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

✍ dations ◷ 2025-11-13 11:37:02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

1654年至1667年间的俄波战争(俄语:Русско-польская война (1654—1667)、波兰语:Wojna polsko-rosyjska (1654–1667)))亦称为十三年战争或第一次北方战争,这时沙皇俄国与波兰立陶宛联邦之间爆发的最后一场大规模冲突。1655年至1660年间,第二次北方战争也在波兰立陶宛联邦爆发,因此这几场战争在波兰并称为洪水之战。这场战争以俄罗斯的重大领土扩张结束,标志着俄国崛起的开始。

乌克兰哥萨克反抗波兰立陶宛联邦的赫梅利尼茨基起义是这起冲突的导火索。哥萨克人领导人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主要从阿列克谢一世获得外国支持,并答应给他的盟友报酬。但因1651年的土地会议在将哥萨克放入莫斯科的势力范围,及在反抗波兰的战争中加入哥萨克一方的问题上还犹豫不决,直到1653年新的人民会议最终批准将乌克兰并入沙皇俄国,沙皇才加入战争。在哥萨克于佩列亚斯拉夫会议签认协议后,俄波战争就变得不可避免了。

1654年7月,兵力达41000人的俄军(表面上由沙皇统帅,但实际上由亲王亚科夫·切尔卡斯基、亲王尼基塔·奥多埃夫斯基和亲王安德烈·霍万斯基指挥)占领了边境要塞别雷和多罗戈布日,并开始围攻斯摩棱斯克。

因为立陶宛大指挥官亚努什·拉齐维乌带着1000兵马抵达较奥尔沙偏西处,俄罗斯在斯摩棱斯克情况危急。切尔卡斯基在什科洛夫击败拉齐维乌。在3个月的围攻之后,斯摩棱斯克这一先前的俄波冲突中的主要目标在9月落入俄军手中。

同时,亲王亚列克谢·特鲁贝茨科伊率领俄军南翼从布良斯克到达乌克兰。俄军很快占领了第聂伯河和别列津纳河之间的领土,其中特鲁贝茨科伊占领了姆斯季斯拉夫尔和罗斯拉夫尔,而他的乌克兰盟友占领了霍梅尔。而费奥多尔·舍列梅捷夫指挥北翼军从普斯科夫出征,占领了立陶宛城市内维尔(7月1日)、波洛茨克(7月17日)和维捷布斯克(11月17日)。

因此波属利沃尼亚布满了沙皇的部队,并在卢扎和雷泽克内稳固地扎下根来。与此同时,赫梅利尼茨基与莫斯科贵族布图尔林联军攻打沃利尼亚。尽管指挥官间内讧颇多,他们还是在年末攻占了奥斯特罗格和罗夫诺。

1655年冬春两季,亲王拉齐维乌在白俄罗斯发起反攻,重夺奥尔沙,并围攻莫吉尔约夫。此次围攻持续了3个月,但战果未卜。1月,舍列梅捷夫和赫梅利尼茨基在阿赫马托夫牵着波军鼻子走,这时另一支波军(与鞑靼人联盟)在拉什科夫击溃了俄乌分遣队。

这些不利情况让沙皇担心受怕,他从莫斯科迅速赶来,在他的催促下,指挥官开始发动一波大规模进攻。立陶宛军队很少发动有效的反抗,并在7月3日放弃了明斯克,将这座城市留给了哥萨克和切尔卡斯基部。立陶宛大公国首都维尔纽斯在7月31日被俄军攻破。接着在8月,考纳斯和赫罗德诺也被占领。

另一方面,亲王沃尔孔斯基从基辅出发,沿着第聂伯河和普里皮亚季河的上游游去,牵制立陶宛,并在途中占领平斯克。特鲁贝茨科伊部攻占斯洛尼姆和克莱茨克,这时舍列梅捷夫在6月17日略微希望向前攻占韦利日。一支立陶宛卫戍部队依然在斯塔雷-比霍夫顽抗,这时赫梅利尼茨基和布图尔林已经活跃于加利西亚。他们在9月发起对利沃夫的进攻,并在萨皮耶哈于布列斯特附近战败后进入卢布林。

俄罗斯对联邦的入侵也使得瑞典国王卡尔十世在1655年入侵波兰。

阿法纳西·奥尔丁-纳什乔金在11月2日与波兰人谈判停战。随后,在第二次北方战争中的1656年至1658年间的俄瑞战争中,俄军开始向瑞属利沃尼亚进发,并围攻里加。

虽然警惕于波兰的鬼鬼祟祟,赫梅利尼茨基还是不反对这份临时休战协议,支持沙皇。

1657年,赫梅利尼茨基去世,他的继位者是伊凡·维霍夫斯基。维霍夫斯基与波兰人结盟,波兰人随后击败并击退了瑞典人与他们的入侵。在这种情况下,沙皇与瑞典签署了对他有利的瓦列尔萨里条约,这份条约允许他重新与波兰人交战,1658年10月,沙皇重新与波兰人交战。在两年的和平状态下,白俄罗斯贵族(与众多哥萨克领导人)开始改变阵营,在白俄罗斯帮助波兰人发起对俄罗斯的冬季攻势。

在北方,萨皮耶哈封锁维尔纽斯的尝试被亲王尤里·多尔戈鲁科夫击退(10月1日)。在南方,乌克兰的维霍夫斯基未能让基辅摆脱舍列梅捷夫的控制,重夺此地。但在1659年7月,维霍夫斯基与他的克里米亚鞑靼人痛击特鲁贝茨科伊的军队,随后围攻科诺托普。

舍列梅捷夫的军队在8月从基辅出发,解除了维霍夫斯基对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征服的威胁。在维霍夫斯基于切黑伦被击败并逃到波兰时,哥萨克罢黜了他,并选举赫梅利尼茨基之子尤里为乌克兰新任酋长。

1660年,形势变得对波兰有利。波兰国王约翰二世在与瑞典签署奥利瓦条约,第二次北方战争结束后,就能将他的所有军队投入到东部边境了。

波军发动了一波较大的攻势,并到1660年年底前将俄军逐出白俄罗斯。萨皮耶哈击败了霍万斯基,舍列梅捷夫被迫在楚德尼夫投降。这时代最卓越的波军将领是斯特凡·恰尔涅茨基:他在波隆卡战役中牵制多尔戈鲁科夫军,并在1661年重夺维尔纽斯。联邦军队一个接着一个地收复立陶宛大公国的其他城镇。形势的逆转迫使沙皇接受卡尔迪斯条约,以避免重新与瑞典作战。

直到1663年年末,波兰国王渡过第聂伯河,侵入左岸乌克兰。在他征途中的大多数城镇在无抵抗的情况下投降,但是他1月对格鲁霍夫的围攻却是惨败,并在诺夫哥罗德-塞维尔斯基进一步遭受挫折。但是,俄军在1664年夏于维捷布斯克的战败是战争中的最后一件知名事件。

停战谈判从1664年一直拖延至1667年1月,这时耶日·塞巴斯蒂安·卢博米尔斯基的起义迫使波兰签署安德鲁索沃协议,在那份协议中波兰将斯摩棱斯克和左岸乌克兰(包括基辅)割让给俄国。

相关

  • 外心在数学中,一个二维平面上的多边形的外接圆是一个使得该多边形的所有顶点都在其上的圆形,这时称这个多边形为圆内接多边形,外接圆的圆心被称为该多边形的外心。一个多边形至多有
  • 科索沃人口贩卖自20世纪末期至今,科索沃人口贩卖为世界上已知的人口贩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根据联合国科索沃临时行政当局特派团(United Nations Mission in Kosovo)的报告,大量的妇女被贩卖到
  • 贝塔峰坐标:75°51′S 160°6′E / 75.850°S 160.100°E / -75.850; 160.100贝塔峰(英语:Beta Peak)是南极洲的山峰,座标,位于维多利亚地的斯科特海岸,属于阿尔伯特亲王山脉的一部分,海拔
  • 阿斯图里亚斯亲王阿方索阿斯图里亚斯亲王阿方索(西班牙语:,1907年5月10日-1938年9月6日),出生于马德里。阿斯图里亚斯亲王,科瓦东加伯爵。西班牙前国王阿方索十三世与其妻子巴腾堡郡主维多利亚·尤金妮亚
  • 150号伊利诺伊州州道File:伊利诺伊州 150.svg150号伊利诺伊州州道(英语:Illinois Route 150)是美国伊利诺伊州南部的一条东西方向的州级公路,起自密西西比河上的切斯特大桥,连接密苏里州的51号州道,东行至佩里县连接154号伊利诺伊州州道,全长约24.57英里(39.54千米)。
  • 加斯林糖尿病中心坐标:.mw-parser-output .geo-default,.mw-parser-output .geo-dms,.mw-parser-output .geo-dec{display:inline}.mw-parser-output .geo-nondefault,.mw-parser-output .geo-multi-punct{display:none}.mw-parser-output .longitude,.mw-parser-output .latitude{white-space:n
  • 贝洛奥里藏特贝洛奥里藏特(葡萄牙语:Belo Horizonte),也称作美景市、比路贺利桑特,位于巴西东南部,是巴西第四大城市,人口约210万,面积334平方公里,米纳斯吉拉斯州政府所在地,是该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该市的冶金、宝石加工、汽车制造、纺织、食品等工业较为发达。原为库拉尔德雷农庄。巴西第一个规划建设的城市,1893年按20万人口的规模开始建设,1897年落成,原名西达德德米纳斯(“矿山城”的意思),取代东南山区的欧鲁普雷图成为州首府,并成为周围地区农牧产品集散地和矿业中心。二战后,随着铁路和公路的兴
  • 前84年
  • 弗朗茨·富克斯贝格尔弗朗茨·富克斯贝格尔(德语:Franz Fuchsberger,1910年9月28日-1992年),奥地利男子足球运动员,司职前锋。他曾代表奥地利国奥队参加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足球比赛,获得一枚银牌。
  • 神圣简约主义神圣简约主义是20世纪下半叶古典音乐的一个流派,但这个流派并非刻意形成的。神圣简约主义音乐类似简约主义音乐,且常常被归为简约主义音乐。但其作品常有明显的宗教性。代表作曲家有阿沃·帕特,索菲娅·古拜杜丽娜,亨里克·戈雷茨基,约翰·塔文纳,彼得里斯·瓦斯克斯等。有些人也认为年代早于简约主义的阿兰·霍夫哈奈斯是最早的神圣简约主义者。这些作曲家多来自东欧,或者有不同程度的东欧背景,例如塔文纳是信奉东正教的英国作曲家。被归为神圣简约主义者的作曲家很多不愿意接受这一称呼,但是随着他们的唱片销量在同时期的作曲家中脱颖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