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

✍ dations ◷ 2025-02-23 20:06:12 #1936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民主党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民主党1936年美国总统选举是在选票方面上美国史上最片面的总统选举。而在获得的选票方面,这次选举是民主党自1820年以来第三次压倒性胜利。这次选举于大萧条踏入第八年时进行。当时的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仍然在推行其经济革新政策,而其新政策于国内也大受欢迎。因此,尽管有部分政治评论员指出这次的总统大选可能会是一场难分上下的竞争,罗斯福仍然压倒性胜出,更加是自1850年代美国总统选举中获得最多州份的胜利。堪萨斯州 州长阿尔夫·兰登参议员 威廉·博拉弗兰克·诺克斯来自纽约,美国总统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来自纽约,前美国战争助理国务卿 亨利·斯基尔曼总统选举于1936年11月3日进行。是次选举值得一提是《文学文摘(The Literary Digest)》于事前进行的民调。《文学文摘》邮寄1,000万份问卷予其读者,回收230万份。文学文摘准确预测此前5次总统选举结果,并于1936年10月31日宣布,他们预测共和党候选人阿尔夫·兰登会在531张选举人票中获得370张选票并胜出(实际上他只获得8张选举人票)。这次错误归咎于抽样不良。《文学文摘》的读者比美国人口拥有更多共和党人,故此他们更倾向于投票给阿尔夫·兰登。不过,一份于1976年于《美国统计学家(The American Statistician)》刊登的文章指出,是次误差的主因为民调完全依赖自愿参与,导致“无反应误差”。文章解释,回收的230万份问卷是受访者的自愿选择,“是人口中对该议题拥有比较浓厚兴趣的一撮人,故此根本算不上随机样本…事实很清楚,是一小撮反对罗斯福的人,比起支持罗斯福的人,更强烈认为他们应该参与民调。”一份于1988年刊登,更为详细的文章指出,无反应误差及抽样框不能代表大部分选民二者皆是错误的来源,而单单抽样框不良已经足以导致《文学文摘》无法准确预测选举结果。 是次民调的误差对《文学文摘》民调的信用度大打折扣,而该杂志于选举后几个月停止发行。同年,一名创立科学民调的广告公司高层,乔治·盖洛普,根据配额抽取50,000名样本,并据此预测罗斯福会胜出大选。他亦同时预测《文学文摘》会错误预测选举结果。其正确预测令民调成为记者及政治家的重要元素。盖洛普民意调查此后成为美国大选的重要参考指标,其机构亦成为最具指标性的选举民调机构。罗斯福共获得98.49%的选举人票,更加是自1820年获票率最高的候选人。罗斯福也立下自立国起总统选举中最多选票的纪录,直至1984年美国总统选举被隆纳·雷根超越。罗斯福也获得普选票的60.8%,也是自1820年以来最高。罗斯福在胜出州份的数量中占压倒性优势,在48个州中的46个州胜出,而在得票率方面,罗斯福的得票率为60.8%,在自1820年起美国历史上仅次于1964年美国总统选举的林登·詹森的61.1%得票率,而他的选举人票得票率为98.5%,在自1820年起美国历史上最高。本次选举共和党大败,直至1952年共和党都未能重夺总统宝座。出口控制法(英语:Export Control Act) · 租借法案联邦俱乐部演说(英语:Commonwealth Club Address) · 麦迪逊广场花园演说(英语:1936 Madison Square Garden speech) · 四大自由 · 国耻演说 · 民主兵工厂(英语:Arsenal of Democracy) · “恐惧本身”(英语:First inauguration of Franklin D. Roosevelt#Inaugural address) · 炉边谈话 · “望向挪威”(英语:Look to Norway) · 隔离演说 · “更丰富的生活”(英语:The More Abundant Life) · 第二权利法案(英语:Second Bill of Rights) · 国情咨文(1934(英语:1934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 · 1938(英语:1938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 · 1939(英语:1939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 · 1940(英语:1940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 · 1941 · 1945)(英语:1945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纽约州选举(1928(英语:New York state election, 1928) · 1930)(英语:New York state election, 1930) · 民主党全国大会(1920(英语:Democratic National Convention, 1920) · 1924(英语:1924 Democratic National Convention#Impact) · 1932(英语:1932 Democratic National Convention) · 1936(英语:1936 Democratic National Convention) · 1940(英语:1940 Democratic National Convention) · 1944)(英语:1944 Democratic National Convention) · 美国总统选举(1920 · 1932(主题曲(英语:Happy Days Are Here Again#In popular culture)) · 1936 · 1940 · 1944)早年生活与教育(格罗顿学校) · 故居 · 坎波贝洛住宅(英语:Roosevelt Campobello International Park) · 麻痹性疾病(英语:Franklin D. Roosevelt's paralytic illness) · 山顶小屋(英语:Top Cottage) · 小白宫总统图书馆(罗斯福研究所(英语:Roosevelt Institute) · 罗斯福学院校园计划(英语:Roosevelt Institute Campus Network)) · 罗斯福纪念公园(英语: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Memorial) · 罗斯福岛(四大自由公园(英语:Franklin D. Roosevelt Four Freedoms Park)) · 白宫罗斯福厅(英语:Roosevelt Room) · 罗斯福研究中心(英语:Roosevelt Study Center) · 四大自由奖(英语:Four Freedoms Award) · 四大自由(油画) · 未完成的肖像 · 邮票(英语:U.S. presidents on U.S. postage stamps#Franklin D. Roosevelt) · 10美分硬币 · 书籍(英语:Category:Books about Franklin D. Roosevelt) · 电影(英语:Category:Films about Franklin D. Roosevelt)(罗斯福故事(英语:The Roosevelt Story) 1947 · 坎波贝洛的日出(英语:Sunrise at Campobello) 1960 · 爱莲娜与罗斯福(英语:Eleanor and Franklin) 1976、白宫的日子(英语:Eleanor and Franklin: The White House Years) 1977 · 温泉疗养院(英语:Warm Springs (film)) 2005 · 哈德逊岸边的海德公园(英语:Hyde Park on Hudson) 2012 · 罗斯福家族百年史(英语:The Roosevelts (film)) 2014记录片) · 同名事物(英语:List of things named after Franklin D. Roosevelt) · 其它作品(英语:Category:Works about Franklin D. Roosevelt)安娜·爱莲娜·罗斯福(妻) · 安娜·罗斯福·霍斯提德(英语:Anna Roosevelt Halsted)(女) · 小詹姆斯·罗斯福(英语:James Roosevelt)(长子) · 小富兰克林·德拉诺(次子) · 艾略特·罗斯福(英语:Elliott Roosevelt)(三子) · 小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四子) · 小约翰·罗斯福(英语:John Aspinwall Roosevelt)(么子) · 爱莲娜·罗斯福·西格瑞夫(英语:Eleanor Roosevelt Seagraves)(长孙女) · 柯帝斯·罗斯福(英语:Curtis Roosevelt)(长孙子) · 莎拉·德拉诺·罗斯福(英语:Sara Wilford)(么孙女) ·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三世(次孙子) · 约翰·罗斯福·伯提格(英语:John Roosevelt Boettiger)(三孙子) · 詹姆斯·罗斯福三世(英语:James Roosevelt (lawyer))(么孙子) · 老詹姆斯·罗斯福(父) · 萨拉·罗斯福(母) · 詹姆斯·罗斯福·罗斯福(英语:James Roosevelt Roosevelt)(同父异母兄) · 艾萨克·罗斯福(英语:Isaac Roosevelt (businessman))(祖父) · 雅各布·罗斯福(英语:James Roosevelt (1760–1847))(曾祖父) · 法拉(家犬)

相关

  • 坏血病坏血病(拉丁语:Scorbutus,英语:Scurvy)又称为坏血症、水手病,是一种因缺乏维生素C所引起的疾病。维生素C主要参与人体内胶原的合成,其化学名称是抗坏血酸,源自坏血症的拉丁名scorbut
  • 糖肽类抗生素糖肽类抗生素(glycopeptide antibiotic)是指一类化学本质为有糖基修饰的多肽链的抗生素。组成糖肽类抗生素的多肽可能是环形或线性,由属于非核糖体合成肽。糖肽类抗生素的达到
  • 甲烷生成产甲烷作用,又称甲烷生成,指合成甲烷是微生物代谢的重要的和广泛的形式。可以生成甲烷的微生物称作产甲烷菌(英语:Methanogen)。这些微生物都属于原核生物中的古菌域,这是在系统发
  • 美国行政区划美国行政区划架构为:美国第一级行政区划为州,正确的来说,州并不是国家下设的区划,因此各州不是透过行政区划划分出来的,州本身就是一个国家,而美国是由这些州联合组成的主权国家。
  • 通量通量,或称流束是通过一个表面或一个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学和应用数学的概念。在热学和流体力学领域中,研究输运现象时,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具有方向的流量,它是一个向
  • 2011年 三亚2011年金砖国家峰会,也称第三次金砖国家峰会,于2011年4月14日在中国的三亚举行。是“金砖国家”举办的第三次峰会,新成员南非首次参加。本次峰会的主题为“展望未来、共享繁荣
  • 唐孝威唐孝威(1931年10月1日-),祖籍江苏太仓,出生于无锡,中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济大学等校兼职教授,研究领域包括核物理、高能物理、生
  • 毕达哥拉斯派毕达哥拉斯主义是一个用于描述毕达哥拉斯和他的追随者所持的秘教和形而上学的思想学说的术语。他们都深受数学所影响。毕达哥拉斯主义起源于公元前5世纪,对柏拉图主义有重要
  • 语义关系语义角色(英语:Semantic roles),又称语义关系、主题关系(thematic relations),生成语法中称为题元或题元角色(θ-roles),在格语法中也称为语义格或深层格,是语义学上的一个概念,指短语或
  • L3L3微内核(英语:L3 microkernel),一种微内核架构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内核,可以运行在Intel x86架构的电脑上。开发者是约亨·李德克以及他在卡内基梅隆大学(CMU)SET实验室(SET instit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