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德布拉德方程

✍ dations ◷ 2025-11-10 15:07:57 #林德布拉德方程

量子力学中,林德布拉德方程(英语:Lindblad equation)是最常用的主方程之一,其常用来描述密度矩阵的含时演化(通常是非幺正的)。

薛定谔方程是林德布拉德方程在特殊情况的推论。薛定谔方程展现的是系统的态矢量随时间的演化,只能处理纯态演化,而林德布拉德方程所展现的是系统的密度矩阵随时间的演化(密度矩阵可以表征系统的混态),所以林德布拉德方程比薛定谔方程更加一般。

在量子力学系统的演化中,如果系统所有的自由度都能被充分考虑,就可以认为系统的含时演化是幺正的,也就是说不存在衰减(decay)和退相干等现象。但是,任何真正的物理系统都不是绝对孤立的,其必定会与环境有一定的作用,从而导致衰减和退相干等现象,这也是量子效应难以在宏观尺度上进行观察的原因。

现已有许多数学方法来描述与环境进行相互作用的量子力学系统的含时演化,其中一种便是使用密度矩阵及其对应的主方程。原则上来说,这种方法与薛定谔绘景以及海森堡绘景是等价的,但是其能更容易地处理与环境作用而导致的各种现象。密度矩阵则可以很好地描述混态,这对于准确描述开放量子力学系统(英语:open quantum system)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来说, N {displaystyle N} 维系统密度矩阵的林德布拉德方程可写为:

d ρ d t = i + n , m = 1 N 2 1 h n m ( A n ρ A m 1 2 { A m A n , ρ } ) {displaystyle {frac {{text{d}}rho }{{text{d}}t}}=-{frac {i}{hbar }}+sum _{n,m=1}^{N^{2}-1}h_{nm}(A_{n}rho A_{m}^{dagger }-{frac {1}{2}}{A_{m}^{dagger }A_{n},rho })}

其中 H {displaystyle H} 表示系统的哈密顿量(厄米的); { A m } {displaystyle {A_{m}}} 是希尔伯特空间中希尔伯特-施密特算子的任意一组正交基,满足 A N 2 {displaystyle A_{N^{2}}} 正比于单位矩阵;系数矩阵 h {displaystyle h} 与哈密顿量 H {displaystyle H} 一同决定了系统的演化,其中 h {displaystyle h} 必须是半正定的。反对易式 { , } {displaystyle {cdot ,cdot }} 定义为: { A , B } = A B + B A {displaystyle {A,B}=AB+BA}

如果 h n m {displaystyle h_{nm}} 均为0,则林德布拉德方程就退化为封闭系统的刘维尔方程,即:

d ρ d t = i {displaystyle {frac {{text{d}}rho }{{text{d}}t}}=-{frac {i}{hbar }}}

该方程有时也被称作冯诺伊曼方程,或刘维尔-冯诺伊曼方程(英语:Liouville-von Neumann equation)。

由于矩阵 h {displaystyle h} 是半正定的,其可被一酉算符 u {displaystyle u} 对角化:

u h u = {displaystyle u^{dagger }hu={begin{bmatrix}gamma _{1}&0&cdots &0\0&gamma _{2}&cdots &0\vdots &vdots &ddots &vdots \0&0&cdots &gamma _{N^{2}-1}end{bmatrix}}}

其本征值 γ i {displaystyle gamma _{i}} 是非负的。定义另一组正交基:

L i = j = 1 N 2 1 u j i A j {displaystyle L_{i}=sum _{j=1}^{N^{2}-1}u_{ji}A_{j}}

就可将一般形式的林德布拉德方程改写成对角化形式:

d ρ d t = i + i = 1 N 2 1 γ i ( L i ρ L i 1 2 { L i L i , ρ } ) {displaystyle {frac {{text{d}}rho }{{text{d}}t}}=-{frac {i}{hbar }}+sum _{i=1}^{N^{2}-1}gamma _{i}(L_{i}rho L_{i}^{dagger }-{frac {1}{2}}{L_{i}^{dagger }L_{i},rho })}

L i {displaystyle L_{i}} 一般称作系统的林德布拉德算符(英语:lindblad operator)或跃迁算符(英语:jump operator)。

对于开放量子系统,不仅要关注系统本身( S {displaystyle S} ),还应考虑所处环境( B {displaystyle B} )对系统的影响。从而整体希尔伯特空间 H {displaystyle {mathcal {H}}} 应为系统 H S {displaystyle {mathcal {H}}_{S}} 与环境 H B {displaystyle {mathcal {H}}_{B}} 希尔伯特空间的张量积,即: H S = H S H B {displaystyle {mathcal {H}}_{S}={mathcal {H}}_{S}otimes {mathcal {H}}_{B}} 。因此总系统的哈密顿量可写为:

H = H S I B + I S H B + H I {displaystyle H=H_{S}otimes I_{B}+I_{S}otimes H_{B}+H_{I}}

其中 H S {displaystyle H_{S}} H B {displaystyle H_{B}} H I {displaystyle H_{I}} 分别表示系统、环境以及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哈密顿量。 I {displaystyle I} 是单位矩阵。

设初始时刻整体系统(量子系统与环境)的密度算符为 ρ ( 0 ) = ρ S ( 0 ) ρ B {displaystyle rho (0)=rho _{S}(0)otimes rho _{B}} 。这里 ρ S ( 0 ) {displaystyle rho _{S}(0)} 表示量子系统的初态, ρ B {displaystyle rho _{B}} 为环境的密度矩阵,假设其不随时间变化。此时总系统的动力学演化仍是幺正的,于是在相互作用表象下,刘维尔方程可写为(以下 {displaystyle hbar } 均取1):

d d t ρ ( t ) = i {displaystyle {frac {text{d}}{{text{d}}t}}rho (t)=-i}

其积分形式为:

ρ ( t ) = ρ ( 0 ) i 0 t d τ {displaystyle rho (t)=rho (0)-iint _{0}^{t}{text{d}}tau }

将积分形式带入原式中:

d d t ρ ( t ) = i ] {displaystyle {frac {text{d}}{{text{d}}t}}rho (t)=-i-]}

将上式两边同时对环境部分自由度求偏迹,假设量子系统与环境的耦合较弱,便可采用玻恩近似: tr B = 0 {displaystyle {text{tr}}_{B}=0} ,可得:

d d t ρ S ( t ) = 0 t d τ tr B ] {displaystyle {frac {text{d}}{{text{d}}t}}rho _{S}(t)=-int _{0}^{t}{text{d}}tau {text{tr}}_{B}]}

根据量子系统与环境的耦合较弱的假设,可以认为: ρ ( t ) ρ S ( t ) ρ B {displaystyle rho (t)approx rho _{S}(t)otimes rho _{B}} ,带入上式得到:

d d t ρ S ( t ) = 0 t d τ tr B ] {displaystyle {frac {text{d}}{{text{d}}t}}rho _{S}(t)=-int _{0}^{t}{text{d}}tau {text{tr}}_{B}]}

为进一步简化上述方程,采用马尔可夫近似(英语:Markov approximation),即 t {displaystyle t} 时刻系统状态仅与当前时刻有关,从而可将被积函数 ρ S τ {displaystyle rho _{S}{tau }} 替换为 ρ S t {displaystyle rho _{S}{t}} ,同时将 τ {displaystyle tau } 变换为 t τ {displaystyle t-tau } ,并把积分上限拓展到无穷(当环境的弛豫时间尺度远大于所研究的时间范围尺度时,上述操作是合理的),最终得到玻恩-马尔科夫主方程:

d d t ρ S ( t ) = 0 d τ tr B ] {displaystyle {frac {text{d}}{{text{d}}t}}rho _{S}(t)=-int _{0}^{infty }{text{d}}tau {text{tr}}_{B}]}

在薛定谔表象下,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哈密顿量可写为:

H I = α A α B α {displaystyle H_{I}=sum _{alpha }A_{alpha }otimes B_{alpha }}

其中 A α {displaystyle A_{alpha }} 表示系统算符, B α {displaystyle B_{alpha }} 表示环境算符,定义系统的跃迁算符:

A α ( ω ) = ξ ξ = ω Π ( ξ ) A α Π ( ξ ) {displaystyle A_{alpha }(omega )=sum _{xi '-xi =omega }Pi (xi )A_{alpha }Pi (xi ')}

这里 ξ {displaystyle xi } 是系统的本征能量。于是在相互作用表象下,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哈密顿量可写为:

H I ( t ) = β , ω e i ω t A β ( ω ) B β ( t ) = α , ω e i ω t A α ( ω ) B α ( t ) {displaystyle H_{I}(t)=sum _{beta ,omega }e^{-iomega t}A_{beta }(omega )otimes B_{beta }(t)=sum _{alpha ,omega '}e^{iomega 't}A_{alpha }^{dagger }(omega ')otimes B_{alpha }^{dagger }(t)}

将其带入玻恩-马尔科夫主方程中,忽略掉快速震荡项,并定义 Γ α β ( ω ) {displaystyle Gamma _{alpha beta }(omega )}

Γ α β ( ω ) = 0 d τ e i ω τ B α ( t ) B β ( t τ ) {displaystyle Gamma _{alpha beta }(omega )=int _{0}^{infty }{text{d}}tau e^{iomega tau }langle B_{alpha }^{dagger }(t)B_{beta }(t-tau )rangle }

基于玻恩近似,假设环境处于稳态,则 = 0 {displaystyle =0} ,那么 B α ( t ) B β ( t τ ) = B α ( τ ) B β ( 0 ) {displaystyle langle B_{alpha }^{dagger }(t)B_{beta }(t-tau )rangle =langle B_{alpha }^{dagger }(tau )B_{beta }(0)}

相关

  • 尿路动力学尿路动力学(英文:Urodynamics),简单来说是指液体在尿道上的流动所涉及的事项。尿路动力学(在中国称:尿流动力学或尿动力学)一词其原意是指液体在尿道上的流动所涉及的事项1。但是,在
  • 1060年
  • 德国前东部领土德国前东部领土(德语:ehemalige deutsche Ostgebiete)或德意志帝国东部领土(德语:Ostgebiete des Deutschen Reiches)是指位于奥得河-尼斯河线以东,曾经得到国际公认属于德国领土一
  • 阿达尔贝特·施蒂弗特施蒂弗特(Adalbert Stifter,1805年10月23日-1868年1月28日),1805年生于波希米亚上普兰(今捷克上普拉纳),是一位奥地利作家、诗人、画家、教育家。知名作品包括《雪山水晶和莱辛寓言
  • LXDELXDE,全名为Lightweight X11 Desktop Environment,是自由桌面环境,可在Unix以及如Linux、BSD等POSIX兼容平台运行。LXDE项目旨在提供新的轻量而快速的桌面环境。相较于功能强大
  • 李韩烈李韩烈(韩语:이한열,1966年8月29日-1987年7月5日),韩国学生运动家(朝鲜语:한국의 학생운동),全罗南道和顺郡出身,1986年入读延世大学经营学系。1987年1月14日开始投入朴锺哲拷问致死事
  • 孔众孔众(1963年-),谱名维众,山东省曲阜市人,生于北京,孔子第七十八代孙,是一名企业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世界孔子后裔联谊会副会长。孔众是孔子世家大宗户凝祉堂后裔,其七世祖孔宪增
  • 环可能指:
  • 王质 (北宋)王质(1001年-1045年),字子野,莘县人。王旦之侄。早年好学,拜杨亿为师,杨亿极力称其才气,最初以恩荫补官太常寺奉礼郎,后进士及第,授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姻亲范仲淹被贬官,无人敢送行,独龙图直学士李纮与王质出郊饯行。王质说:“希文(范仲淹)贤者,得为朋党,幸矣!”累官至尚书祠部员外郎。范仲淹称他“兼通佛老微旨”。编有《宝元总录》100卷。出知陕州(今陕西陕县)。卒于任上。长女嫁范仲淹子范纯仁。
  • 克涅斯·奥哈季耶夫克涅斯·穆斯塔哈诺维奇·奥哈季耶夫(俄语:Кенес Мустаханович Аухадиев,1938年12月27日-2022年1月23日),苏联政治人物,曾任哈萨克共产党阿拉木图州委员会第一书记。1938年出生于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阿拉木图州科克苏区穆克尔(一说奇利克区马尔拜)。3岁时父亲死于苏德战争前线。1953年加入共青团。1960年在潘菲洛夫区集体农场参加工作。1962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68年毕业于哈萨克农学院机械工程专业。1992年,当选哈萨克斯坦工程院通讯院士。2022年1月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