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黏膜下层
✍ dations ◷ 2025-04-02 18:31:37 #黏膜下层
黏膜下层(英文为submucosa或tela submucosa)是一类存在于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系统等处器官管腔中的的较为致密的结缔组织,由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英语:dense irregular connective tissue)层构成,用以支持黏膜层并将其附着于肌层(英语:muscular layer)上。黏膜下层内含小动脉、小静脉、淋巴管、黏膜下神经丛;在食管的黏膜下层还含有食管腺,而十二指肠处的黏膜下层还含有十二指肠腺;在胃、小肠、食管等部位,黏膜下层和黏膜共同向管腔形成的突起被称为皱襞(plica)。黏膜肌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可由由多级神经元和无髓神经纤维构成的黏膜下神经丛调节。黏膜下层的英文构词submucosa由sub-(表示下、低于的词缀)加上mucosa(意即黏膜)合成。与此对应,对于浆膜层(serosa),也有浆膜下层(英语:subserosa)(subserosa)的说法。在使用内视镜诊断或资料过程中,识别处黏膜下层是十分重要的:胃肠道基质肿瘤等的黏膜下层的异常往往能在黏膜表面识别出来。超声内镜(英语:endoscopic ultrasound)检查中,黏膜下层被识别出来以便了解肿瘤的深度以及其它异常。为安全移除息肉,应当向黏膜下层注射染料、生理盐水或肾上腺素。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包含了黏膜的移除,为使得黏膜移除安全进行,同样也会向黏膜下层注射染料以在确保黏膜的完整性。小肠黏膜下层(英语为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简称SIS)是脊椎动物小肠中的黏膜下层组织。猪等动物上获得的小肠黏膜下层免疫原性较低,可用作多项诊疗中的器官移植用结构材料,特别是作为生物补片(英语:Biomesh)。其它例如椎间盘再生组织工程等的用途还在进行开发中。不同于支架材料,小肠黏膜下层细胞外基质(SIS-ECM)支架材料可以被人体再吸收(英语:Resorption)并被本体的分化后的骨骼肌等组织很好地取代。
相关
- 预防医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预防医学是指以预防疾病的发生,来代替
- 单链DNA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病毒(英语:DNA virus),又称DNA病毒,其遗传物质为DNA。一般为正链DNA病毒。医学导航: 病毒病病毒(蛋白质)/分类cutn/syst (hppv/艾滋病, 流感/疱疹/人畜共患)/人名体
- 静脉静脉是循环系统中使血液回流心脏的血管。大多数静脉(体循环的静脉)携带的血液氧量较低、二氧化碳含量较高,它们把血从体组织带回心脏,肺循环的静脉和肺静脉中的血液氧浓度是最高
- 脑部脑(英语:Brain)作为一个器官,是所有脊椎动物和大部分无脊椎动物都具有的神经系统中心。它位于头部,通常靠近感觉器官,如视觉器官。脑是脊椎动物身体中最复杂的器官。人类的大脑皮
- 硫唑嘌呤硫唑嘌呤(Azathioprine)是嘌呤类似物的免疫抑制剂。它可以用于预防器官移植的排斥,还有一系列的自体免疫性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天疱疮、发炎性肠病,像是克隆氏症和溃疡性结
- 氦-3氦-3,是氦的同位素之一,元素符号为3He。它的原子核由二颗质子和一颗中子所组成。是稳定同位素。其相对丰度是0.000137%。一般相信,月球表面的风化层(表皮土)富含着大量的氦-3。因
- Azithromycin11–14 h (single dose) 68 h (multiple dosing)阿奇霉素(Azithromycin, /əˌzɪθroʊˈmaɪsᵻn/ )是一种属于大环内酯的抗生素,于1980年被发现,1981年推出。又翻译作阿红霉
- 德尔斐德尔斐(.mw-parser-output .Polytonic{font-family:"SBL BibLit","SBL Greek","EB Garamond","EB Garamond 12","Foulis Greek",Cardo,"Gentium Plus",Gentium,"Theano Didot
- 三叉神经三叉神经(Trigeminal nerve)为混合神经,也就是既含有运动神经又含有感觉神经。感觉部分收集来自面部和头部的信息,运动部分则控制咀嚼肌。三叉神经是面部最粗大的神经,它的运动部
- 天王补心丸天王补心丹是中医药学传统方剂。同名方约有9首。《校注妇人良方》卷六:人参(去芦)、玄参、丹参、茯苓、远志、桔梗各五钱,生地黄四两,当归酒浸、五味、天门冬、麦门冬去心、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