(Bense)是加勒比海岛国多米尼克圣安德鲁区的一个村庄,位于岛上北海岸,与附近的汉普斯特德在一起,2001年人口495人。其包括本斯、昂斯杜梅和昂斯索尔达特3个村镇同时组成一个
  • 巴特奥其尔·阿勒坦格尔勒巴特奥其尔·阿勒坦格尔勒(蒙古语:Бат-Очирын Алтанжаргал, 1934年-)蒙古族,蒙古乌兰巴托市人,蒙古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1934年,阿勒坦格尔勒生于乌兰巴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