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 (药学家)

✍ dations ◷ 2025-11-12 14:20:48 #1938年出生,2019年逝世,刘姓,桂林人,中国药科大学校友,中国药学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明奖三等奖(1989)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
中国专利优秀奖 (1991)

刘旭(1938年9月29日-2019年9月5日),江苏如东人,中国药学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共产党党员,抗疟药青蒿琥酯的发明者。青蒿琥酯的发现解决了青蒿素的水溶性问题,治疟疗效比青蒿素提高了3倍至7倍,且可制成水溶性制剂,静脉注射可用于抢救凶险型重症疟疾。注射用青蒿琥酯全球销量累计已突破1亿支,帮助全球2000多万重症疟疾患者重获健康。其中大部分是5岁以下非洲儿童。

刘旭出生于1938年9月29日。1959年7月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药学专业。1959年8月在北京医药工业研究院参加新磺胺合成,1961年4月因化工部支援三线建设调至桂林制药厂(现已更名为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工作。

1962年,刘旭开始主持仿制抗蠕虫病药磷酸哌哔嗪,投产后成为广西首个规模生产的合成药,1984年和1990年两获国家质量银质奖;1968年主持研制抗阿米巴原虫药哌硝噻唑成功,1978年获广西科学大会奖;1971年率先在国内研制抗蠕虫病并免疫调节创盐酸左旋咪唑;1974年亲自起草盐酸左旋咪唑质量标准,并载入197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中;盐酸左旋咪唑也于1982年和1987年两获国家质量银质奖;1984年主持研制兽用的磷酸左旋咪;1998年和2000年,盐酸左旋咪唑磷酸左旋咪唑分别获得美国FDA的GMP认证。1971至1972年曾研制并投产黄胺多辛(周效磺胺)。

1977年5月21日,接受国家“523”办公室下达的任务,桂林制药厂(现“桂林南药”)派刘旭主持“青蒿素结构改造”专题,目的是“提高疗效,解决水溶性问题,探讨结构和疗效的关系”。刘旭自行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的青蒿素衍生物,经筛选创制出“804号”衍生物(后命名为“青蒿琥酯”),治疟疗效比青蒿素提高了3倍至7倍,且可制成水溶性制剂,静脉注射可用于抢救凶险型重症疟疾。1980年12月1日通过了广西科委主持的技术鉴定书,1981年3月29日广西区卫生局下发《桂卫药批字(81)第16号文件》,批准青蒿琥酯生产上市。因青蒿琥酯的快速的抗疟作用和挽救生命的价值超过氯喹和奎宁,1981年10月4日-6日被WHO(世界卫生组织)第四次疟疾化疗会议(北京)选为优先开发项目。

青蒿琥酯项目于1989年获国家发明奖(国家科委、第一发明人、三等奖);1988年10月29日获中国专利局授权,发明专利号:ZL85100781.3

1996年4月,在中国科学院时任院长周光召发出一份公函中,确定了青蒿素研究成果奖励名单,其中有包括屠呦呦在内的10位科学家,刘旭也位列其中,成就为合成出青蒿素衍生物青蒿琥酯。

相关

  • 肾源性尿崩症2肾源性尿崩症(Nephrogenic diabetes insipidus (NDI))主要是源于肾脏病理的一种尿崩症。这是相对于中央/神经性尿崩症(neurogenic diabetes insipidus),神经性尿崩症是由抗利尿激
  • 东医学东医学(越南语:Đông y),又称为越南传统医学(英语:Vietnamese Traditional Medicine),是一种传统医学,源自于汉医学。相对于西方医学,越南为东方,故称为东医学。越南东医学,又分成以中
  • 肉豆蔻酸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又称为十四(烷)酸,是一种饱和脂肪酸。它的分子式是C13H27COOH,简写为C14H28O2。肉豆蔻酸具有和其他羧酸相似的化学性质,比如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肉豆蔻酸对
  • CAM光合作用景天酸代谢(Crassulacean acid metabolism,简称 CAM)是部分植物的一种精巧的碳固定方法。代表性的植物有仙人掌、凤梨和长寿花等。要在干旱热带地区生存下来,CAM植物演化出一套
  • 割胶工割胶是指从橡胶树上收集胶乳的一个过程。首先在树上划一道口子,挖通胶乳的管道,这样胶乳就能流动。 割胶对环境的影响很大。
  • 艾兹赫尔·戴克斯特拉艾兹赫尔·韦伯·戴克斯特拉(荷兰语:Edsger Wybe Dijkstra,荷兰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 角鼻龙角鼻斑龙 Megalosaurus nasicornis Marsh,1884(原为角鼻龙)角鼻龙属(学名:Ceratosaurus)又名刺龙或角冠龙,是晚侏罗纪的中大型掠食性恐龙,它的特征是大型的嘴部、像短刃的牙齿、鼻端
  • 山下奉文山下奉文(1885年11月8日-1946年2月23日),为大日本帝国陆军的军人,最终军衔为陆军大将。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奉命负责指挥日本军第25军进攻英属马来亚(史称马来亚战役),只花2个多月的时
  • 消耗战 (博弈论)消耗战(英语:war of attrition),又称摩擦战、持久战,是一种加入了时间因素的博弈。在摩擦战中,两名参与者会为了一定的利益而进行斗争,他们中最先放弃的将会一无所有,坚持到最后的则
  • 希尔斯伯勒 (俄勒冈州)希尔斯伯勒是俄勒冈州第五大城市,华盛顿县县治所在地。该城坐落于波特兰都会区以西的图阿拉丁山谷之中,是不少高技术企业(比如英特尔)的所在地。2010年普查时该市人口为9161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