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 (电影)

✍ dations ◷ 2025-10-24 18:42:05 #2006年电影,英语电影,2000年代剧情片,英国剧情片,伦敦背景电影,1990年代背景电影,奥斯卡最佳女主角获奖电影,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苏格兰背景电影,

《女王》(英语:)是一部由斯蒂芬·弗里尔斯于2006年执导的电影,讲述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海伦·米伦饰演)在威尔士王妃戴安娜车祸逝世之后,与首相托尼·布莱尔(麦克尔·辛饰演)一段在幕后紧密合作的关系。当中,影片特别刻划女王和首相两人在处理戴妃之死一事上,为了同时保持王室的低调与满足公众热切的关注,而要面对进退失据的窘局。此外,电影女主角海伦·米伦凭此在2007年夺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故事发生在英国1997年大选前夕,托尼·布莱尔在大选胜出,成为18年以来首位工党首相。女王随后在画家为她绘官方人像画的时候,就向画家表达自己没有选举权而感到遗憾。而片中的女王也对托尼·布莱尔有点提防,这是因为托尼·布莱尔在选后提出要国家“现代化”,但托尼·布莱尔亦同时保证尊重王室的独立地位。稍后,托尼·布莱尔首次前往白金汉宫和女王进行每周汇报,席间女王又指令他组织新一届政府。

数个月后,威尔士王妃戴安娜与男友多迪·法耶兹在巴黎遇上车祸丧生,全英国即时一片愁云惨雾,成千上万的民众前往白金汉宫,在宫殿外的栏栅前放下鲜花致哀。而托尼·布莱尔亦发表了一篇由副手阿拉斯泰尔·坎贝尔所写的演辞,内容形容戴安娜是“人民王妃”,此话一出,遂为坊间所广泛采用。

死讯传出的时候,王室家庭正在女王位于苏格兰阿伯丁郡的宅第巴尔莫勒尔堡渡假。当听到他们一向钟爱有加的戴安娜香消玉殒,家庭中年长的成员无不感到心情复杂。电影中的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认为,由于戴安娜在去年与她的儿子查尔斯王子离婚,所以并不算是王室家庭中的成员,为此,她向托尼·布莱尔坚持,葬礼应该以“私人性质”交给戴安娜的后人办理。经过一番的犹豫,女王又答允了儿子的请求,让他乘搭女王飞行队的飞机前往巴黎办理后事,并把王妃的遗体运回英国。而查尔斯则保证戴安娜的灵柩一定会盖上王室旗帜,而非一件“没有装饰的木盒”。

在伦敦,群众的鲜花排山倒海般挤满了皇宫的栏栅外面,使得卫兵平日的换班仪式也要移到别处举行。与此同时,英国的小报开始因为王室迟迟没有向公众发表任何吊唁,而不耐烦起来。至于查尔斯王子在戴安娜的遗体运返英国后,与托尼·布莱尔进行了简短的谈话,期间查尔斯同意托尼·布莱尔的看法,认为王室有必要更主动向公众表达哀思。到个这时候,托尼·布莱尔的支持度已因为事件不断急升,这很大程度是因为他的幕僚,包括他的太太切丽·布思给予不少有用的建议所造成的,但这批幕僚大多倾向共和,更认为君主制已过时落伍。

然而,托尼·布莱尔并不热情于共和,相反,他却设法向王室家庭施以援手,以免他日王室泥足深陷而无可求药。尽管他与王室的意见不尽相同,但他仍然对王室表示尊重,又对妻子对王室的态度加以叱责。(在稍后,托尼·布莱尔又表露自己是传统主义者,支持王室,并对工党党内对王室的鄙视方针加以愤斥)。经过数天以后,面临着与日俱增的沉重压力,托尼·布莱尔向身在巴尔莫勒尔堡的女王提出几道紧急措施,以期及时挽回民众对王室的信心。这些措施包括,女王应出席戴安娜在西敏寺的公开丧礼、在白金汉宫以英国国旗下半旗致哀(近400年以来首次)、以及亲自在皇宫发表电视演说,向全国臣民讲述对戴妃之死的感受。

托尼·布莱尔的建议使皇夫菲利普亲王和王太后伊丽莎白皆感到相当愤怒。他们认为,采取这些措施,将等同向那些疯狂的传媒毫无尊严的投降,到时王室必处于更严峻的困境。女王明白到他们的理据,但同时也有所保留。当她稍后和母后谈话的时候,女王打趣地说社会的某些价值观已经改变,统治者若果不能再理解人民就应该让位,而王太后则叫女王不要忘记她当初成为公主时所下的誓言(i.e.无论长或短,我要献出一生……为您们服务)。

最后英女王返回到伦敦,除了视察宫殿外堆积如山的鲜花外,又发表电视演说,讲述戴妃的生活与工作。两个月以后,托尼·布莱尔前往皇宫作一次每周汇报,这时女王的支持度已经回复正常,但她相信自己将永远无法从“那星期”回复过来。此外,女王又向托尼·布莱尔提醒到,支持他的民众终有一日也会反过来反对他。开了一番玩笑后,两人就走到了御花园,融洽地讨论起施政国计来。

本片剧本由彼得·摩根(Peter Morgan)所写,百代电影公司制作。电影中饰演托尼·布莱尔的麦克尔·辛(Michael Sheen)曾在2003年的电视剧《The Deal》饰演同一角色,而该剧和本片都同样由斯蒂芬·弗里尔斯(Stephen Frears)担任导演。

本片分别在英格兰的伦敦、白金汉郡的霍尔顿府(Halton House)和苏格兰高地取景拍摄。

女主角海伦·米伦表示,由于自己的咀和女王同样是微微下弯,所以只要戴上假发和眼镜便已经貌似女王。此外,她又在拍摄时观看不少关于英女王的电影和纪录片,并时常以女王的照片傍身,以使自己能够模仿女王。说话方面,美兰又接受了大量的说话训练,以便在电视讲话中一幕完全捕捉女王的神髓。据编剧摩根所说,制作到尾声的时候,一向习惯轻松倦怠的制作人员,见到美兰却恍如女王驾到,无不腰背挺直,双手放后,恭候她的到临。

本片编剧摩根的资料来源,主要是透过与接近首相和王室的人士所进行的大量访问而来。而这些访问的资料大多是互相支持的,好让摩根有足够的资料想像剧情。

剧中的不少角色都被认为能够反映出真人的性格。以切丽·布思为例,她对王室的敌视态度早为传媒广泛报导,例如《每日邮报》就曾经报导她拒绝行屈膝礼。而据摩根所说,菲利普亲皇爱以“卷心菜”(cabbage)作为对妻子的匿称。

本片对托尼·布莱尔也作了细致的刻划,例如在托尼·布莱尔私人办公室内放了一部的电吉他,以说明托尼·布莱尔在大学时代曾经参加乐队。至于有一幕托尼·布莱尔在唐宁街10号穿着纽卡素足球会的毛衣吃早餐,则反映他是纽卡素的支持者。

相关

  • i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加州大学出版社(英语: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UC Press),是属于美国加州大学的学术出版社。它成立于1893年,为1868年成立的加州大学的教授出版著作和论文。其总部位于加州
  • 美洲蜚蠊美洲家蠊(学名:Periplaneta americana),又称美洲大蠊,俗称美洲蟑螂,为族群庞大的有翅蟑螂。在美国和热带地区,美洲蟑螂是普遍常见的生物,甚至在全球各地也能发现它的踪影,人类把这情
  • 飓风卡特里娜除特别注明外,此条目或章节的时间均以北美东部时区(UTC-4)为准。飓风卡特里娜(英语:Hurricane Katrina)是2005年8月出现的一个五级飓风,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造成了严重破坏
  • 灭火剂灭火器,是一种可携式灭火工具。灭火器内藏化学物品,用以救灭火警。灭火器是常见的防火设施之一,存放在公众场所或可能发生火警的地方。因为其设计简单可携,一般人亦能使用来扑灭
  • 1150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泰德·克鲁斯拉斐尔·爱德华·“特德”·克鲁兹(英语:Rafael Edward "Ted" Cruz,1970年12月22日-),美国重量级政治人物,生于加拿大,毕业于哈佛法学院,现任得州联邦参议员、科学与太空委员会主席,曾
  • 大卫·阿滕伯勒大卫·弗雷德里克·阿滕伯勒爵士OM CH CVO CBE FRS FZS FSA(英语:Society of Antiquaries of London)(英语:Sir David Frederick Attenborough,/ˈætənbərə/,1926年5月8日-),生于
  • 中天 (天文学)中天是天文学上当行星、恒星或星座等天体,在周日运动的过程中所经过的一个点,在观察上是该天体正经过当地子午圈的时刻。换言之,是该天体在最高点的位置,也是该天体最接近天顶的
  • 网盘网盘,又称网络硬盘、网络磁盘、网络空间、云端硬盘等,是提供文件托管和文件上下载服务的网站(英语:File hosting service),它们大部分是类似FTP的网络服务,加入简易的上下载功能,旨
  • 异戊醇异戊醇(英语:isoamyl alcohol)是一种清澈无色的液体,分子式为(CH3)2CHCH2CH2OH。它是八种戊醇的醇类同分异构物中的一种。它是生产香蕉油的主要成分,香蕉油是一种自然界中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