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马古利斯

✍ dations ◷ 2025-11-07 00:48:52 #琳·马古利斯
琳·马古利斯(英语:Lynn Margulis,也译作林恩·马古利斯,姓或译作玛格丽斯,1938年3月15日-2011年11月22日),美国生物学家,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在地球科学系的大学教授,天文学家卡尔·萨根的第一任妻子。著名于有关真核生物起源的理论,也是现今生物学所普遍接受的内共生学说的主要建构者,此学说解释了细胞中某些胞器,如线粒体的由来。她发现动物,植物和真菌都源于原生生物。1983年她获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还是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并曾在1999年获颁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在最近的一些著作中,马古利斯提倡所有生物之间存在着共生与合作,并将其与英国环境科学家詹姆斯·洛夫洛克的盖亚假说连结。1938年她出生于美国芝加哥,14岁在芝加哥大学学习,1960年在威斯康星大学获得遗传学与动物学硕士学位,1965年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遗传学博士学位 。2011年11月22日,在遭遇出血性中风五天后,马古利斯在位于麻萨诸塞州阿姆斯特(英语:Amherst, Massachusetts)的家中逝世,享年73岁。琳·马古利斯在芝加哥大学完成学士学业,并在1963年获得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Ph.D.学位。1966年,当马古利斯在波士顿大学担任教职员时,写了一篇理论性的报告,标题为《有丝分裂细胞的起源》(On the Origin of Mitosing Cells)。根据马古利斯的回忆,这篇文章一共被15家科学期刊所回退。最后才由《理论生物学期刊》(The 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接受。虽然早在19世纪中期就有一些科学家提出关于共生的构想,在20世纪初期也有如康斯坦丁·梅瑞兹科夫斯基(英语:Konstantin Merezhkovsky)与伊凡·瓦林(英语:Ivan Wallin)等提出类似理论。但是马古利斯的理论,是第一个直接根据微生物学研究所作的推论。由于当时的生物学主流并不接受共生思想,因此她的理论很快地遭受驳斥。在多年的批评声浪中,马古利斯逐渐因她对推行内共生学说的坚持不懈而著名。她在1970年的著作《真核细胞的起源》(Origin of Eukaryotic Cells)当中,更进一步的描绘了有关于胞器起源的理论。到了198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在线粒体及叶绿体两种胞器内,藏有属于它们自己DNA,且与藏于细胞核内的DNA并不相同。此发现使内共生学说得到了支持。到了现在,主流生物学界已经普遍接受内共生学说。英国新达尔文主义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曾经如此评论马古利斯与她对内共生学说的研究:后来马古利斯又提出另一个理论,认为发生在不同界或门之间的生物共生关系,是驱动演化的力量。她认为遗传变异的存在,是源自细菌、病毒以及真核细胞之间的讯息转移。此理论可解释人类基因组中部分DNA序列的来源。因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发现,人体内藏有许多可能是细菌或病毒入侵时嵌入人类基因组中的DNA。这种现象类似于寄生,可能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近年来马古利斯持续强调共生与合作在生物演化上的重要性,并认为所有生物之间存在共生现象。同时更与英国生物学家詹姆斯·洛夫洛克合作阐述盖亚假说。但这些理论并未为主流科学界所完全接受。此外,盖亚假说的许多支持者来自神秘主义与新世纪运动人士,而马古利斯对这些人多所批判。马古利斯是天文学家卡尔·萨根的第一任妻子,她的子女包括:

相关

  • 急诊室急诊室(英语:Accident & Emergency、Emergency department、Emergency room等,缩写为A&E或ER),是医院的其中一个部门,但不是每间医院都有提供急诊服务。相对于有预约的门诊部,使用
  • 恩夫韦地恩夫韦地(INN:Enfuvirtide),商品名福艾(Fuzeon),是一种融合抑制剂类抗艾滋病靶向药物,由美国的Trimeris公司与瑞士的罗氏公司合作开发。恩夫韦地于2003年得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低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英语:Low-pass filter)容许低频信号通过,但减弱(或减少)频率高于截止频率的信号的通过。对于不同滤波器而言,每个频率的信号的减弱程度不同。当使用在音频应用时,它有时
  • 北宁市北宁市可以指:
  • 重建派犹太教重建派(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
  • 巴尔的摩巴尔的摩(英语:Baltimore /ˈbɔːltᵻˌmɔːr/;本地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
  • 鹈鹕鹈鹕科(学名:Pelecanidae),又称鴮鸅(音同“乌哲”),俗称塘鹅,在动物分类学上是属于鸟纲鹈形目。鹈鹕科下只有一个属鹈鹕属(Pelecanus),包括8种。鹈鹕是分布在除南极以外所有大陆的大型
  • 苯六甲酸苯六甲酸,又名蜜石酸,是一种有机酸。由德国化学家马丁·海因里希·克拉普罗特于1799年从矿物蜜石中发现。纤维状的细小针状结晶,溶于水和酒精。非常稳定的化合物,不与氯,浓硝酸、
  • 苯乙酸苯乙酸(英语:PAA, Phenylacetic acid),又名苯醋酸、苄基甲酸,是一种由苄基与羧基相连得到的羧酸,分子式为C8H8O2。室温下为白色有特殊气味的光泽片状或块状结晶,可溶于乙醇、乙醚。
  • 诺氏疟原虫诺氏疟原虫(Plasmodium knowlesi,可缩写为P. knowlesi)又称猴疟虫,是一种常见于东南亚的灵长类疟原虫。它能在食蟹猴体内引起疟疾,但它也可能自然或人为地感染人类。由于卵形疟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