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 (电影)

✍ dations ◷ 2025-04-26 01:17:21 #2006年电影,英语电影,2000年代剧情片,英国剧情片,伦敦背景电影,1990年代背景电影,奥斯卡最佳女主角获奖电影,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苏格兰背景电影,

《女王》(英语:)是一部由斯蒂芬·弗里尔斯于2006年执导的电影,讲述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海伦·米伦饰演)在威尔士王妃戴安娜车祸逝世之后,与首相托尼·布莱尔(麦克尔·辛饰演)一段在幕后紧密合作的关系。当中,影片特别刻划女王和首相两人在处理戴妃之死一事上,为了同时保持王室的低调与满足公众热切的关注,而要面对进退失据的窘局。此外,电影女主角海伦·米伦凭此在2007年夺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故事发生在英国1997年大选前夕,托尼·布莱尔在大选胜出,成为18年以来首位工党首相。女王随后在画家为她绘官方人像画的时候,就向画家表达自己没有选举权而感到遗憾。而片中的女王也对托尼·布莱尔有点提防,这是因为托尼·布莱尔在选后提出要国家“现代化”,但托尼·布莱尔亦同时保证尊重王室的独立地位。稍后,托尼·布莱尔首次前往白金汉宫和女王进行每周汇报,席间女王又指令他组织新一届政府。

数个月后,威尔士王妃戴安娜与男友多迪·法耶兹在巴黎遇上车祸丧生,全英国即时一片愁云惨雾,成千上万的民众前往白金汉宫,在宫殿外的栏栅前放下鲜花致哀。而托尼·布莱尔亦发表了一篇由副手阿拉斯泰尔·坎贝尔所写的演辞,内容形容戴安娜是“人民王妃”,此话一出,遂为坊间所广泛采用。

死讯传出的时候,王室家庭正在女王位于苏格兰阿伯丁郡的宅第巴尔莫勒尔堡渡假。当听到他们一向钟爱有加的戴安娜香消玉殒,家庭中年长的成员无不感到心情复杂。电影中的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认为,由于戴安娜在去年与她的儿子查尔斯王子离婚,所以并不算是王室家庭中的成员,为此,她向托尼·布莱尔坚持,葬礼应该以“私人性质”交给戴安娜的后人办理。经过一番的犹豫,女王又答允了儿子的请求,让他乘搭女王飞行队的飞机前往巴黎办理后事,并把王妃的遗体运回英国。而查尔斯则保证戴安娜的灵柩一定会盖上王室旗帜,而非一件“没有装饰的木盒”。

在伦敦,群众的鲜花排山倒海般挤满了皇宫的栏栅外面,使得卫兵平日的换班仪式也要移到别处举行。与此同时,英国的小报开始因为王室迟迟没有向公众发表任何吊唁,而不耐烦起来。至于查尔斯王子在戴安娜的遗体运返英国后,与托尼·布莱尔进行了简短的谈话,期间查尔斯同意托尼·布莱尔的看法,认为王室有必要更主动向公众表达哀思。到个这时候,托尼·布莱尔的支持度已因为事件不断急升,这很大程度是因为他的幕僚,包括他的太太切丽·布思给予不少有用的建议所造成的,但这批幕僚大多倾向共和,更认为君主制已过时落伍。

然而,托尼·布莱尔并不热情于共和,相反,他却设法向王室家庭施以援手,以免他日王室泥足深陷而无可求药。尽管他与王室的意见不尽相同,但他仍然对王室表示尊重,又对妻子对王室的态度加以叱责。(在稍后,托尼·布莱尔又表露自己是传统主义者,支持王室,并对工党党内对王室的鄙视方针加以愤斥)。经过数天以后,面临着与日俱增的沉重压力,托尼·布莱尔向身在巴尔莫勒尔堡的女王提出几道紧急措施,以期及时挽回民众对王室的信心。这些措施包括,女王应出席戴安娜在西敏寺的公开丧礼、在白金汉宫以英国国旗下半旗致哀(近400年以来首次)、以及亲自在皇宫发表电视演说,向全国臣民讲述对戴妃之死的感受。

托尼·布莱尔的建议使皇夫菲利普亲王和王太后伊丽莎白皆感到相当愤怒。他们认为,采取这些措施,将等同向那些疯狂的传媒毫无尊严的投降,到时王室必处于更严峻的困境。女王明白到他们的理据,但同时也有所保留。当她稍后和母后谈话的时候,女王打趣地说社会的某些价值观已经改变,统治者若果不能再理解人民就应该让位,而王太后则叫女王不要忘记她当初成为公主时所下的誓言(i.e.无论长或短,我要献出一生……为您们服务)。

最后英女王返回到伦敦,除了视察宫殿外堆积如山的鲜花外,又发表电视演说,讲述戴妃的生活与工作。两个月以后,托尼·布莱尔前往皇宫作一次每周汇报,这时女王的支持度已经回复正常,但她相信自己将永远无法从“那星期”回复过来。此外,女王又向托尼·布莱尔提醒到,支持他的民众终有一日也会反过来反对他。开了一番玩笑后,两人就走到了御花园,融洽地讨论起施政国计来。

本片剧本由彼得·摩根(Peter Morgan)所写,百代电影公司制作。电影中饰演托尼·布莱尔的麦克尔·辛(Michael Sheen)曾在2003年的电视剧《The Deal》饰演同一角色,而该剧和本片都同样由斯蒂芬·弗里尔斯(Stephen Frears)担任导演。

本片分别在英格兰的伦敦、白金汉郡的霍尔顿府(Halton House)和苏格兰高地取景拍摄。

女主角海伦·米伦表示,由于自己的咀和女王同样是微微下弯,所以只要戴上假发和眼镜便已经貌似女王。此外,她又在拍摄时观看不少关于英女王的电影和纪录片,并时常以女王的照片傍身,以使自己能够模仿女王。说话方面,美兰又接受了大量的说话训练,以便在电视讲话中一幕完全捕捉女王的神髓。据编剧摩根所说,制作到尾声的时候,一向习惯轻松倦怠的制作人员,见到美兰却恍如女王驾到,无不腰背挺直,双手放后,恭候她的到临。

本片编剧摩根的资料来源,主要是透过与接近首相和王室的人士所进行的大量访问而来。而这些访问的资料大多是互相支持的,好让摩根有足够的资料想像剧情。

剧中的不少角色都被认为能够反映出真人的性格。以切丽·布思为例,她对王室的敌视态度早为传媒广泛报导,例如《每日邮报》就曾经报导她拒绝行屈膝礼。而据摩根所说,菲利普亲皇爱以“卷心菜”(cabbage)作为对妻子的匿称。

本片对托尼·布莱尔也作了细致的刻划,例如在托尼·布莱尔私人办公室内放了一部的电吉他,以说明托尼·布莱尔在大学时代曾经参加乐队。至于有一幕托尼·布莱尔在唐宁街10号穿着纽卡素足球会的毛衣吃早餐,则反映他是纽卡素的支持者。

相关

  • Barbier反应巴比耶反应(Barbier reaction)是一个有机反应。它是指在羰基化合物等亲电试剂的催化下,卤代烃和铝、锌、铟、锡等金属或者其盐类等作用生成有机金属试剂,并与反应体系中的羰基化
  • V06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V06(一般营养药)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
  • 阿兰·霍奇金艾伦·劳埃德·霍奇金爵士,OM,KBE,FRS(英语:Sir Alan Lloyd Hodgkin,1914年2月5日-1998年12月20日),英国生理学家与生物物理学家,与安德鲁·赫胥黎(Andrew Fielding Huxley)因为共同研究
  • 乙烯基乙醚乙烯基乙醚,分子式C4H8O。无色、具醚气味的易燃液体。化学性质活泼,液相和气相时易聚合,工业品中常加有阻聚剂以防止聚合。微溶于水。对中枢神经有麻痹作用。由乙炔与乙醇在氢
  • 朗德罗克朗德罗克(Round Rock)也称为圆石城,是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座城市。位于德克萨斯州威廉森县,一小部分位于特拉维斯县,临近德克萨斯州的首府奥斯汀。朗德罗克有德克萨斯州体育之都之
  • 负折射负折射(英语:Negative refraction)指的是光束在界面处的折射方向与正常折射方向(正常的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异侧)相反,即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同侧的电动力学现象。用
  • 温莎 (安大略省)name = 'Transport',description = '交通',content = {{ type = 'text', text = ] },{ type = 'item', original = 'articulated bus', rule = 'zh-cn:铰接客车;zh-tw:双节
  • 艾德·伍德 (电影)《艾德·伍德》(英语:)是一部1994年首映的美国喜剧传记电影,由蒂姆·伯顿导演,主角约翰尼·德普饰演艾德·伍德,内容是关于1950年代好莱坞怪导演艾德·伍德渐露头角时期的生活以及
  • 马格努斯·赫希菲尔德马格努斯·赫希菲尔德(Magnus Hirschfeld,1868年5月14日-1935年5月14日),德国犹太裔人。出生于Kolberg(现在位于波兰),是内科医生和性学家,曾经公开承认自己是同性恋者。他认为同性恋
  • 萍踪侠影萍踪侠影是改编自梁羽生所著的武侠小说《萍踪侠影录》的古装武侠剧,片长35集,于2003年摄制完成,由李天泽、李辉、黄永辉编剧,何群执导。故事背影以明初为背景,讲述原诚王张士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