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偏至论

✍ dations ◷ 2025-08-12 23:51:10 #鲁迅作品

《文化偏至论》是鲁迅1908年8月在《河南》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文化偏至论》和《摩罗诗力说》在鲁迅早年六篇文章中最受学者重视,这篇文章提出了“立人”、“人国”等概念,“取今复古,别立新宗”、“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等命题。

针对盲目西化和闭关自守两种心态,鲁迅提出了文化选择的原则:“明哲之士,必洞达世界之大势,权衡校量,去其偏颇,得其神明,施之国中,翕合无间。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人生意义,致之深邃,则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

鲁迅认为西方物质文明的发展导致“诸凡事物,无不质化,灵明日以亏蚀,旨趣流于平庸,人惟客观之物质世界是趋,而主观之内面精神,乃舍置不之一省。”为此,鲁迅肯定了施蒂纳、叔本华、尼采、易仆生,他称为“新神思宗徒”。

相关

  • 第三阶段临床试验(英语:Clinical trial)是一种根据研究方案利用已上市药物或安慰剂作为对照组的方式,对药物或其他医学治疗在受试者身上进行比较测试的过程。在临床试验中,研究者要先决定
  • 美国独立美国革命(英语:American Revolution)泛指北美十三殖民地脱离大英帝国,并创建美利坚合众国的一连串事件与思潮。历史学界普遍视1760年代的抗税运动为美国革命的源头,经历美国独立
  • 哌嗪哌嗪(音:派秦(pài qín)。英语:Piperazine)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哌嗪是包含两个氮原子的六元杂环,两个氮原子处于对位。很多哌嗪类化合物有一些重要的药理性质,其都包含哌嗪官能团
  • 人类学体质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 语言人类学 分子人类学 社会人类学 考古学应用人类学 民族志 参与观察 文化相对论文化 • 社会 史前史 • 人类演化 亲属 婚姻 • 家庭 物质文化 种
  • 大田市坐标:36°21′04″N 127°23′06″E / 36.351°N 127.385°E / 36.351; 127.385大田广域市(朝鲜语:대전광역시/大田廣域市 Daejeon gwangyeoksi */?)位于韩国中部,是韩国第五大
  • 丧钟 (消歧义)丧钟可能指:
  • 充分且必要充分必要条件(英语:sufficient and necessary condition)简称为充要条件。在逻辑学中:因此:P是Q的必要条件,代表“如果P是假,则Q是假”。以逻辑符号表示:通过否定后件,得出“如果Q是
  • 欧德姆布拉欧德姆布拉(Audhumla),在北欧神话中,他是最早出现在世上的生物。当世界之初只有金伦加(Ginunaga)鸿沟,在鸿沟之南是穆斯贝尔海姆(Muspelheim),是个充满火焰的地方;在鸿沟之北是尼福尔海
  • 大十二面体在几何学中,大十二面体又称为第二星形正十二面体,是一个由6对互相平行的正五边形组成的非凸正多面体,同时也是一种星形正多面体,其外形有如内有星形图案的正二十面体或每面内凹
  • 台湾山脉列表台湾是个南北狭长、高山密布的岛屿,山脉分布纵贯全台。若依陵脉延伸的完整性,大致可分成呈南北纵走方向的中央山脉、雪山山脉、玉山山脉、阿里山山脉和海岸山脉等五大山脉,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