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坦克

✍ dations ◷ 2025-11-15 15:55:57 #D2坦克

D2重型坦克是一款由法国于二战前期研制,并在二战中服役的重型战车。它是D1坦克的继任者。其最初准备设计成轻型步兵坦克,但是最后却演变为了重型坦克。相比D1坦克来说,D2坦克装甲更厚,马力更强。

早在1930年代早期,D型坦克还没有量产时,雷诺公司就被要求研发D系坦克的一种改进型和一种殖民地用版本。最终,改进型号发展成D2坦克,而殖民地用版本发展成D3坦克,而原来的D系坦克原型车则演变为D1坦克。

第一辆D2坦克的使用铆接技术的原型车在1932年4月交付使用,这一辆原型车被称作“雷诺UZ”,它安装的是雷诺FT-17的炮塔。随后,法国503坦克团(法语:503e Régiment de Chars de Combat,缩写503e RCC)对其进行了测试。次年(1933年)11月,又有两辆使用焊接技术的原型车下线。法军还利用了这些原型车对汽油机和柴油机进行了比较。最终,D2坦克在1933年12月被法军接受。第一批共50辆坦克的订单在1934年1月14日下达。为了节约成本,这一批D2坦克是在没有制造模型的情况下生产的。最终,这一批坦克在1936年5月到1937年2月间,陆续交付部队使用。第二批50辆坦克则刚好在二战爆发时交付部队使用。

曾经有计划准备为D2坦克装上尾部支架以提高其跨越战壕的能力,但是直到1940年夏,制造工作都没准备好。

D2坦克1935年型选用了铸造的APX-1炮塔配上一门短身管的47mm SA 34战车炮和一挺7.5毫米同轴机枪。其47mm SA 34坦克炮发射“D”型高爆弹时,炮口初速度可达490米/秒,而发射1932年型穿甲弹时则是480米/秒(仅能在100米距离上击穿25mm厚的装甲)。稍晚期的1938年型则是在一门APX-4炮塔上安装了一门长身管型的47mm SA 35战车炮。

和许多安装单人炮塔的坦克一样,D2坦克的车长负担过重。他既要指挥驾驶员驾驶,又要操作主炮,又要为其装填弹药,甚至还要操作同轴机枪。比如说,车长在使用观察塔观察时发现了目标,他必须先进入炮塔,装填应使用的弹药,旋转炮塔,计算射程之后才能开火。因为D2坦克在其它国家同时代坦克安装舱门的地方安装观察塔,因此车长就没法把头伸出炮塔外,导致视野变差。当D2坦克处于非作战状态时,车长常常“骑”在炮塔后部的舱门上。驾驶员和通信兵则坐在车体内。驾驶员坐在左边,通信兵坐在右边。驾驶员需要操作安装在车体中的固定式机枪。

D2坦克曾经被分配给法国第十九独立坦克营和法国第507坦克团。第一批D2坦克在萨拉战役后,全数退役,并被晚期型的D2坦克所取代。曾经有15辆D2坦克被送往挪威,但是因为它们不能适应当地的雪地环境,因此又被送回。

法国战役爆发时,法国第十九独立坦克营的装备情况已不容乐观。在1940年5月,为了保证一部分坦克能正常运转,因此,法军拆除了一部分坦克以获取零件。当年5月24日,法国第345独立坦克连和法国只有17辆D2坦克还能正常使用。同一天,这两个团在亚眠发起了攻势。但因为没有步兵支援,这次攻击行动失败了。随后,剩下的D2坦克因为缺乏维护或过度使用而陆续损失。法国投降之后,纳粹德国掳获了剩下的21辆D2坦克,但是都没有将其再次投入使用。

D2坦克的机械可靠性不佳。早在二战爆发前,戴高乐就已经发现了这一点。在法国战役中,D2坦克常常因机械故障而损失。另外,安装短身管型47mm战车炮的D2坦克 1935年式常常无法击穿德军的坦克。

资料显示,没有任何一辆D2坦克保存到了今天。

相关

  • 粒子发现年表这是一份通过粒子被发现的年份的先后顺序来进行排序的列表。如想找到更详细的列表,请参看粒子列表。
  • 神南镇神南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2011年,河北省民政厅批复同意撤销神南乡,设立神南镇。神南镇下辖以下地区:北神南村、南神南村、神北村、
  • 翻唇兰属翻唇兰属(学名:)是兰科下的一个属,为陆生兰,少数为腐生兰。该属共有20种,分布于热带亚洲至非洲。
  • 焚书坑儒四配 颜回 · 孟子 · 曾参 · 孔伋日本 藤原惺窝 · 林罗山 · 室鸠巢 新井白石 · 雨森芳洲朝鲜 薛聪 · 权近 · 吉再 · 安珦 · 李穑 李滉 · 王仁 · 李
  • 纳西拉巴德纳西拉巴德(Nasirabad),是印度拉贾斯坦邦Ajme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49111(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49111人,其中男性28242人,女性20869人;0—6岁人口6408人,其中男3316人,女3092人;识
  • 六镇之乱六镇之乱,又称六镇起义。指的是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发起的动乱。起因是因北魏首都南迁洛阳后,六镇的鲜卑贵族和将士,待遇及升迁不如洛阳的汉化鲜卑贵族,最
  • 1985年5月4日月食1985年5月4日月食为一次在协调世界时1985年5月4日出现的月全食。该次月食半影食分为2.212、全影食分为1.243。偏食维持了100分,全食维持34分。这次月食的食分是14.80,偏食维持
  • 卡瑞·安·因娜芭卡瑞·安·因娜芭(英语:Carrie Ann Inaba;1968年1月5日-),是一位爱尔兰裔美国女演员、舞蹈家、游戏主持人和歌手,她最出名的是她在ABC频道的电视节目《与星共舞》上工作而闻名。因
  • 乔安·佛洛格乔安·佛洛格(英语:Joanne Froggatt,1980年8月23日-)是一位英国女演员。她因演出英国热门电视剧《唐顿庄园》中的女仆长施安娜(Anna Smith)而为人所熟悉。她亦因此角色以赢得第72届
  • 迦乐季迦乐季(梵语:कल्कि,Kalkī),也译迦尔吉、卡尔基,印度教神祇毗湿奴的十个化身之一,也是将出现的最后一个化身。其形象为身骑白马提婆达多(Devadatta)、手持火剑、相貌英俊的武士,名字有“时间”、“不灭者”、“秽物破坏者”的意思。他会在争斗时(Kali Yuga)的劫末降世,在世上履行保护婆罗门、征服邪恶的神圣使命,并开创新一轮的完满时(Satya Yuga)。在藏传佛教的时轮传统中,共有25个香巴拉国王采用与迦乐季有关的称号。在印度南部,迦尔吉的形象是一匹白马或马首人身,这是印度土著“马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