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

✍ dations ◷ 2025-09-08 22:33:41 #1873年出生,1943年逝世,俄罗斯作曲家,美国作曲家,指挥家,俄罗斯钢琴家,美国钢琴家,俄罗斯裔美国人,浪漫主义作曲家,20世纪作曲家,归化美国公民的苏联人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俄语:Серге́й Васи́льевич Рахма́нинов,英语:Sergei Vasilievich Rachmaninoff,1873年4月1日-1943年3月28日)是一位出生于俄国的作曲家、指挥家及钢琴演奏家,1943年临终前入美国籍。拉氏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之一。他的作品甚富俄国色彩,充满激情、旋律优美,其钢琴作品更是以难度见称。

1873年4月1日,拉赫玛尼诺夫诞生于俄国的大诺夫哥罗德附近的谢苗诺沃(Семёново),出身于地主家庭,家境富裕,父母皆为业余钢琴演奏家,母亲是他的第一位钢琴教师。拉赫玛尼诺夫从四岁开始习琴,然而最初并无突出的表现。

由于家道中落,拉赫玛尼诺夫一家迁往圣彼得堡。1882年,拉赫玛尼诺夫入读当地的圣彼得堡音乐学院,1885年经介绍往莫斯科拜师尼古拉·兹韦列夫门下接受严格的钢琴训练。

艰苦的训练,令拉赫玛尼诺夫不久便展露出他的天分:他编写的歌剧《Aleko》获奖;19岁时,编写了著名的《升c小调钢琴前奏曲》,成为他于乐坛上的代表作;同年更完成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1892年,拉赫玛尼诺夫于莫斯科音乐学院第一荣誉毕业,并开始他的作曲生涯。

1897年,拉赫玛尼诺夫《第一交响乐》的首演招来劣评如潮,令他受到很大打击,他亦因而无法集中精神作曲。后来经了解,由于当天的指挥亚历山大·康斯坦丁诺维奇·格拉祖诺夫并无充份练习,再加上指挥于演奏时醉酒,以致整个首演表现得一塌糊涂。但拉赫玛尼诺夫并未因而振作起来,往后的数年更因此停产,直至得到心理治疗师尼可莱·达尔的医治,才重拾自信。1900年,拉赫玛尼诺夫完成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并以此献给尼可莱·达尔,他更亲自于首演中担任钢琴独奏。该次演出为大众所接纳,令《第二钢琴协奏曲》成为大众喜爱的作品。

拉赫玛尼诺夫除作曲外,亦是一位杰出的指挥家,他于1904年担任莫斯科大剧院的指挥。在俄国,他被誉为最杰出的歌剧指挥。1906年,由于俄国政治上的动荡(见“1905年俄国革命”),拉赫玛尼诺夫举家离开俄国暂居意大利,后来再迁往德国德累斯顿,期间他编写著名的《第二交响乐》,并于欧洲多国巡回指挥。

1909年,拉赫玛尼诺夫第一次往美国表演,他为表演更编写了被誉为最困难的《第三钢琴协奏曲》,令他在美国大受欢迎。回到俄国后,拉赫玛尼诺夫担任莫斯科爱乐交响乐团的指挥,成为当地乐界举足轻重的人物。

1914年,俄国政治十分动荡,不少剧院为免受暴民破坏而关闭,最初拉赫玛尼诺夫并无离开祖国之意,但由于他出身富裕家庭,又曾是地主,拉赫玛尼诺夫开始意识到周围的危险。1915年初,以两周的时间完成十五首东正教《彻夜祷》的圣诗谱曲,并于3月在莫斯科首演,大获成功,被誉为拉赫玛尼诺夫最杰出的作品,甚至整个东正教会无伴奏合唱的巅峰成就。1917年,拉赫玛尼诺夫获邀到瑞典演出,他乘此良机举家离开俄国,最终于1918年移居美国。为谋生计,拉赫玛尼诺夫开始其钢琴演奏生涯,在他人生余下的廿多年里,于美国及欧洲各地演奏,但却再无踏足祖国的机会。

1931年,拉赫玛尼诺夫于瑞士琉森湖边置业,按照旧居模样布置,并编写了以钢琴及交响乐演奏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拉赫玛尼诺夫曾经说过:“我感到我工作时比闲散时更强,所以我祈求上帝让我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天。”七十岁时,拉赫玛尼诺夫仍不停四处演出,直至于1943年2月才因身体不适被逼停止下来,诊断出患了黑色素瘤,返回美国治疗。同年3月,拉赫玛尼诺夫病情恶化,无法进食,到了3月26日更陷入昏迷状态。一群音乐家联名以电报预祝他的七十岁大寿,可惜他却无缘庆祝自己的诞辰,最终于1943年3月28日于加利福尼亚辞世,葬于当地。葬礼上按照遗愿,演出了他的《彻夜祷》,包括他生前最喜爱的第五首:《主啊,让你的仆人安详离去》(俄语:Нынѣ отпущаеши...)。

拉赫玛尼诺夫编写了五首以钢琴及交响乐协奏的作品,分别为四首钢琴协奏曲及《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其中以《第二钢琴协奏曲》及《第三钢琴协奏曲》最著名,《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中一段行板(Var.18)更是脍炙人口之作,被电影《似曾相识》()采纳为背景音乐;而《第二钢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Adagio sostenuto)则被著名歌曲《All by Myself(英语:All by Myself)》所采用。

钢琴独奏方面,最著名的包括有《升c小调前奏曲(英语:Prelude in C-sharp minor (Rachmaninoff))》以及《G小调前奏曲》(作品23,第5号)。然而作曲家曾经表示后悔写作《升c小调前奏曲(英语:Prelude in C-sharp minor (Rachmaninoff))》(因为在当时,人们总是要求作曲家在音乐会上用这首前奏曲作结),而《G小调前奏曲》则具备拉赫玛尼诺夫最典型的俄国风格。

拉赫玛尼诺夫亦曾把多首古典音乐作品改编成钢琴独奏版本,较著名的有巴哈的前奏曲、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大黄蜂的飞行、弗里茨·克莱斯勒的爱之悲及爱之喜等。

拉赫玛尼诺夫曾编写多首交响乐作品。《第一交响曲》对拉赫玛尼诺夫而言是失败之作,他甚至把手稿撕毁,直至他死后,整份乐谱才被发现收藏于列宁格勒音乐学院中,至1948年才于美国作第二次公演以纪念拉赫玛尼诺夫逝世五周年。然而,《E小调第二交响曲》及《A小调第三交响曲》仍是较出名的作品。拉赫玛尼诺夫亦曾编写多首交响诗,如《死亡之岛(英语:Isle of the Dead (Rachmaninoff))》()、《石头(英语:The Rock (Rachmaninoff))》()、《交响舞曲(英语:Symphonic Dances (Rachmaninoff))》()等。

拉赫玛尼诺夫亦有编写三首声乐作品:《彻夜祷》、《圣金口若望事奉圣礼》及声乐交响曲《钟》。《短歌(英语:Vocalise (Rachmaninoff))》()更被改编成不同乐器的独奏曲。

水星上位于27.6° N, 302.4° W的陨石坑以他的名字命名。

相关

  • 副极地气候副极地气候(subpolar climate),又名副极地大陆性气候、亚寒带气候(Subarctic climate)、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或雪林气候、极北气候(boreal climate),是一种主要分布在北纬50ºN至65ºN
  • 波士顿棕熊波士顿棕熊(Boston Bruins)是位于美国波士顿的国家冰球联盟队伍,隶属于东部联盟大西洋分区。波士顿棕熊队成立于1924年,是国家冰球联盟原初六队之一。2016年1月23日,奥瑞金宣布与
  • 强的松龙泼尼松龙(英语:Prednisolone),又译作康速龙锭(英语:Donison),是皮质类固醇药物,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过敏、炎症、自体免疫性疾病及癌症。它可透过口腔、静脉注射作为乳膏和眼药水使用
  • 毛里塔尼亚2019冠状病毒病毛里塔尼亚疫情,介绍在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在毛里塔尼亚发生的情况。2020年3月13日,毛里塔尼亚宣布该国确诊首例新冠肺炎病例,患者乘飞机从欧洲入境。毛里塔
  • 西澳凉流西澳洋流(英语:West Australian Current或Western Australian Current),是位于南冰洋及南印度洋表面的寒流,具季节性,于冬季较弱,夏季较强,而且受当地风势影响。西澳寒流位于澳大利
  • 国家教育研究院国家教育研究院,简称国教院,是中华民国有关教育研究工作的最高专责机构,隶属于教育部,由“国立教育研究院筹备处”(后更名为国家教育研究院筹备处)陆续整并台湾省国民学校教师研习
  • 防火门防烟门,又称防火门,是用来维持走火通道的耐火完整性及提供逃生途径的门。其目的是要确保在一段合理时间内(通常是逃生时间),保护走火通道内正在逃生的人免受火灾的威胁,包括阻隔浓
  • 自宫阉割,又称去势,是指将动物或人类的生殖器切除,或使之无法生育的手段。在人类历史或不同的文化体系里,基于宗教或社会需要都曾出现阉割这种行为,特别在中世纪的欧洲、华夏、印度、
  • 剑潭寺剑潭古寺,又名剑潭寺、观音寺,位于台湾台北市中山区大直北安路,原为主祀观世音菩萨之佛教寺院。1773年,剑潭古寺创建,主祀神观音佛祖,为台北盆地最古老的佛寺之一。台湾日治时期19
  • 羟乙醛羟乙醛(英语:Glycolaldehyde)是化学式为HOCH2-CHO的有机化合物,是最简单的羟基醛。羟乙醛常温常压下为白色固体,化学性质较为活泼,在生物圈和星际分子中都存在。尽管羟乙醛的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