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黄门
✍ dations ◷ 2025-02-23 14:06:08 #黄门
黄门(梵语、巴利语 paṇḍaka;藏语 ma ning),音译半择迦、般吒、般荼迦、半择、半挓迦。意译为阉人、不男,即指男根损坏、无法作用之人,是佛教经典的名词,与古代印度阿育吠陀医学(如,Charaka Samhita(英语:Charaka Samhita))对精液和不孕的认识有关。在传统的汉语文献中,又称之为天阉、隐宫,明朝医书吸收转化佛典之说,重加解释。巴利语paṇḍaka的主要涵义为“阉人”,与此相关的词汇运用被确凿发现在几种印度-雅利安语支、达罗毗荼语系当中,意思为“阉人,弱者”。传译至中国后,以阉人的代称“黄门”译之。东汉时黄门令、中黄门等官均为太监所任,故称太监为“黄门”。法藏部律典《四分律》,提到五种黄门:生黄门、犍黄门、妒黄门、变黄门、半月黄门。说一切有部律典《十诵律》,亦提五种:生不能男、半月不能男、妒不能男、精不能男、病不能男。《根本萨婆多部律摄》提五种:生、半月、触抱、嫉妒、被害。大众部律典《摩诃僧祇律》,则提六种:生、捺破、割却、因他、妒、半月。犊子部律典《佛阿毘昙经出家相品(佛阿毘昙论)》亦提六种:生、断、捼、不触、嫉、半月。赤铜鍱部的巴利语《善见律毘婆沙》提到五种:灌洒(āsitta)、嫉妒(usūya)、除去(opakkamika)、半月(pakkha)、生便(napuṁsaka)。俱舍论说有扇搋和半择迦,普光俱舍论记解为,扇搋两种:本性、损坏,半择迦三种:半月、灌洒、除去。大乘阿毘达磨集论说有五种:生便半择迦、嫉妒半择迦、半月半择迦、灌洒半择迦、除去半择迦,瑜伽师地论合为三种:全分半择迦(生便)、一分半择迦(半月,灌洒,嫉妒)、损害半择迦(除去),其节略异译本《决定藏论》同说三种:具足不能、有时非时(半月、摩触、见他)、毁伤损害。一切经音义提到五种天、犍、妒、半月、变。翻译名义集提到扇搋(生)、留拏(犍)、伊梨沙掌拏(妒)、半择迦(变)、博叉(半月)。《容斋随笔》(抄自一切经音义)提到伊利沙(妒)、扇搋、博叉(半月)、留拏(割),而以半择迦为总名。《广嗣纪要》提到生、犍、变、半、妒。《本草纲目》提到天、犍、漏、怯、变为五不男。美国语言学家Allan R. Bomhard(英语:Allan R. Bomhard),指出巴利术语paṇḍaka黄门具有两层不同涵义。第一层涵义是“阉人”,第二层涵义指的是那些“性上瘾者”或“性瘾症患者”,而这可能是pakkhapaṇḍaka(半月黄门)这个词的实际涵义(古印度医书Charaka Samhita(英语:Charaka Samhita)则有提到半月不能男和过度纵欲有关)。他进一步推断,律典所记载,佛陀下令要被逐出的黄门比丘,正是这种被性欲望所征服,到处试图说服别的比丘及僧团外人和他行淫的人。他是因为先天无法控制其性欲望的“性欲亢进”,而非其性行为的对象被逐出僧团。《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卷32当中提到有两种女人被称为黄门女:时有苾刍尼与无血女出家。见有余尼于时时中月期水现。遂生嫌耻。报言:小妹,汝有邪思不能离欲。于时时中有月期现。答言阿姊何故见嫌。此是女人常法,汝可无耶。答言:我无血人何有斯事。尼白苾刍。
苾刍白佛。佛言此是黄门女。宜应摈去不生善法。时有苾刍尼度道小女出家。时彼女人向小行处久而方出。余尼问曰。何迟出耶。答曰知欲如何。我身道小根不具足是故迟耳。尼白苾刍。苾刍白佛。佛言此是黄门女即应摈弃。据《四分律》所载,曾有黄门出家受具足戒,向僧团中的比丘、沙弥求欢,也找了守园人和放牛羊人。在《十诵律》中,还提及也找了比丘尼、沙弥尼。在家居士讥嫌此事,佛陀于是制定黄门不得出家受具足戒,而那些已经出家的黄门,则要离开僧团。美国语言学家Allan R. Bomhard(英语:Allan R. Bomhard)推断该黄门比丘,是因为先天无法控制其性欲望的“性欲亢进”,而非其性行为的对象而被逐出僧团。《戒律学疑难》一书(已绝版)则解释,若许黄门出家受具足戒将使人误会,以为男人为不能男(没生殖器或生殖器有问题)才要出家修梵行。根据《四分律》以及其它部派的律典,出家受戒时,需要问受戒者是否黄门,为不许出家的十三难事之一,依照汉传佛教明清时期的戒律仪规,而作此问:依《毘尼心》(出于敦煌写本)记载,黄门与前五难,同属烦恼障重,故此不能出家受具足戒,纵然受戒亦不得戒,需要还俗:依《摩诃僧祇律》除去、生便、灌洒、嫉妒、半月,不应与出家,而后三种若已出家不应驱出,但若淫起应驱出。据《巴利律藏》注释书,仅除去(opakkamika)、生便(napuṁsaka)、半月(pakkha)这三种paṇḍaka黄门类别是被禁止出家,并提到后一种在特定月相也可出家受戒。《十诵律》说四种不能男,若与出家应驱出。若出家受戒后,成为病所伤成不能男,舍戒后还欲出家,亦应驱出《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则说病所伤成不能男受了具足戒,若性行不移还依旧位,若性改变应驱出。
相关
- 急性辐射综合症急性辐射综合症,也被称为辐射中毒或辐射病(英文缩写ARS),是一种患者在24小时内暴露于大剂量的游离辐射下导致的症候群,症状可持续多达数个月。 本术语意指急性医疗问题,而不是产生
- 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化学式:NO2),是氮氧化物之一。室温下为有刺激性气味的红棕色顺磁性气体,易溶于水,溶于水部分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吸入后对肺组织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作
- 四天工作制四天工作制是一种工作场所或学校使其雇员或学生每星期上班或上学四天而非传统的五天的一种安排。这种安排既有可能是因为弹性工作制,亦有可能是为了减少成本。2008年,美国犹他
- 男性化男性化(英语:masculinization)是一个改变一个人的性别特征的过程。男性化者有男性的性征或男性气质。
- 土邦土邦(英语:Princely state)指的是英属印度时期由土著王公统治的附庸国。土邦体制多承袭占领以前的封建体制,继续由原王公、君主或其家族沿袭继承。英国占领以后,英国殖民当局和原
- 大魔域《大魔域》(The NeverEnding Story)是一部1984年英语奇幻电影,由德国导演沃尔夫冈·彼得森执导(也是他执导的第一部英语电影),剧情改编自米歇尔·恩德的小说《说不完的故事》。这
- 高雄灯塔高雄灯塔又称旗后灯塔、旗津灯塔,位于高雄市旗津区旗后山山顶,目前为市定古迹。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两国利用战争,迫使清廷同意开放鸡笼、沪尾、安平及打狗四个通商口岸,同治
- 女同性恋女性主义女同性恋女性主义(英语:Lesbian feminism)是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主要是北美和西欧)女性主义运动中的重要流派之一,鼓励女性将性倾向转向女性,将女同性恋视为女性主义运动的重要
- 伊奘冉尊伊奘冉尊(いさなみ の みこと/いざなみ の みこと ,《古事记》作伊邪那美命、伊耶那美命),是日本神话中开天辟地的神祇,为兄长伊奘诺尊(いさなき の みこと)的妹妹同时也为妻子。伊
- 圣髑圣髑(拉丁语:reliquiae)即宗教上的圣人的物品或遗体遗骨,在敬奉(veneration)之气氛下被作为实体的纪念物小心保存。圣髑是佛教、印度教、巫觋宗敎等许多宗教的一些类型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