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传

✍ dations ◷ 2025-08-26 13:53:19 #中文书籍,1952年书籍

《杜甫传》是中国近代诗人冯至创作的关于唐代诗人杜甫的传记。全书刻画了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忧国忧民、跌宕起伏、颠沛流离的一生。

全书分作13章,分别是:

冯至曾说:“力求每句话都有它的依据,不违背历史。”

1945年,冯至发表了《杜甫和我们的时代》和《我想怎样写一部传记》。

1946年,冯至发表了《两个姑母》和《公孙大娘》。

1947年,冯至发表了《杜甫在长安》。

1948年,冯至发表了《从秦州到成都》、《草堂前期》和《杜甫在梓州、阆州》。

1949年,冯至发表了《杜甫的家世与出身》。

1950年,冯至发表了《爱人民爱国家的诗人杜甫》。

1951年,冯至的《爱国诗人杜甫传》在《新观察》杂志2卷1期至12期连续刊登。

1952年1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取得版权,出版了《杜甫传》。

1956年,冯至的《杜甫诗选》出版。

1980年3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再度出版《杜甫传》,增加冯至对杜甫诗歌的研究文章和夏承焘的评论。10年,冯至在瑞典做学术演讲《歌德与杜甫》。

1985年10月,冯至为杜建根《诗人杜甫》日文版作序。

1986年,冯至给《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撰写《杜甫》条目。

《杜甫传》通过讲述杜甫一生的生平事迹和生活旅程,刻画了一个既吟咏中国山川田园的壮丽,又悲悯人民群众多灾多难的诗人形象。《杜甫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不久出版,当时正值百废待兴,各项建设如火如荼,“人民进行着旷古未有的斗争和建设,需要有好诗来歌颂和反映”,,写《杜甫传》纪念杜甫,表达作者呼唤“好诗”,呼唤“爱国爱民”的现实主义作品。

冯至最初创作杜甫相关文章始于1945年,当时中国大地战乱频仍、烽烟四起、局势动荡,和杜甫遭遇安史之乱的国家乱局相似。

冯至按照杜甫的成长轨迹平铺直叙杜甫的一生事迹。

新华社对冯至的唁电中说:“他对杜甫和歌德的研究成果在中国学术史上均有开创性意义。”

宁夏大学张迎胜的文章《冯至先生的杜甫研究》中说:“《杜甫传》的写作,体现了冯至先生务实求真,中西兼融的学术追求。”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赵睿才《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冯至先生的杜甫研究》中评价其学术贡献,“一、把杜诗当做一个整个的有机体来研究;二、开阔的学术视野;三、先进的文学史观;四、不被繁琐的考证与论据所累,又不轻视考据;五、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创之功”。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把《杜甫传》列入“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

相关

  • 名字在人名系统中,名,或称名字,为一个人专属的名称,通常会与家族姓名,组成一个人的全名。名字指明了一个特定的人,也将他同和他有相同家族姓氏的群体中的其他人作出区别。在各个不同文
  • 镰刀镰刀是一种收割的工具,由一片弯曲的刀片(刀刃在内)和手柄组成。用时一手持手柄,刀片放平,一手持农作物禾草等,镰刀向内用力。镰刀从石器时代开始使用。铁镰刀、大镰从铁器时代出现
  • 近红外红外线(Infrared,简称IR)是波长介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其波长在760奈米(nm)至1毫米(mm)之间,是波长比红光长的非可见光,对应频率约是在430 THz到300 GHz的范围内。室温下物体
  • 长老教会长老宗(英语:Presbyterianism),其教会称长老教会(英语:Presbyterian church,简称长老会),是西方基督教新教加尔文宗的一个流派,源自十六世纪的苏格兰改革。 长老教会持守加尔文主义,尤
  • 茨欣瓦利茨欣瓦利(茨辛瓦利,奥塞梯语:Цхинвал;格鲁吉亚语:ცხინვალი)是实际上独立但未被国际社会承认的南奥塞梯-阿兰的首都,位于库拉河支流大利阿赫维河畔。格鲁吉亚宣称拥
  • 特马豆克期特马豆克期(Tremadocian)是奥陶纪的第一个阶段,年代大约位于485.4–477.7百万年前。
  • 原台南公会堂坐标:22°59′39″N 120°12′22″E / 22.994274°N 120.2060435°E / 22.994274; 120.2060435原台南公会堂位于台南市中西区,民国八十七年(1998年)6月26日公告为台南市市定古迹
  • 洛特卡-沃尔泰拉方程洛特卡-沃尔泰拉方程(Lotka-Volterra equation)别称掠食者—猎物方程。是一个二元一阶非线性微分方程组成。经常用来描述生物系统中,掠食者与猎物进行互动时的动态模型,也就是两
  • 博格拉县博格拉(Bogra District)为孟加拉国拉杰沙希专区辖县,地处孟加拉国中北部。县境北与焦伊布尔哈德、戈伊班达县接壤,南与查兰湿地(英语:Chalan Beel)、诺多尔和锡拉杰甘杰县相连,东与
  • 上杉景胜上杉家庙所景胜庙山形県米沢市の松岬神社义景、清円院(上杉景虎継室)、景胜、妹(畠山义春正室)、妹?(桂姫)上杉景胜(1556年1月8日-1623年4月19日、弘治元年11月27日-元和9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