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

✍ dations ◷ 2025-08-08 07:38:59 #刮痧
刮痧是用一定的工具,如边缘光滑的汤匙、铜钱、硬币或较专业的牛角骨等制成的刮痧板,配上一些按摩油或是保湿霜等润滑剂之类,在病人身体的施治部位上顺序重复刮动的治疗方法,是中国民间流传的传统疗法。刮痧后有些病人感到局部或周身轻松、舒适、胸腹开畅、症状消失,其原理在于人体应对疼痛刺激分泌的内啡肽。中国民间医学传统认为:皮肤出现红点如粟,以指抚摸皮肤感到稍有阻碍的疹点,是疾病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反应在皮肤的一种表现,是临床许多疾病的共同症候。大部分疾病都是由于气血瘀滞造成的,“痧”是一种病邪的排泄产物,“出痧”意味着“给邪以出路”,从而改善气血平衡。刮痧前,先用75%酒精为器具、操作者双手和刮痧部位消毒,在刮痧部位涂抹水、面霜、绿油精、清凉油、婴儿油或刮痧膏等润滑物。刮痧时,操作者利用腕力、臂力以刮板用力在刮拭部位刮拭,刮痧顺序一般以头部、颈部、背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为序,刮拭直至局部出现痧点或微紫红斑块为止。刮痧也和针灸一样,可能像“晕针”一样出现“晕刮”的不良反应。晕刮的症状多为头晕、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四肢发冷、恶心欲吐等。遇到这样的情况,应立即让患者平卧,并饮用温暖的糖开水,用刮板重刮患者百会穴、用棱角轻刮人中穴及重刮内关穴、足三里穴和涌泉穴。若未明显好转,要及时送往医院。在英文医学期刊以随机对照实验方式研究刮痧的发表并不多,一篇在2011年在“疼痛医学”(Pain Medicine)发表的研究指出刮痧能显著减低患有慢性颈部疼痛病人的颈部疼痛严重度并提升他们颈部功能的水准。该项研究是针对24名患有慢性颈部疼痛病人进行一次的刮痧,并追踪一周后他们的情况。对照组的24名病人则只接受局部热敷。然而,刮痧对患有慢性颈部疼痛病人之长期效果则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才能确定。刮痧的机转到目前为止仍未有定论,对于疼痛的功效可能是与刮痧部位的微循环上升有关。

相关

  • 拉扎罗·斯帕兰札尼拉扎罗·斯帕兰札尼(意大利语:Lazzaro Spallanzani,意大利语发音:;1729年1月10日-1799年2月12日)是意大利的天主教牧师、生物学家、生理学家,主要贡献为生理功能、动物繁殖、动物回
  • 学科列表这是一个学科的列表。学科是在大学教学(教育)与研究的知识分科。学科是被发表研究和学术杂志、学会和系所所定义及承认的。领域通常有子领域或分科,而其之间的分界是随便且模
  • 脑下腺脑下垂体(法语、德语: Hypophyse,英语:pituitary gland,亦称为脑垂体)位于脑底部的中央位置,在蝶骨中的蝶鞍内,它的上方有视神经经过,两侧被海绵静脉窦所包围,它的底部为蝶窦及鼻咽。
  • 造山运动造山运动(Orogeny)是指地壳结构因为板块运动产生剧烈变化,属地壳变动的一种。这种作用会产生岩石高度变形的带状区域,称为造山带(Orogens或Orogenic belts)。“Orogeny”来自希腊
  • 雨林雨林是雨量甚多的生物区系。雨林依位置的不同分热带雨林和温带雨林。雨林大多数靠近赤道,在赤道经过的非洲、亚洲和南美洲都有大片的雨林。湿润的气候保证了树和植物的快速生
  • 侵蚀作用侵蚀作用(英语:erosion)或水土流失(英语:soil erosion)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是指地球的表面不断受到风、水的磨损。这个过程,陆地除了被侵蚀之外,蚀出的物质还会被带走,堆积在其他地方,
  • 巴蜀园林四川园林,又称为巴蜀园林、川派园林,是中国以四川盆地为核心的四川省、重庆市一带古典园林艺术的总称,起源于巴蜀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流派之一,也是四川传统建筑艺术的重要
  • 女王陛下政府政治主题“女王陛下政府”(英语:Her Majesty's Government)是现今英国政府和加拿大政府的官方名称,也是过去英联邦王国成员国政府所使用的名衔。当英国君主是男性(国王)时,此名会改
  • 拉雪兹神父公墓拉雪兹神父公墓(法语:Cimetière du Père-Lachaise,官方名称:cimetière de l'Est,意指“东公墓”)是法国巴黎市区内最大的墓地,位于巴黎第20区,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它是巴黎第一
  • 单倍群在分子演化的研究中,单倍群(Haplogroup)是一组类似的单倍型(英语:Haplotype)(Haplotype),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祖先。因为单倍群由相似的单倍型组成,所以可以从单倍型来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