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氟氯烃
✍ dations ◷ 2025-09-01 22:36:19 #氟氯烃
氯氟烃(英语:Chlorofluorocarbons,簡稱CFCs),又称氟氯烃、氯氟碳化合物、氟氯碳化合物、氟氯碳化物、氯氟化碳,是一组由氯、氟及碳组成的卤代烷。因为低活跃性、不易燃烧及无毒,氯氟碳化合物被广泛使用于日常生活中。其中氟利昂是包括二氯二氟甲烷在内的数种由科慕(英语:Chemours)生产之卤碳(英语:Halocarbon)化合物的商标名称。氯氟烃由一群以托马斯·米基利为首的美国科学家于1928年人工合成,用作冷藏器的冷冻剂(雪种),因为过往的冷冻剂(例如氨及二氧化硫)都易燃或有毒。其后,氯氟碳化合物被广泛使用,直至20世纪末科学家意识到氯氟碳化合物的害处为止。氯氟碳化合物由一个烷烃经卤化反应(自由基取代反应)与氟、氯分子结合而成,而烷烃的氢原子会被氟或氯原子所取代;仍有氢原子未被取代的则称为含氢氯氟烃(HCFCs)。由于氯氟碳化合物无味、无易燃性、无毒性、无腐蚀性及相当稳定,所以用途广泛。液态氯氟碳化合物通常被加进喷漆及杀虫剂等压缩喷雾的容器。当使用者使用压缩喷雾时,容器内的压力会降低,导致液态氯氟碳化合物气化,令内里的液体喷射出来。氯氟碳化合物能够溶解油脂,故被用作电子零件及金属用品的清洁剂。用作冷冻剂的氯氟碳化合物,称为氟利昂。氟利昂气化时吸收大量内能,令附近环境变冷,所以成为冷藏器(例如冰箱及空调)的冷冻剂。在制造发泡胶的过程中,氯氟碳化合物被混合于塑胶中,成为发泡胶的气泡。氯氟碳化合物也被加进汽油中,防止汽油因低温而凝结。部分使用后的氯氟碳化合物上升到同温层(平流层底部)。由于其低活跃性、低生物降解性及不溶于水,氯氟碳化合物很难被分解。氯氟碳化合物在太阳的紫外线照射下会分解出氯自由基,破坏臭氧层。由于此等破坏是连锁反应,故威力相当惊人。据估计,一个氯原子数个月就可以使近十万个臭氧分子消失。由于氯氟碳化合物对臭氧层的破坏日益严重,故多个国家于1987年9月于加拿大蒙特利尔签署《蒙特利尔议定书》,分阶段限制氯氟碳化合物的使用。由1996年1月1日起,氯氟碳化合物正式被禁止生产。氯氟碳化合物可被碳氢化合物取代,虽然不会破坏臭氧层,但具有一定的易燃性和毒性。
相关
- 咪达唑仑咪达唑仑(英语:Midazolam、Dormicum、Hypnovel、Versed),又称“速眠安”常见以Versed为商品名贩售,主要用为治疗急性发作、中度至重度的失眠,及进行医疗程序前之导引镇静及失忆的
- 热性痉挛热性痉挛(febrile convulsion),又称作又称作发烧性抽搐、热性抽搐、热性惊厥、热性全身痉挛,是一种癫痫性发作(英语:epileptic seizure),伴有体温升高的症状但是并无任何潜在的健康
- 兼性厌氧生物兼性厌氧菌是一类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能够进行无氧呼吸或发酵的微生物。在氧气充足时,它们会通过有氧呼吸来产生ATP(三磷酸腺苷),但当氧气缺乏时,它们的呼吸方式就会变为无氧呼
- 脑积水脑积水(hydrocephalus、拉丁语:hydrocephalus,希腊语:υδροκεφαλία,又称水脑症,是一种发生于脑部,于脑内积聚脑脊液 (CSF) 的病症,指循环于蜘蛛网膜下腔包围着脑部与脊髓的
- 流鼻涕鼻漏(英语:rhinorrhea或rhinorrhoea)是指鼻腔充斥大量黏液的一种症状。该症状也被称为流鼻涕、流鼻水等,在人身上较为常见。鼻漏是过敏(过敏性鼻炎)和其他一些疾病(如普通感冒)的常
- S期S期是细胞周期中进行DNA复制的时期,发生于G1期后,G2期前。细致而准确的DNA复制对于避免可能导致细胞死亡或疾病的遗传变异是必要的,因此真核生物中调控DNA复制的过程高度保守。
- 雕齿兽雕齿兽(学名:Glyptodon)是一属生存于更新世的大型及有装甲的哺乳动物。雕齿兽外型及体重有点像金龟车,但较为扁平。雕齿兽估计是草食性的,以草及其他近河流的植物为食物。它有可
- 恰蒂斯加尔恰蒂斯加尔邦(恰蒂斯加尔语/印地语:छत्तीसगढ़,拉丁字母转写:Chattisgarh)是位于印度中部的一个行政邦,它于2000年11月1日从中央邦脱离,成为印度的第26个邦,全国第十大邦,首府
- 九德九德:古谓贤人所具备的九种优良品格。九德内容,说法不一。或称具有九德的人。亦可谓九功之德。亦行有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彰厥有常
- 政治政治主题英国的政治框架是君主立宪制之下的议会民主,其中君主是国家元首,现任为伊丽莎白二世,而首相是政府首长,现任为约翰逊,行政权由英国政府行使,代表君主并经过君主的同意。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