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苏联公投

✍ dations ◷ 2025-11-05 11:37:28 #东欧剧变,1991年苏联,1991年公民投票,苏联公民投票,苏联解体,改革重组

1991年苏联公投是苏联举行于1991年3月17日的公民投票,以决定是否建立新的一个主权共和国联邦以保全苏联作为一个国家。


您是否认为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保留,并将其更新为一个任何民族的个人权利和自由都得到充分保证的,各个主权共和国平等的新联盟是必要的?


俄文原文:“Считаете ли Вы необходимым сохранение Союза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 как обновлённ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равноправных суверенных республик, в которой будут в полной мере гарантироваться права и свободы человека любой национальности?”

举行全民投票的目的是希望苏联公民批准“主权国家联盟”——对苏联体制改革而保持苏联完整。尽管部分加盟共和国当局抵制了此次公投,包括波罗的海三国、高加索地区的亚美尼亚、格鲁吉亚(阿布哈兹及南奥塞梯除外)以及摩尔多瓦(除德涅斯特河沿岸及加告兹地区),此次公投的投票率高达80%。这是苏联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全联盟公民投票。在参与公投的九个加盟共和国的投票者中70%投了赞成票,使得公投得以通过,苏联得以保留。但因为随后的八一九事件使得苏联政局更加不稳定,从而导致苏联最终于1991年12月26日解体。

1990年12月24日,第四次苏联人民代表大会(Съезд народных депутатов СССР)代表以记名表决,决定认为必须保留苏联并将其更新为平等的主权共和国联盟,以充分确保任何民族公民的人权和自由。投票中审议了五个问题:

同一天,在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总统的倡议和坚持下,国会通过了两项决定,即就土地私有制举行全民投票,以及保留苏联并将其转变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第一项决议投票有1553名代表出席并决议通过,其中反对84票,弃权70票;第二项决议则有1677名代表出席并投票通过,其中反对32票,弃权66票。

立法机构最高苏维埃主席卡尔梅科夫(Ю. Х. Калмыков) 在一次会议时解释,总统要求停止第一项决议的投票。

第二项决议因获得批准而通过主席令签发,上书“由于工人的无数呼吁,他们对苏联的命运表示关切,并且鉴于单一联盟国家的存续是公共生活的最重要问题而影响到每个人的利益,影响了全体苏联人民的利益”,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决定:

——苏联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1990年12月24日,第1856-1号

在1990年12月27日,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根据苏联宪法第一章第5条“关于全民投票”执行。苏联公投送达终点为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在与人民代表大会专属管辖权无关的事项,以及在两次代表大会之间的时期——则为苏联最高苏维埃”。 “根据事实,除人民以外,没有人对苏联的命运负有历史责任,根据苏联第四次人民代表大会关于苏联公投的法律作出的决定”。1991年1月1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决定:

——苏联最高苏维埃决议,1991年1月16日,第1910-1号

在官方抵制苏联公投的加盟共和国境内,亲苏联的志愿者组织起了志愿投票箱,政府当局并未给与制裁。出席投票者人数远远少于有公民权的一半人数,但苏联公投委员会官方结果中并未提及此事。


在哈萨克斯坦,全民投票的措词用“平等主权国家”代替“平等主权共和国”。在一些其他加盟共和国,公投另有附加问题询问共和国的主权和完全独立性。

在1991年2月7日,俄罗斯最高苏维埃决定在全苏联公投的投票当天同时进行全俄罗斯公投,即关于引入俄罗斯总统职位的全俄公投。

乌克兰在苏联公投的当天,也在选票上添加了第二个问题,即全乌克兰公投。“在乌克兰主权独立宣言的基础上,您认为乌克兰应该作为苏维埃主权国家联盟的一部分吗?”。在第二个问题上,赞成乌克兰留在苏联内者多于81.3%。在乌克兰西部的加利西亚地区,另有第三个附加问题“您是否希望乌克兰成为一个可以独立决定国内国际政策,给与任何民族宗教公民平等权利的独立国家?”赞成乌克兰独立者高达88.3%。


在乌兹别克斯坦,选民还有一个附加问题“您是否同意乌兹别克斯坦应继续作为一个拥有平等权利的主权共和国加入新的联邦?” 94.9%的选民投票赞成,投票率达到95.5%。然而同年12月29日,98%的乌兹别克斯坦人投票赞成完全独立。

1991年3月21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审议了全民投票的初步结果,并指出,1.12亿人即76%的选民支持保留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因此“我们国家人民的命运密不可分,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成功解决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问题”。另外在没有执行最高苏维埃命令的共和国内,仍然有两百万苏联公民前往投票并表达了“是”的意愿,最高苏维埃认为这是“有勇气和爱国主义精神的行为”。


最高苏维埃决定:

——苏联最高苏维埃决议,1991年3月21日,第2041-1号


时间轴 · 俄国革命(二月 · 十月) · 俄国内战 · 苏维埃俄罗斯 · 苏联成立条约 · 新经济政策 · 大清洗(远东华人强制流配) · 东方战线 · 苏德战争 · 冷战 · 赫鲁晓夫解冻 · 去斯大林化 · 1965年改革 · 停滞时代 · 经济改革 · 开放政策 · 解体

宪法 · 法律 · 选举 · 外交 · 内阁 · 政府 · 共产党 · 苏共中央 · 政治局 · 集体领导 · 苏共大会 · 部长会议 · 领导人 · 苏共中央总书记 · 部长会议主席(第一副主席) · 总统 · 党组织 · 最高苏维埃 · 意识形态 · 最高法院

行政区划 · 欧洲俄罗斯 · 乌拉尔山 · 西伯利亚 · 西西伯利亚平原 · 高加索山(北高加索 · 外高加索) · 里海 · 中亚细亚

农业 · 中央银行 · 能源政策 · 五年计划 · 发明 · 苏联卢布 · 交通

苏联人 · 语言 · 苏联工人阶级 · 宗教 · 犯罪 · 1989年人口普查

建筑(斯大林式建筑 · 赫鲁晓夫楼) · 文学 · 芭蕾 · 戏剧 · 电影 · 音乐 · 体育 · 宣传 · 列宁主义 · 马克思列宁主义 · 斯大林主义 · 托洛茨基主义 · 赫鲁晓夫主义 · 勃列日涅夫主义 · 新思维 · 互联网

苏联国旗 · 各加盟共和国国旗 · 苏联国徽 · 各加盟共和国国徽 · 苏联国歌 · 各加盟共和国国歌

相关

  • 历年逝世人物列表这是一个选择年份的列表,在这里你可以查看任何一年逝世的知名人士。
  • 诉诸阴谋鬼祟谬误(furtive fallacy)为一种非形式谬误,是断定某些事情一定是某些心怀不轨的团体在背后操作导致。有些鬼祟谬误会宣称一历史事件缺乏详细的证据,就是它背后有阴谋的证据。
  • 法学教育美国法学教育(legal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一般是指在美国为法律实践培养律师的法学教育。在出现大学之前,11世纪的欧洲就出现了教授法律的学校,这些学校日后也分别成
  • 马来西亚国际航空航空公司:餐饮公司:电脑系统:发动机相关:其他:马来西亚航空(马来语:Penerbangan Malaysia;英语:Malaysia Airlines),常见的非正式中文名称为马来西亚国际航空,中文简称马航,是马来西亚的
  • 米高·巴穆米高·巴穆教授,伦敦大学学院 (UCL)名誉外科教授和客席医学人文学教授,是英国肿瘤外科学著名学者,专长为乳癌治疗。他亦因对病人生活质素的评估及贡献而闻名。他是伦敦国王学院
  • 055型导弹驱逐舰055型导弹驱逐舰(北约代号: Renhai-class cruiser,中文:刃海级巡洋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四代导弹驱逐舰,采用全燃动力、射频综合集成及舰载通用垂直发射系统,由中国船舶重工集
  • 干潟龙祥干潟龙祥(日语:干潟 龍祥,1892年-1991年)是一名日本的佛教学者、僧人,福井县人。1917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印度哲学科。历任东京大学讲师、九州大学教授等职。自一九二七年始,曾
  • 鲍里斯·帕勒根鲍里斯‧帕勒根‧米特里耶维奇德(俄语:Борис Дмитриевич Парыгин;(1930年6月19日,列宁格勒 – 2012年4月9日,圣彼得堡)俄罗斯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
  • 小周后小周后(950年-978年)南唐末主李煜第二任皇后,大周后的妹妹,清源郡公李仲寓、岐怀献王李仲宣姨母。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她的名字,棋艺精湛,精于情趣享乐,为当时著名美女。周氏是大司徒周
  • 邛崃市邛崃市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成都平原西南部,是成都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距成都市区65公里。市辖24个镇乡,市政府所在地为临邛镇。邛崃有2300多年的筑城史,是巴蜀四大古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