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

✍ dations ◷ 2025-11-20 16:50:50 #立秋
数据来源:喷气推进实验室线上历书系统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在8月7-9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135°。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35度时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一般预示著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季即将来临。立秋(节气)以后,秋后下一次雨凉快一次,因而有“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的说法。东汉崔寔《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飕飕;夜立秋,热到头。”(立秋不是单说哪一天,是一天的哪个时间后立秋了。)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举行祭祀仪式。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报奏。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至汉代仍沿此俗。中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古人将“5天”称为“一候”,“三候”共十五天,为一个节气,因此一个节气又被称为“三候”。“贴秋膘”起源北京,立秋炖大肉,戏称“贴秋膘”。在夏季因为缺觉、出汗、食欲不高等原因,使得身体消瘦,体质下降,因此立秋后要把身体亏欠的通过食疗补起来。立秋饮食以滋阴润肺为原则,可多吃莲子、木耳、山药、芝麻、蜂蜜与水梨等食物,辛辣与油腻食物少碰。大暑→立秋→处暑

相关

  • 血小板血小板(英语:platelet),也称血栓细胞(英语:thrombocytes,源自于希腊语的θρόμβος“凝块”以及κύτος“细胞”),为血液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与凝血因子一起,借由结块作用,对血管受
  • 词缀词缀(affix)是一种附着在词根或词干的语素,为规范词素,不能单独成字。词缀可以是派生变化,如英语的-ness and pre-,也可以是屈折变化,如英语的复数 -s 和过去式-ed。根据词缀和词干
  • 辉锑矿辉锑矿为组成锑矿石的重要有用矿物,晶体呈柱状、针状。颜色和条痕均为铅灰色。金属光泽。相对密度4.6,硬度2-2.5.解理 面上有纹理。形成于低温热液矿床中,常与辰砂、雄黄、雌黄
  • 激活素与抑制素激活素(英语:Activin,亦成为激活蛋白或活化素)与抑制素(英语:inhibin)是一种用于抑制卵泡刺激素分泌的与组合的梭氨酸 。参与在月经周期的调节中。抑制素包括一个由二硫键链接起来
  • 比利时狮“比利时雄狮”(拉丁原文“Belgic Lion”)是在欧洲纹章和地图系统中常见的雄狮形状,一般用来标志西欧的低地国家,也就是今天的荷兰,卢森堡以及比利时。“比利时”一词是从拉丁语
  • 英·玛哈英·玛哈(英语:Ian McHarg,1920年11月20日-2001年3月5日),苏格兰景观建筑师和著名作家,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景观建筑系创始人(此系在1920年代已有)。2000年日本国际奖得主。
  • 果蝠10种,见本文果蝠属(学名:Rousettus),哺乳纲翼手目狐蝠科的一属,而与果蝠属(棕果蝠)同科的动物尚有灰果蝠属(灰果蝠)、球果蝠属(布氏球果蝠)、狐蝠属(游狐蝠)、锥齿狐蝠属(锥齿狐蝠)等之数种
  • 自然语言生成自然语言生成(NLG)是自然语言处理的一部分,从知识库或逻辑形式(英语:Logic Form (Linguistics))等等机器表述系统去生成自然语言。这种形式表述当作心理表述的模型时,心理语言学家
  • 行李行李,又称行囊,是旅行时携带的物品以及其容器的合称。现代的行李通常装在行李箱中,短期或时常移动的旅行常用背包。在现代的行李箱和后背包发明以前,行李通常装在木箱或布袋中。
  • 拉布拉多洋流拉布拉多洋流(Labrador Current)为一个在北大西洋的冰冻洋流由北冰洋南部沿着加拿大拉布拉多省(Labrador)岸边,经过纽芬兰岛,再向南流向新斯科舍。拉布拉多洋流为巴芬岛洋流(Baff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