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

✍ dations ◷ 2025-11-25 08:39:25 #刮痧
刮痧是用一定的工具,如边缘光滑的汤匙、铜钱、硬币或较专业的牛角骨等制成的刮痧板,配上一些按摩油或是保湿霜等润滑剂之类,在病人身体的施治部位上顺序重复刮动的治疗方法,是中国民间流传的传统疗法。刮痧后有些病人感到局部或周身轻松、舒适、胸腹开畅、症状消失,其原理在于人体应对疼痛刺激分泌的内啡肽。中国民间医学传统认为:皮肤出现红点如粟,以指抚摸皮肤感到稍有阻碍的疹点,是疾病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反应在皮肤的一种表现,是临床许多疾病的共同症候。大部分疾病都是由于气血瘀滞造成的,“痧”是一种病邪的排泄产物,“出痧”意味着“给邪以出路”,从而改善气血平衡。刮痧前,先用75%酒精为器具、操作者双手和刮痧部位消毒,在刮痧部位涂抹水、面霜、绿油精、清凉油、婴儿油或刮痧膏等润滑物。刮痧时,操作者利用腕力、臂力以刮板用力在刮拭部位刮拭,刮痧顺序一般以头部、颈部、背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为序,刮拭直至局部出现痧点或微紫红斑块为止。刮痧也和针灸一样,可能像“晕针”一样出现“晕刮”的不良反应。晕刮的症状多为头晕、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四肢发冷、恶心欲吐等。遇到这样的情况,应立即让患者平卧,并饮用温暖的糖开水,用刮板重刮患者百会穴、用棱角轻刮人中穴及重刮内关穴、足三里穴和涌泉穴。若未明显好转,要及时送往医院。在英文医学期刊以随机对照实验方式研究刮痧的发表并不多,一篇在2011年在“疼痛医学”(Pain Medicine)发表的研究指出刮痧能显著减低患有慢性颈部疼痛病人的颈部疼痛严重度并提升他们颈部功能的水准。该项研究是针对24名患有慢性颈部疼痛病人进行一次的刮痧,并追踪一周后他们的情况。对照组的24名病人则只接受局部热敷。然而,刮痧对患有慢性颈部疼痛病人之长期效果则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才能确定。刮痧的机转到目前为止仍未有定论,对于疼痛的功效可能是与刮痧部位的微循环上升有关。

相关

  • 政党美国一直有两大主要政党。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最大的两大政党一直是民主党和共和党。目前共和党是美国国会参议院多数党;而美国国会众议院多数党则是民主党。除两党外,还有
  • 悬浊液在化学中,悬浊液(英语:Suspension)也称为“悬浮液”或“悬胶”,是指含有大到可以沉降的固体颗粒的非均相流体。在药剂学中混悬剂是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
  • 科摩罗面积以下资讯是以2010年估计家用电源国家领袖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 以下资讯是以2016年估计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汇率) 以下资讯是以2016年估计人类发展指数 以下资讯是以2018
  • 近邻同盟近邻同盟 (古希腊语: Ἀμφικτίων或 Ἀμφικτύων,英语:Amphictyonic League)--是一个由雅典、色萨利等十二个相互毗邻的城邦构成的宗教性组织。近邻同盟是以神庙
  • 慢性食物过敏慢性食物过敏,通常是指一些人无法正常消化食物、吸收养分的过敏症状,慢性食物过敏来源有蛋、奶、花生、海鲜等等。对海鲜过敏者,通常是甲壳类,如螃蟹、虾子,上面的蟹黄或虾膏会引
  • 海马体海马体(英语:Hippocampus),是人类及脊椎动物脑中的重要部分。目前在有海马体的动物身上发现的海马体皆成对出现,分别位于左右脑半球。它是组成大脑边缘系统的一部分,位于大脑皮质
  • 桑格测序双脱氧链终止法(英语:dideoxyribonucleotide [簡稱 dideoxy] chain-termination method),又称桑格法(英语:Sanger method),为一种常用的核酸测序技术,用于DNA分析,由英国生物化学家弗雷
  • 第一共和国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法语:République française)是法国历史学家对1792年9月到1804年5月间多个共和政体习惯上的统称。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法国经历了短暂的君主立宪时期(1791年9月4
  • 塞巴斯蒂安·柯伊塞巴斯蒂安·纽博尔德·科,科男爵,CH,KBE(英语:Sebastian Newbold Coe, Baron Coe,1956年9月29日-),生于英格兰伦敦,英国前田径运动员,保守党成员,伦敦奥运委员会主席。科是伦敦申办2012
  • 瓜氨酸瓜胺酸(citrulline)是一种α氨基酸,名字是由首先抽取出瓜胺酸的西瓜而来。瓜胺酸是从鸟胺酸及胺基甲酰磷酸盐在尿素循环中生成,或是透过一氧化氮合酶(NOS)催化生成精胺酸的副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