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靛蓝
✍ dations ◷ 2025-04-04 11:52:59 #靛蓝
靛蓝(Indigo)是一种还原染料,也是人类最早应用的天然染料之一,以其特征性的靛蓝色而得名。靛蓝在古代主要是从靛蓝植物中提取加工制得。1870年德国化学家阿道夫·冯·拜尔用靛红与三氯化磷反应并进行还原,成功合成了靛蓝。 1878年冯·拜尔从苯乙酸合成靛红,从而完成了靛蓝的全合成。1880年他确定出靛蓝的化学结构。1880年至1882年期间,冯·拜尔又发展了从肉桂酸和邻硝基苯甲醛(Baeyer-Drewsen靛蓝合成)分别合成靛蓝的路线。而早在1881年,德国巴斯夫公司便开始少量生产靛蓝,早期采用拜尔的合成法,但造价较高,生产工艺不够成熟,状况并不理想。1890年瑞士苏黎世的教授卡尔·休曼(Karl Heumann)发展了另一条从邻氨基苯甲酸合成靛蓝的路线,也就是先让邻氨基苯甲酸与氯乙酸缩合为N-(2-羧苯基)甘氨酸,然后再经碱熔、脱羧、氧化得到靛蓝。1897年BASF公司放弃了拜尔法,改用休曼法进行生产。1901年,德国的约翰·福莱格(John Pfleger)改良了休曼的方法,改用从苯胺为原料经N-苯基甘氨酸和3-吲哚酚生产靛蓝。与休曼法相比,福莱格改进法有诸多优点,原料苯胺非常易得,而且反应产率也较高。目前靛蓝几乎全是由人工合成得到的,而合成方法就是以福莱格的改进法为基础。靛蓝是一种蓝色粉末,能溶于热苯胺,几乎不溶于水和乙醇。在浓硫酸中呈黄绿色,稀释后为蓝色沉淀;在浓硝酸中呈靛红色,而后变为红光黄色。在碱性保险粉还原液中呈淡黄色,在酸性液中无色。靛蓝不溶于水、酸、碱,欲制成染液吸附织物,必须先经过还原作用,成为靛白。靛白可溶于碱液,可以用它来对动物或植物纤维进行上色,染后在空气中进行氧化,再生成靛蓝,附着于纤维上,呈蓝色。所以靛蓝的染液必须要有还原剂和碱液存在。由苯胺与氯乙酸在硫酸铁存在下缩合为N-苯基甘氨酸铁,而后加入氢氧化钾进行母液转化,然后与氨基钠、混碱进行碱熔生成3-吲哚酚,后经空气氧化、过滤、粉碎、干燥和商品化,得到商品染料靛蓝成品。靛蓝主要用于染棉布或棉纱。农村染坊用发酵法染土布,牛仔裤大都由靛蓝染经纱,与白纱交织而成。不经丝光染的棉布称为毛蓝布,可用保险粉法连续浸染,也可染羊毛和丝绸,在地毯和手工艺品有所应用。 也用于制食品染料和有机颜料等。靛胭脂和溴靛蓝都是靛蓝的衍生物。
相关
- 发炎炎症反应、炎性反应,俗称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致炎因子及局部损伤所发生的防御性为主的反应,中心环节是血管反应,是生物组织受到外伤、出血或病原感染等刺激,激发的
- 康拉德·布洛赫康拉德·布洛赫(Konrad Emil Bloch,1912年1月21日-2000年10月15日),德国生物化学家,1936年加入美国国籍,196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布洛赫出生于西里西亚尼斯,1930年至1934年
- 唐高祖唐高祖李渊(566年4月7日-635年6月25日),字叔德,陇西成纪人,唐朝开国皇帝及奠基者,618年6月18日-626年9月4日在位共8年 。玄武门之变后不久禅位于唐太宗,称号“太上皇”。据《旧唐书》
- 哈布斯堡哈布斯堡王朝(德语:Habsburg),也称哈普斯堡家族(Hapsburg),是欧洲历史上最为显赫、统治地域最广的王室之一。其家族成员曾出任罗马人民的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273年—1291年,1298
- 富贵手富贵手,是一种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易发于冬季,起初长小水泡,转变成脱皮,脱皮加剧逐渐加剧,局部皮肤变的干硬,甚至造成龟裂出血。与体质有关,无法根治,只能尽量避免接触化学物品:香皂、
- 格列齐特格列齐特(英语:Gliclazide),商品名为达美康。是一种磺酰脲类口服抗糖尿病药。 . 格列齐特可以防止因高血糖引起的细胞凋亡,保护人体的胰岛β细胞。 格列齐特还可以防止因2型糖尿
- 道法自然顺其自然(英语:let it be),也称顺应自然,即道家的“无为”思想。由中国的知名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很多人将它奉为自己的行事准则。
- 日置益日置益(1861年12月21日-1926年10月22日)日本伊势国(三重县)人,日本明治、大正时期外交官。日置益于文久元年十一月二十日(1861年12月21日)生于日本伊势国(三重县)。明治21年(1888年)从东
- 镜像在几何学中,镜像,顾名思义,就是物体相对于某镜面所成的像。在二维空间里,一个物体(或二维图形)的镜像就是该物体在某平面镜中反射出来的虚像。这时镜像与原物有同样大小,但不尽相同
- 宽甸县宽甸满族自治县是中国辽宁省丹东市下辖的一个自治县,在丹东市东部、鸭绿江北岸,邻接吉林省。面积6186平方千米,人口43万。邮政编码118200。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宽甸镇。下辖19个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