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普罗科菲耶夫

✍ dations ◷ 2025-09-07 05:12:52 #劳动红旗勋章获得者,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中忘我劳动奖章获得者,莫斯科建城八百周年奖章获得者,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艺术家,列宁奖获得者,

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普罗科菲耶夫 (俄语:Сергей Сергеевич Прокофьев;,1891年4月23日-1953年3月5日),是一位苏联作曲家。他曾被授予“斯大林奖”,死后被追授“列宁奖”。

普罗科菲耶夫出生于乌克兰顿涅茨克州,父亲是一个庄园管家,母亲会弹钢琴,他早年就显示出其音乐才华。4岁时他就跟着母亲学习钢琴,5岁就已开始创作。1902年和1903年普罗科菲耶夫在作曲家格里埃尔底下接受家庭授课,在接下来的1904年初,老师就介绍他认识了格拉祖诺夫,后者立刻促成了普罗科菲耶夫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学习。他的老师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和里亚多夫。他在那里一直学习作曲,对位法,配器,钢琴和指挥直到1914年。除此之外他还登台演奏了自己的一些作品,很快就以其精湛的钢琴技巧赢得名声。直到1918年他一直留在俄国,不定期旅游还做过不少演出。

十月革命之后的苦况使得普罗科菲耶夫决定在1918年离开俄国到美国。但在美国他连脚还没站稳,就出了财政危机,不得不在1920年四月奔波到法国。接下来的几年,除了1922年/23年他在德国巴伐利亚州埃塔尔(英语:Ettal)镇短暂居住外,都留在了巴黎。1923年他与西班牙歌手卡罗林娜·科丁娜结婚,后者艺名为Lina Ljubera。

1927年思乡之情日上心头,将他第一次带还回苏联,他在接下几年来穿梭于巴黎于莫斯科之间。1936年他定居莫斯科。两年后他最后一次西游。

在苏联普罗科菲耶夫经历了自己的创作之春,他多数重要作品就是诞生在这片土地上。1941年他抛妻弃子,选择了25岁的女作家米拉·门德尔松(Mira Mendelson),1945年他健康转坏,三年后两人结婚。1948年他被苏共指责,犯上了形式主义的错误,并被要求要注意作品的“民族性”。尽管这件事影响了普罗科菲耶夫的健康,可是他到死也没有停止过创作。1952年起他获得了国家津贴。但他终在1953年3月5日与斯大林同日离世。

普罗科菲耶夫自称其作品是四条基准线合作的结果。古典线一方面来自于他对历史元素如古舞蹈的怀缅,另一方面则是他对传统的继承。但这种新古典主义的作品只有一部,就是他的《古典交响曲》。而现代线则彰显他对大胆的和声,不和谐音和新颖的和弦组合的偏好。这些作品已到达调性的底线。第三条线被普罗科菲耶夫称为动力线。他的很多作品有着紧凑的节奏和粗犷的旋律。与之相对的是抒情线。普罗科菲耶夫能够将抒情和恬静的旋律突然带到尖锐强烈的情感冲击之中。另外,他的作品中幽默和讽刺也并不少见。普罗科菲耶夫的管弦乐有着独特的音响,这全赖其独特的配器,例如部分的小提琴和低音号齐奏。

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并未中断,但还是可以从中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俄国阶段,这期的作品是他出走之前写下的。这时期的作品,以普氏特有的旋律,尖锐地不协调音,挖苦式的幽默和强大的生命力为标志。虽然此时的他已和欧浪漫主义泾渭分明,但是其风格仍未和传统完全脱节,遵守调性创作。这些作品中还引起过丑闻(如《斯基台人组曲》)。经过短暂的休整(1部小提琴协奏曲,3部钢琴协奏曲),他的音乐语言进入第二阶段外国阶段(从1918年起),这时他的音乐更为现代,第二主线分明。这时的普罗科菲耶夫开始不理会调性。聚集的音响,旋律的突然爆发是这时期作品的特色。虽然如此,他的前卫相比起一些同僚程度还是不一样的。1930年代起其风格开始转变。搬回苏联之后,他的新风格开始露头,故该时期被称为苏联阶段。普罗科菲耶夫一直相信,作曲是行使一种社会职能。这一信念可在其简化和声,写出鲜明的织体的行动中看出来。他大量运用俄罗斯民间音乐,写出不但不艰涩而且易懂的音乐。此外他还坚守调性,注重使用复调音乐。二战期间,他的音乐就更尖锐更辛辣,导致了苏共的指责。普罗科菲耶夫更进一步简化自己的音乐。他晚期的作品,就是多旋律,抒情声调,平淡的隐退和浪漫的音色的结合体。

普罗科菲耶夫被算作现代古典作曲家。他还是一名电影配乐人。电影《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的配乐是电影音乐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他对电影配乐的发展影响甚深,可以说,20世纪末的电影音乐都有着其影子。

对普氏有影响的两个人分别是雷格和同学米亚斯科夫斯基。前者在1906年访问了圣彼得堡,并以其独特的音乐给普氏留下深刻印象。米亚斯科夫斯基和普罗科菲耶夫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同学,长年保持书信来往,共同讨论作曲等话题。普罗科菲耶夫对他的意见非常重视。可以说,他的作品离不开米亚斯科夫斯基的支持。而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也以自己别具一格的魅力吸引着往后的听众。

D大调第1交响曲(古典) · d小调第2交响曲 · c小调第3交响曲 · C大调第4交响曲 · 降B大调第5交响曲 · 降e小调第6交响曲 · 升c小调第7交响曲

6首青年作品 · f小调第1号,作品1 · d小调第2号,作品14 · a小调第3号,作品28 · c小调第4号,作品29 · C大调第5号,作品38(修改版,作品135)
3首战争奏鸣曲(A大调第6号,作品82 · 降B大调第7号“斯大林格勒”,作品83 · 降B大调第8号,作品84
C大调第9号,作品103 · e小调第10号,作品137(未完成) · 第11号,作品138(未完成) ·

C大调双小提琴,作品56 · f小调第1号,作品80 · D大调第2号,作品94a · 单小提琴或小提琴齐奏奏鸣曲,作品115

C大调,作品119 · 升c小调大提琴无伴奏,作品133

D大调,作品94

b小调第1号,作品50 · F大调第2号,作品92

希伯来主题序曲,作品34

四根巴松管:幽默谐谑曲,作品12bis
小提琴、中提琴、低音提琴、双簧管、单簧管五重奏:g小调,作品39

相关

  • 戴高乐主义戴高乐主义(法语:Gaullisme)是法国二战后总统夏尔·戴高乐提出的一种法国自主外交政策原则。该政策大致上由法国政府遵循了半世纪以上,直到2011年后尼古拉·萨科齐任内开始有所
  • 暴风雪雪暴(英语:Blizzard),又称暴风雪、飞雪,-5℃以下大降水量天气的统称,且伴有强烈的冷空气气流。雪暴的形成类似于与暴风雨相似。在冬天,当云中的温度变得很低时,使云中的小水滴结冻。
  • 京都京都(日语: 京都/きょうと Kyōto ?)是位于日本近畿地方的都市,约等同于今日京都市的市中心区域。其历史起于8世纪建立的“平安京”,于794年起被定为日本首都,此后发展成为日本
  • 黑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英语:Sub-Saharan Africa),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又称亚撒哈拉地区、下撒哈拉、漠南非洲,也有称黑非洲(Negro Africa)。政治上,包括了所有或部分领土位于撒哈拉
  • 伊达宗城伊达宗城(1818年9月1日-1892年12月20日),日本江户时代末期大名、明治时代时期政治家。宇和岛藩第八代藩主(1844年-1858年)。官位从四位下、远江守、侍从。明治时代封伯爵。由于为
  • 盐水八角楼盐水八角楼位于台湾台南市盐水区,为盐水叶家大宅的第三进部分,日治时期便已依“史迹名胜天然纪念物保存法”以“伏见宫贞爱亲王御遗迹”的名义指定为史迹,战后于民国九十二年(20
  • 密尔斯学院密尔斯学院(Mills College)或译米尔斯学院,是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的一所私立文理学院、女子学院。1852年成立于加州贝尼西亚,1871年搬至现址。它虽然是女子学院,但是研究
  • 胡安·卡普里略胡安·罗德里格斯·卡布里略(西班牙语:Juan Rodríguez Cabrillo)或若昂·罗德里格斯·卡布里略(葡萄牙语:João Rodrigues Cabrilho;1497年?-1543年1月3日),是一个西班牙探险家,出生于
  • 先锋级1座通用动力公司的RAM舰对空导弹发射装置,装被动红外/反辐射寻的导弹(在LSD41上作为舰艇自卫系统曾试验过)。 2座MK15六管20mm"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 2门MK68Mod120mm炮; 2门MK8
  • 俄勒冈州州旗俄勒冈州州旗在1925年4月15日正式采用。 亚拉巴马州 阿拉斯加州 亚利桑那州 阿肯色州 加利福尼亚州 科罗拉多州 康乃狄克州 特拉华州 佛罗里达州 佐治亚州 夏威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