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蓝

✍ dations ◷ 2025-11-15 03:52:13 #靛蓝
靛蓝(Indigo)是一种还原染料,也是人类最早应用的天然染料之一,以其特征性的靛蓝色而得名。靛蓝在古代主要是从靛蓝植物中提取加工制得。1870年德国化学家阿道夫·冯·拜尔用靛红与三氯化磷反应并进行还原,成功合成了靛蓝。 1878年冯·拜尔从苯乙酸合成靛红,从而完成了靛蓝的全合成。1880年他确定出靛蓝的化学结构。1880年至1882年期间,冯·拜尔又发展了从肉桂酸和邻硝基苯甲醛(Baeyer-Drewsen靛蓝合成)分别合成靛蓝的路线。而早在1881年,德国巴斯夫公司便开始少量生产靛蓝,早期采用拜尔的合成法,但造价较高,生产工艺不够成熟,状况并不理想。1890年瑞士苏黎世的教授卡尔·休曼(Karl Heumann)发展了另一条从邻氨基苯甲酸合成靛蓝的路线,也就是先让邻氨基苯甲酸与氯乙酸缩合为N-(2-羧苯基)甘氨酸,然后再经碱熔、脱羧、氧化得到靛蓝。1897年BASF公司放弃了拜尔法,改用休曼法进行生产。1901年,德国的约翰·福莱格(John Pfleger)改良了休曼的方法,改用从苯胺为原料经N-苯基甘氨酸和3-吲哚酚生产靛蓝。与休曼法相比,福莱格改进法有诸多优点,原料苯胺非常易得,而且反应产率也较高。目前靛蓝几乎全是由人工合成得到的,而合成方法就是以福莱格的改进法为基础。靛蓝是一种蓝色粉末,能溶于热苯胺,几乎不溶于水和乙醇。在浓硫酸中呈黄绿色,稀释后为蓝色沉淀;在浓硝酸中呈靛红色,而后变为红光黄色。在碱性保险粉还原液中呈淡黄色,在酸性液中无色。靛蓝不溶于水、酸、碱,欲制成染液吸附织物,必须先经过还原作用,成为靛白。靛白可溶于碱液,可以用它来对动物或植物纤维进行上色,染后在空气中进行氧化,再生成靛蓝,附着于纤维上,呈蓝色。所以靛蓝的染液必须要有还原剂和碱液存在。由苯胺与氯乙酸在硫酸铁存在下缩合为N-苯基甘氨酸铁,而后加入氢氧化钾进行母液转化,然后与氨基钠、混碱进行碱熔生成3-吲哚酚,后经空气氧化、过滤、粉碎、干燥和商品化,得到商品染料靛蓝成品。靛蓝主要用于染棉布或棉纱。农村染坊用发酵法染土布,牛仔裤大都由靛蓝染经纱,与白纱交织而成。不经丝光染的棉布称为毛蓝布,可用保险粉法连续浸染,也可染羊毛和丝绸,在地毯和手工艺品有所应用。 也用于制食品染料和有机颜料等。靛胭脂和溴靛蓝都是靛蓝的衍生物。

相关

  • Bernard–Soulier syndrome巨大血小板症候群(英语:giant platelet syndrome),又称为伯纳德-苏里尔症候群(Bernard–Soulier syndrome),是一种罕见的血小板异常性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发病率仅百万分之一,大
  • 昼夜太阳日(英语:solar day)是依据太阳运动,所定义的时间,可以分为视太阳日和平太阳日。一太阳日传统称为一“日”、一“天”或一“昼夜”。视太阳日(英语:apparent solar day)是依据真
  • 鼓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二百〇七个(十三划的则为第三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鼓部归于十三划部首。鼓部只以上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
  • 蒙面人谬误蒙面人谬误(masked man fallacy)是一种形式谬误,是因不当代换指涉对象造成的错误推论。例如一般情况下,我们可如此推理:然而,以下推理是不适当的:代换原则或共指涉代换是在甲是乙(甲
  • 周成虎周成虎(1964年-),汉族,江苏海安人,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家。毕业于南京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家、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加入九三学社,担任中国科学
  • 1099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李渊唐高祖李渊(566年4月7日-635年6月25日),字叔德,陇西成纪人,唐朝开国皇帝及奠基者,618年6月18日-626年9月4日在位共8年 。玄武门之变后不久禅位于唐太宗,称号“太上皇”。据《旧唐书》
  • 个性性格(英语:character)是社会定义下,个人对待周围世界的态度,由行为反映出。性格随个体差异,但后天形成的社会性对其认知有重大影响,也因此体现了阶级与道德。性格结构包括四个方面:
  • 桥仔头糖厂坐标:22°45′28″N 120°18′51″E / 22.7577768°N 120.3141186°E / 22.7577768; 120.3141186桥头糖厂现在名为高雄糖厂,旧称为“桥仔头糖厂”,是台湾第一座现代化机械式制
  • 财付通财付通(英文:Tenpay)是由腾讯公司创办的第三方在线支付平台,由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运营。财付通与拍拍网、易迅网、腾讯QQ有着很好的融合。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