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ts

✍ dations ◷ 2025-07-19 06:59:19 #化学中未解决的问题,第8周期元素,化学元素

5g11 6f4 8s2 8p2
1/2(推测)
2, 8, 18, 32, 43, 22, 8, 4(推测)

主条目:Uts的同位素

Uts(英语:Untriseptium,化学符号为Uts)是一种尚未被发现的化学元素,原子序数是137。根据皮寇(英语:Pekka_Pyykkö)模型,其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列在第8周期、g区。

Uts的研究多半是在讨论周期表可能的终点,1948年时,理查德·费曼指出了现有理论在137号元素之后可能出现的佯谬,也因此在部分非正式场合中会以费曼的名字来称呼这个元素。

Uts目前尚未有人成功合成,也无法确定其原子核是否能存在,因为原子核滴线的不稳定性可能意味着周期表将在稳定岛后不远之处结束。根据现有理论,仅能确定其不会存在任何稳定的同位素。

Untriseptium一词来自于1979年IUPAC发表了对元素新命名的建议,该建议将元素以原子序数在十进位制的数字以拉丁文组合做为命名,其中字首“Un-”代表1,表示原子序的百位数、字根“tri-”代表3,表示原子序的十位数、字根“septi-”代表7,表示原子序的个位数、字尾“-ium”表示金属元素。而费曼指出了原子序大于137的元素会出现的佯谬,并认为137号元素可能是最后一个存在的元素,也因此在非正式场合中,该元素也被称为“Feynmanium”,名称来自于费曼的名字。

由于扩展元素周期表的排列方式并无统一,因此在皮寇(英语:Pekka_Pyykkö)模型提出以及轨道模型普及之前,周期表无考虑到轨道能级问题时,是直接照着排列下去的,而其中一种排法Uts正好是在�的下方,也因此有些网站会将“eka-dubnium”也记载为Uts的别名,意为�的下方的元素,而根据皮寇(英语:Pekka_Pyykkö)模型,�下方应为159号元素(Unpentennium,Upe)。然而根据该模型预测Uts的电子排布方式,其应属于g区元素,而g区元素从第8周期开始,因此Uts在周期表中位置的上方是没有元素的。

由于许多原子核理论的模型在原子序到137之后都会出现问题、矛盾或存在佯谬,因此理论上,Uts可能为最后一个存在的元素。这些现象最早由理查德·费曼于1948年指出。

理查德·费曼指出,根据玻尔模型,原子序大于137的元素,其内层轨道可能电子无法稳定存在,因为在1s原子轨道中的电子的速度计算如下:

当中是原子序,是描述电磁力强度的精细结构常数。在这个计算中,任何原子序高于137的元素的1s轨道电子速度计算结果会比光速还大,因此任何不建基于相对论的理论(如波尔模型)不足以处理这种计算。

而若将其结果转换成动量:

对于任意高的p,我们可以找到满足该等式的v < c。且电子的速度与原子核存在与否无关,因此此计算矛盾并不意味着Uts会是元素周期表上的最后一个元素。

相对论的狄拉克方程可以计算出原子的基态能量:

其中,m为电子静止质量、c为光速、z为质子数、α为精细结构常数。

以表示电子的静质量,则其基态能量为:

当质子数为138或更大时,根号中将会出现负值,导致其值不是实数,因而导致狄拉克基态的波函数是震荡的,并且正能谱与负能谱之间没有间隙,正如克莱因佯谬(英语:Klein paradox)所言。

相关

  • 计算机的可视化可视化是指用于创建图形、图像或动画,以便交流沟通讯息的任何技术和方法。在历史上包括洞穴壁画、埃及象形文字等,如今可视化有不断扩大的应用领域,如科学教育、工程、互动多媒
  • span class=chemf style=white-space:nowrap;Csub26/sub二十六烷(英语:hexacosane)是含有26个碳原子的直链烷烃,化学式为C26H54或CH3(CH2)24CH3,外观为无色蜡状固体,又称蜡烷。二十六烷存在于成熟的烟草中,将烟草焚烧后可析出低浓度的二
  • 廖国男廖国男(1944年11月16日-),美国大气物理学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廖国男于1965年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1966年赴美国留学,1970年获纽约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之后他曾在美国国
  • 奥斯瓦尔德·希尔奥斯瓦尔德·希尔(德语:Oswald Heer,1809年8月31日-1883年9月27日),瑞士地质学家和自然学家。早年在哈雷-维滕贝格大学接受培养神职人员的教育,还曾获得理学和医学学位。为古植物学
  • 量子相干性在物理学里,相干性(coherence)指的是,为了产生显著的干涉现象,波所需具备的性质。更广义地说,相干性描述波与自己、波与其它波之间对于某种内秉物理量的相关性质。当两个波彼此相
  • 法拉第电解定律法拉第电解定律(英语:Faraday's laws of electrolysis),是化学中的两条定律,用于有关电解的化学计量。这定律由英国科学家米高·法拉第,在19世纪前半期通过大量实验得出的经验规律
  • 裸蛇目无足目(学名:Apoda)是脊索动物门两栖纲的一目,是蚓螈类(Gymnophiona;又称为蚓螈目)现存的演化支(冠群),是两栖动物中看起来最像虫或是蛇的一类。大部分的无足目均栖息于地下,因此无足目
  • 丹江口市坐标:32°33′51.03″N 111°30′45.37″E / 32.5641750°N 111.5126028°E / 32.5641750; 111.5126028丹江口市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十堰市所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汉江中
  • 郸城县郸城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周口市下辖的一个县。面积1490平方公里,2006年人口131万。县政府驻城关镇。西汉时,境内设置宁平县(治所今宁平)和宜禄县(治所今宜路)。三国魏废县后,
  • 奇卡莫加战役奇卡莫加战役是美国南北战争的重要战役之一,发生于1863年9月19日至20日,标志着北部联邦的奇卡莫加进攻行动的结束。这次战役是联邦在西部战区最重要的胜利,伤亡人数在南北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