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川鲽

✍ dations ◷ 2025-01-10 06:12:16 #欧洲川鲽

欧洲川鲽(学名:)是分布于欧洲近海的一种比目鱼,生活于泥泞的浅海和河口湾。其自然分布范围北至白海,南至地中海和黑海,并通过压舱水被意外引入加拿大和美国水域,可食用。

欧洲川鲽为椭圆形,双眼挤在右侧,成年体长一般为25-30厘米,最长可达60厘米。身体上半部一般为暗棕色,分布有红褐色斑点,腹部为白色。这种鱼可将其背部颜色调整为与所处环境相似以使伪装效果更好。该鱼以无脊椎动物为食,主要是甲壳类动物、蠕虫和软体动物。

欧洲川鲽的属名是古希腊语Πλατύ(扁的)和ιχθύς(鱼)组合而成的拼接词。

欧洲川鲽身体为椭圆形,体宽约为身长一半。目前最长的个体体长60厘米,最重纪录则是2.93千克,但一般个体则最多长到50厘米。

欧洲川鲽背腹扁平,常倚靠于身体一侧。在大部分幼鱼成长的过程中,其左眼会逐渐移动至其右侧,但也有百分之30的个体是右眼移动至左部。无论如何,其总是以眼睛所在的一侧朝上。这一侧呈橄榄绿色、淡棕色或浅黄褐色,夹杂有深褐色斑块和红色不规则斑点。而其身体朝下的一侧则一般为纯白色,其在欧洲的俗名“白牙鲆”便得名于这一特征。该鱼嘴小,吻部非常尖。其侧线几乎纵贯其腹部,仅在其胸鳍处有所弯曲。欧洲川鲽的背鳍自鱼头末端一直延伸至尾柄旁,无棘刺但有53-62根软条;臀鳍同样无棘刺,有37-46根软条;尾鳍为方形,长度约为尾柄的二倍。欧洲川鲽鳞片粗糙,侧线上有较大的鳞片,背鳍和胸鳍根部有小疣。

欧洲川鲽自然分布于大西洋东岸和北冰洋部分水域,以及地中海、黑海、巴伦支海、波罗的海、白海等陆缘海,后随压舱水扩散至至伊朗、美国和加拿大的水域,但目前尚未证据认为欧洲川鲽可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欧洲川鲽生活于自潮下带至200米水深的沙质、泥质或卵石质海床等利于其伪装的环境中,亦会生活于河口湾等盐度较低的水域。在不列颠群岛,部分欧洲川鲽会在非繁殖季生活于淡水中,至繁殖季方洄游入海。有资料显示欧洲川鲽曾出现在离海数十公里的蒙哥马利郡、格温内斯和加斯唐的河流中。

欧洲川鲽为底栖鱼类,主要猎物为双壳纲贝类,也会捕食其他底栖生物,例如多毛纲的蠕虫、小型鱼类、虾和螺类。

欧洲川鲽有洄游习性。它们每年秋季会自淡水入海,一般会在初霜时抵达河口湾。欧洲川鲽会在晚秋时继续向更深的水域洄游越冬,并在春季时前往浅水繁殖。欧洲川鲽在洄游途中不吃不喝,每日前进5-7公里。

不同纬度的欧洲川鲽繁殖季差别极大。低纬度海域的繁殖季可早至1月,而高纬度海域则可迟到7月才开始。欧洲川鲽的雌鱼会产下多达一百万枚卵子。这些卵子的密度均小于水,因此会浮上海面并在此过程中由同样轻于水的精子受精。受精卵一般在6-11天后孵化,具体孵化时间则取决于水温高低。刚孵化的鱼苗为随波逐流的浮游生物。开罗美国大学的研究员发现该鱼的鱼苗会在涨潮时聚集于海水中层,而在退潮时则聚集于底层。其推测欧洲川鲽可能会利用潮汐进入淡水河流。欧洲川鲽会的幼鱼多生活于河流下游和河口湾等盐度较低的浅水区,且性成熟时间较早:雄鱼平均在11.5厘米时就已性成熟;雌鱼的这一数据则是17厘米 。

欧洲川鲽常和欧洲鲽杂交,这一现象在波罗的海西部尤其常见。2018年,赫尔辛基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波罗的海种一些在浅水区繁殖的欧洲川鲽实际上系另一物种。他们将其命名为“波罗的川鲽(芬兰语:Itämerenkampela)”,学名。有研究指出在过去5000年间由于温度、盐度和人类捕捞等影响,欧洲川鲽在和波罗的川鲽的竞争中逐渐落入下风。

欧洲川鲽在欧洲各地是一种颇受欢迎的游钓鱼,在爱尔兰尤甚。专门捕捞欧洲川鲽的钓客常用灯光吸引夜行的欧洲川鲽上钩。该鱼可作食用鱼,但其肉质不如鳎和欧洲鲽,因此在欧洲许多垂钓者往往会放生上钩的欧洲川鲽,但美国美食家约翰·希尔兹(英语:John Shields (chef))却称赞欧洲川鲽“口感柔和,肉质上佳”。目前欧洲川鲽最主要的产地为波罗的海以及丹麦和荷兰周边水域。2010年,欧洲川鲽全球捕捞量为19000吨。其主要烹饪手法有烤、炸、煎、煮、烟熏等。

由于欧洲川鲽常生活在河口湾这一污染重灾区,其易受水中各类化学污染物的影响。许多污染严重水域的欧洲川鲽血液中有卵黄生成素等化学物质存在,并因此导致血液中的雌激素超标。虽然其受环境雌激素影响较低,但还是不断有发现双性个体的报告。

总体来看,欧洲川鲽种群数量庞大、稳定,在可预见的未来无灭绝之虞,故IUCN将其评为“无危”(IUCN),唯有地中海种群因其在1980年代数量锐减而被评为“近危”(NT)。然而,由于在与欧洲鲽和波罗的川鲽的竞争中落入下风,欧洲川鲽在芬兰湾水域已几乎灭绝。


相关

  • 赣派建筑赣派建筑,也称为赣派民居、江右民居。是汉族江右民系的传统建筑。是一种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庙、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物中的流派建筑。为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以
  • 平面三角形分子构型化学中,平面三角形分子构型描述了一个分子中,三个原子分别和同一个原子键结,三个原子形成一三角形,另一个原子在三角形中心,四个原子共平面的现象。。理想的平面三角形分子构型中
  • 王希勤王希勤(1968年6月-),江苏泰县人。男,汉族。1996年8月参加工作,199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9月,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1989年更名为电子工程系)。1991年7月,本科毕业。1991
  • 辉银矿辉银矿(Argentite)其中Argentite一词在拉丁语中有“银”的意思。 辉银矿是一种铅灰色的矿物,分子式为Ag2S,其中也可能含有少量的铅、铁和铜混入。辉银矿的呈现铅灰色,比重大,易熔,
  • 莫汉普尔莫哈马德普尔莫汉普尔莫哈马德普尔(Mohanpur Mohammadpur),是印度北阿坎德邦Hardwa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8700(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8700人,其中男性4525人,女性4175人;0—6岁人口1188人,其
  • 公主日记《公主日记》(英语:)是加里·马歇尔执导的一部喜剧电影,由朱莉·安德鲁斯、安妮·海瑟薇、曼蒂·摩尔主演,于2001年9月1日上映。该电影改编自同名英语小说。蜜亚(Mia Thermopolis)
  • 动物福利或动物权利政党列表以下列出之政党是特别成立以争取更多动物福利的政党,或是支持动物权利的政党。
  • 胡拉姆丁 (伊朗导演)巴巴克.霍拉姆丁或巴巴克.胡拉姆丁(波斯语:بابک خرمدین‎;英语:Babak Khorramdin;1974年9月23日-2021年5月15日)是一名伊朗导演和作家。 霍拉姆丁的作品包括独立制作短片Boor Bijadeh Rang(The Sun,2007)、 Tuesday: Mom(2009)、半剧情片(原文semi-feature film)Aperture(2010)、剧情片An Elegy for Yashar(2013年于伦敦制作)和三部名为Cut(2004)的短片。 2009
  • 单应性单应性是几何中的一个概念。单应性是一个从实射影平面到射影平面的可逆变换,直线在该变换下仍映射为直线。具有相同意义的词还包括直射变换、射影变换和射影性等, 不过“直射变换”也在更广义的范围内使用。形式化地说,射影变换是一种在射影几何中使用的变换:它是一对透视投影的组合。它描述了当观察者视角改变时,被观察物体的感知位置会发生何种变化。射影变换并不保持大小和角度,但会保持重合关系和交比——两个在射影几何中很重要的性质。射影变换形成了一个群。对于更广义的射影空间——具有不同维度或不同的域——来说,“单应性”代表射
  • 朱久一朱久一,是台湾排湾族传说中的大力士,可以徒手把树给折断,后来离开了部落自立门户。朱久一原本是属于卡洛江社(Kalojon)的人,后来在一次打猎后,他和同行的人部落下方的普佳查(Pucazaran)休息时,他当场在其他人面前表演徒手拔起树木来折弯,下一次打猎又再做一次,其他人问他想做什么,他表示自己想要分户(把自己的家户从部落中分离出来自立门户),并且要其他人到时候不要太靠近,物然会把他们杀了。后来,朱久一在建立部落时,铺了一条通往水源地的路、又做了一个小型水坝和储水的大水桶、然后找来巨大的木材和石头盖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