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Card

✍ dations ◷ 2025-04-04 18:11:01 #HyperCard
HyperCard是一套为苹果Mac和Apple IIGS电脑开发的应用程序和编程工具。在万维网出现之前,它是最成功的超媒体系统之一。HyperCard融合了数据库功能和一套图形化、可扩展、可编辑的接口,同时还包括一种名叫HyperTalk的编程语言,用来操控数据和接口。简单的窗体形式接口,数据库功能,容易上手的编程功能——这些特点令HyperCard在各种场合得到了广泛运用。有些用户用HyperCard进行快速应用程序开发,有些用它来构建无需数据库的交互程序、指令系统,或是设计各种展示场景。HyperCard启发了沃德·坎宁安发展出Wiki。HyperCard于1987年发布,售价49.95美元。当年所有新的Mac电脑都会随机附送HyperCard。2004年3月,HyperCard的销售终止,不过在那之前它已经多年未被更新。HyperCard的设计概念源于“一‘叠’虚拟‘卡片’”。卡片中包含数据,每张卡片中有几件交互对象,包括文字框,复选框(checkbox),按钮和其它的常见图形接口元素。用户通过内置的导航系统、强大的搜索功能或是自己写的脚本去翻动一张张卡片,实现对整叠卡片的“浏览”。用户可以新建一叠卡片,也可以向现有的一叠增添新卡片。HyperCard的交互排版引擎可让用户以简单的拖拽操作为卡片添加图形接口元素。此外,HyperCard还包括被称作“背景”(Background)的卡片模板。创建新卡片时可以将这些背景卡片中的对象一次性全部拷贝到新卡片中,如此,便可方便地创建一叠拥有共同版式和功能的卡片。这套排版引擎在概念上与当年多数快速应用程序开发环境(例如Borland Delphi、 Visual Basic以及Visual Studio)中的“form”类似。HyperTalk是HyperCard内置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对象存在于一个消息路径层级当中,可以用户或系统生成的信息(例如定时器)触发。每个对象都会继承它们上面的层级的属性。HyperCard环境决定了HyperTalk对象的类,但用户也可以通过外部模块添加新类。HyperTalk的语法接近自然语言,故容易上手,可读性也较高。HyperTalk的代码被称作“脚本”(scripts),对于编程新手,这个词听上去比较不会让人害怕。HyperCard的创造者是比尔·艾金森(英语:Bill Atkinson)。开发工作始于1985年,最初的名字叫WildCard。1986年,Dan Winkler开始写HyperTalk,同时由于商标注册的冲突,产品的名字改为HyperCard。1987年8月,HyperCard发布。根据当时的约定,艾金森愿意将HyperCard交给苹果发布,条件是所有Mac必须随机附送。苹果把发布HyperCard的时间定在了那一年波士顿的Macworld大会,以获取最高的曝光率。HyperCard一夜爆红。很多从来不觉得自己能学会编程的人开始用它做各种自动化和原型设计工作,这一点连它的创造者都感到惊讶。苹果似乎一直搞不清楚HyperCard的目标市场和目标用户。项目经理发现公司内外都有很多人用它。各种错误报告和功能建议从四面八方涌来,由此可知用户群之广泛。由于HyperCard随Mac附送,公司内部不确定是否应该投入太多资源去改进它。苹果以及HyperCard的主力开发者很清楚,这套软件为用户赋予了非常强大的能力,可能会影响苹果自己的盒装软件的销量。HyperCard推出后被用来进行各种超文本开发或艺术创作。在PowerPoint出现之前,HyperCard经常被用来做讲演时的视觉辅助材料。人们用HyperCard开发过简单的数据库,冒险类游戏,以及教学辅助工具。它也被用来设计软件原型,有时甚至一个软件的1.0版本都是用它做的。在苹果公司内部,QuickTime团队是HyperCard的最主要用户之一。不少商业软件都是用HyperCard写成,最有名的或许是交互游戏神秘岛的第一个版本,Voyager Company的多媒体电子书,以及贝多芬《第九交响乐》、披头士《A Hard Day's Night》的多媒体CD-ROM。透过对罗伯特·卡里奥(协助蒂姆·伯纳斯-李开发第一个网页浏览器)的影响,HyperCard在1990年底影响了万维网的发展。尽管HyperCard堆栈并没有在互联网上运行,到1988年,至少有300个堆栈可以从商用CompuServe网络(尚未连接到官方互联网)上公开下载,系统可以将用户电脑上的电话号码连接在一起并使其能够在没有调制解调器的情况下拨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像万维网一样,它确实形成了一个类似于大脑的基于关系或链接的信息浏览体验,尽管不是透过TCP/IP协议进行远程操作。像万维网一样,它也允许连接许多不同类型的媒体。

相关

  • 白质白质(英语:White matter,拉丁语:substantia alba),又称为髓质(英语:medulla),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三个组成元素之一,与灰质、黑质并列。大脑剖面中的白质组织是由大量的髓磷脂(脂质)组
  • 苏呼米坐标:43°00′05″N 41°01′24″E / 43.0015252°N 41.0234153°E / 43.0015252; 41.0234153苏呼米(阿布哈兹语:Аҟəа,格鲁吉亚语:სოხუმი,明格列尔语:სოხუმი,俄语:С
  • 先验先验(拉丁语:a priori;也译作 先天)在拉丁文中指“来自先前的东西”,或引申为“有经验之前”。近代西方传统中,认为先验指无需经验或先于经验获得的知识。它通常与后验知识相比较,
  • 医药分业医药分家(业)是指开立处方跟调剂药物分离的一种制度。医药分家在西方的起源约可追溯到亚历山大大帝时代。相传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征回程时肠胃不适,其御用医师为其治疗时不慎用药
  • 鲍氏囊鲍氏囊 (Bowman's capsule、capsula glomeruli或capsula glomeruli)是哺乳动物肾脏中的一个"杯状囊"的构造,位于肾元管状的前段。血液流入肾小球时,会在此处进行初步的过滤。滤
  • 海床海床(sea floor,也被称为海底、洋底ocean floor)是指海洋的底部,海洋板块构成的地壳表面,它对陆地形态的演变及地质史有重要影响。在洋中脊上涌的地幔物质形成新的洋底,大约耗用50
  • 互换染色体互换(英语:Chromosomal crossover)也称互换,又译染色体交换。是指两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第一前期进行配对时,部分的DNA发生交换。互换通常是某一染色体的一部分断裂,并接到另
  • 猎户座猎户座计划(Project Orion)是一项旨在直接地以探测器后方一连串的原子弹爆炸来驱动(核脉冲推进)的航天器研究计划。这种飞行器的早期版本被提及到从地面上起飞会带有显著相关的
  • abbr class=abbr title=R26: 吸入剧毒R26/abbr警示性质标准词(英语:Risk Phrases,简写:R-phrases)是于《欧联指导标准67/548/EEC 附录III: 有关危险物品与其储备的特殊风险性质》里定义。该列表被集中并再出版于指导标准2001/
  • 广播电台电台广播(英语:Radio broadcasting),又称无线电广播、声音广播或收音机广播,是以无线电波单向传递声音信息的方式,一般是以高频广播。电台发送广播频率后,听众透过收音机来接收。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