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川鲽

✍ dations ◷ 2025-07-22 08:59:31 #欧洲川鲽

欧洲川鲽(学名:)是分布于欧洲近海的一种比目鱼,生活于泥泞的浅海和河口湾。其自然分布范围北至白海,南至地中海和黑海,并通过压舱水被意外引入加拿大和美国水域,可食用。

欧洲川鲽为椭圆形,双眼挤在右侧,成年体长一般为25-30厘米,最长可达60厘米。身体上半部一般为暗棕色,分布有红褐色斑点,腹部为白色。这种鱼可将其背部颜色调整为与所处环境相似以使伪装效果更好。该鱼以无脊椎动物为食,主要是甲壳类动物、蠕虫和软体动物。

欧洲川鲽的属名是古希腊语Πλατύ(扁的)和ιχθύς(鱼)组合而成的拼接词。

欧洲川鲽身体为椭圆形,体宽约为身长一半。目前最长的个体体长60厘米,最重纪录则是2.93千克,但一般个体则最多长到50厘米。

欧洲川鲽背腹扁平,常倚靠于身体一侧。在大部分幼鱼成长的过程中,其左眼会逐渐移动至其右侧,但也有百分之30的个体是右眼移动至左部。无论如何,其总是以眼睛所在的一侧朝上。这一侧呈橄榄绿色、淡棕色或浅黄褐色,夹杂有深褐色斑块和红色不规则斑点。而其身体朝下的一侧则一般为纯白色,其在欧洲的俗名“白牙鲆”便得名于这一特征。该鱼嘴小,吻部非常尖。其侧线几乎纵贯其腹部,仅在其胸鳍处有所弯曲。欧洲川鲽的背鳍自鱼头末端一直延伸至尾柄旁,无棘刺但有53-62根软条;臀鳍同样无棘刺,有37-46根软条;尾鳍为方形,长度约为尾柄的二倍。欧洲川鲽鳞片粗糙,侧线上有较大的鳞片,背鳍和胸鳍根部有小疣。

欧洲川鲽自然分布于大西洋东岸和北冰洋部分水域,以及地中海、黑海、巴伦支海、波罗的海、白海等陆缘海,后随压舱水扩散至至伊朗、美国和加拿大的水域,但目前尚未证据认为欧洲川鲽可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欧洲川鲽生活于自潮下带至200米水深的沙质、泥质或卵石质海床等利于其伪装的环境中,亦会生活于河口湾等盐度较低的水域。在不列颠群岛,部分欧洲川鲽会在非繁殖季生活于淡水中,至繁殖季方洄游入海。有资料显示欧洲川鲽曾出现在离海数十公里的蒙哥马利郡、格温内斯和加斯唐的河流中。

欧洲川鲽为底栖鱼类,主要猎物为双壳纲贝类,也会捕食其他底栖生物,例如多毛纲的蠕虫、小型鱼类、虾和螺类。

欧洲川鲽有洄游习性。它们每年秋季会自淡水入海,一般会在初霜时抵达河口湾。欧洲川鲽会在晚秋时继续向更深的水域洄游越冬,并在春季时前往浅水繁殖。欧洲川鲽在洄游途中不吃不喝,每日前进5-7公里。

不同纬度的欧洲川鲽繁殖季差别极大。低纬度海域的繁殖季可早至1月,而高纬度海域则可迟到7月才开始。欧洲川鲽的雌鱼会产下多达一百万枚卵子。这些卵子的密度均小于水,因此会浮上海面并在此过程中由同样轻于水的精子受精。受精卵一般在6-11天后孵化,具体孵化时间则取决于水温高低。刚孵化的鱼苗为随波逐流的浮游生物。开罗美国大学的研究员发现该鱼的鱼苗会在涨潮时聚集于海水中层,而在退潮时则聚集于底层。其推测欧洲川鲽可能会利用潮汐进入淡水河流。欧洲川鲽会的幼鱼多生活于河流下游和河口湾等盐度较低的浅水区,且性成熟时间较早:雄鱼平均在11.5厘米时就已性成熟;雌鱼的这一数据则是17厘米 。

欧洲川鲽常和欧洲鲽杂交,这一现象在波罗的海西部尤其常见。2018年,赫尔辛基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波罗的海种一些在浅水区繁殖的欧洲川鲽实际上系另一物种。他们将其命名为“波罗的川鲽(芬兰语:Itämerenkampela)”,学名。有研究指出在过去5000年间由于温度、盐度和人类捕捞等影响,欧洲川鲽在和波罗的川鲽的竞争中逐渐落入下风。

欧洲川鲽在欧洲各地是一种颇受欢迎的游钓鱼,在爱尔兰尤甚。专门捕捞欧洲川鲽的钓客常用灯光吸引夜行的欧洲川鲽上钩。该鱼可作食用鱼,但其肉质不如鳎和欧洲鲽,因此在欧洲许多垂钓者往往会放生上钩的欧洲川鲽,但美国美食家约翰·希尔兹(英语:John Shields (chef))却称赞欧洲川鲽“口感柔和,肉质上佳”。目前欧洲川鲽最主要的产地为波罗的海以及丹麦和荷兰周边水域。2010年,欧洲川鲽全球捕捞量为19000吨。其主要烹饪手法有烤、炸、煎、煮、烟熏等。

由于欧洲川鲽常生活在河口湾这一污染重灾区,其易受水中各类化学污染物的影响。许多污染严重水域的欧洲川鲽血液中有卵黄生成素等化学物质存在,并因此导致血液中的雌激素超标。虽然其受环境雌激素影响较低,但还是不断有发现双性个体的报告。

总体来看,欧洲川鲽种群数量庞大、稳定,在可预见的未来无灭绝之虞,故IUCN将其评为“无危”(IUCN),唯有地中海种群因其在1980年代数量锐减而被评为“近危”(NT)。然而,由于在与欧洲鲽和波罗的川鲽的竞争中落入下风,欧洲川鲽在芬兰湾水域已几乎灭绝。


相关

  • 吉威蒂诺圭·佩修吉威蒂诺圭·帕卡娃库克·佩修(英语:Keewaydinoquay Pakawakuk Peschel,1919年-1999年7月21日),学者、民族植物学家、草药医师、女巫医、教师与作家。阿尼士纳阿比族鹤氏族的长老
  • 源氏物语《源氏物语》(日语:源氏物語/げんじものがたり Genji Monogatari),是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长篇小说,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代表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成书在长保三年至宽弘五年
  • 烟灰缸(或否认客观实在的那一个人)《烟灰缸(或否认客观实在的那一个人)》(英语:)是由埃洛·莫里斯撰写,批判哲学家汤玛斯·孔恩的书。在书中,莫里斯将孔恩称为相对主义和理想主义哲学家,将他对孔恩的观点与他自己借由
  • 四氯化钛四氯化钛,或氯化钛(IV),是化学式为 TiCl4 的无机化合物。四氯化钛是生产金属钛及其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室温下,四氯化钛为无色液体,并在空气中发烟,生成二氧化钛固体和盐酸液滴的
  • 少女塔 (伊斯坦布尔)少女塔 (土耳其语:Kız Kulesi)又名勒安得耳塔,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博斯普鲁斯海峡南口处的一座古塔,距离亚洲一侧的于斯屈达尔海岸200米。少女塔由拜占庭帝国皇帝阿历克塞一世
  • 马约拉纳方程 马约拉纳方程(意大利语:)是相对论性的波动方程。它与狄拉克方程相似,然而式子中包含了粒子的共轭。此方程由意大利物理学家埃托雷·马约拉纳(Ettore Majorana)提出。马约拉纳
  • 绍兴城墙绍兴城墙,位于中国浙江省绍兴市市区。1938年城墙拆除,后改为环城马路。现有重建的都泗门、迎恩门。越王勾践时,绍兴即有筑城。隋开皇年间,越国公杨素修罗城。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
  • 鸦片战争 (电影)《鸦片战争》()是一部讲述第一次鸦片战争的中国电影。由谢晋执导,于1997年上映。本电影讲述了清帝国道光年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始末。艺术化再现了林则徐禁烟、虎门销烟、英方宣
  • 外贝伦巴特科格尔山坐标:46°47′47″N 10°41′57″E / 46.796312°N 10.699297°E / 46.796312; 10.699297外贝伦巴特科格尔山(意大利语:Cima Barba d'Orsa di Fuori,德语:Äußerer Bärenbartko
  • 帕尔加帕尔加(希腊语:Πάργα;)为位在希腊西北部伊庇鲁斯大区普雷韦扎州的市镇和自治市,其市政机关设于卡纳拉基村。帕尔加位于爱奥尼亚海沿岸的普雷韦扎和伊古迈尼察两城之间,是一座以当地自然风光而闻名的度假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