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一歌

✍ dations ◷ 2025-07-24 10:10:54 #石一歌

石一歌前身是“复旦大学、上海师大复课教材编写组(《鲁迅传》编写小组)”,于1972年按照周恩来大学文科复课的指示在上海成立,隶属于上海市委写作组。小组工作地在复旦大学学生宿舍十号楼,组长是上海师范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的教师陈孝全,副组长是复旦大学的教师吴欢章,主要成员还有原上海京剧院的高义龙、工农兵学员夏志明、邓琴芳,共五人。其他成员还有复旦大学工农兵学员周献明、林琴书,原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王一纲,复旦大学中文系教师江巨荣、上海戏剧学院青年教师余秋雨,以及当时师大二附中的语文教师孙光萱。编写组编出的主要教材是《鲁迅小说选》、《鲁迅杂文选》、《鲁迅散文诗歌选》,署名为“复旦大学、上海师大教材编写组”。1973年2月,这个教材编写组的工农兵学员,还编写过一本给少年儿童读的《鲁迅的故事》,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由于是非教材类,署名“石一歌”。“石一歌”是“十一个”成员的谐音。

1973年底前,吴欢章、余秋雨等都离开了小组,小组人数减少,仅剩陈孝全、孙光萱、夏志明、江巨荣等四人。1974年,小组搬出复旦大学校舍,迁移到巨鹿路上海作家协会所在地,后来补充了吴立昌、刘崇义、曾文渊等三人。由于离开了大学,也不再从事教材编写工作,小组正式更名为“石一歌”。搬迁后的“石一歌”是思想左倾的文学传记编写团体,但是没有留下任何重要作品;并不是什么政治组织,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接到过外界的直接政治指令,属于上海写作组的“外围”。参与过这个小组前后所有人中,除了余秋雨在十几年后升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之后更凭借散文创作成为国际知名的作家外,其他人始终默默无闻。

中国著名学者、作家余秋雨是原教材编写组成立时的成员之一。有传闻说1972年时26岁的余秋雨是其中年纪最轻的成员;但是由于小组内有四名工农兵大学生,这种说法不可靠。据“石一歌”活跃成员孙光萱说,余秋雨曾建议将“石一歌”改为“石一戈”,未被该组组长陈孝全采纳。1973年2月署名“石一歌”的《鲁迅的故事》,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主要是给少年儿童看的读物。余秋雨自述这是他第一次看到“石一歌”这个署名,而这本书的作者是小组内的几个工农兵大学生。

1973年5月14日,余秋雨离开编写组。孙光萱认为他被调到康平路141号上海写作组本部,负责联系“石一歌”;但是余秋雨自述是被疑患肝炎前后,居住在康平路183号三楼,同一栋楼内还有其他复旦大学的教师,其后借病离开了上海到浙江奉化隐居读书。在上海写作组系统的清查档案里,存有1975年11月“反击右倾翻案风”开始,到1976年10月“四人帮”倒台期间,即文革后期政治问题最严重的时期内,上海写作组系统的全部会议记录,包括中央文件传达会、大批判动员会、选题策划会、务虚会四类,共有271次会议,不同的参加人员共计有467人,但是其中没有余秋雨的名字。1973年11月,余秋雨曾在《学习与批判》上发表《尊孔与卖国之间——从鲁迅与胡适的一场斗争谈起》,但署名不是“石一歌”或者任何其它组织团体,而是“秋雨”。

1976年10月中旬,正逢“四人帮”倒台,但是为顾及国际影响,被疑有政治问题的上海写作组主要领导朱永嘉仍然被命令按与日本先前的约定进行了友好访问。9月刚刚从奉化返回上海的余秋雨被指示以“石一歌成员”名义参加访问日本代表团,据余秋雨自述是同时担任监视团长朱永嘉的任务,并拟定朱永嘉发言稿。朱永嘉访问归来,在飞机场即被带走隔离审查,他回忆自己并不知道余秋雨当时有监视他的任务,并且他计划余秋雨随团出访是在“四人帮”倒台前。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随着余秋雨的散文集在国内外华人中广为流传之后,出现了指称余秋雨为“文革余孽”,要求余秋雨忏悔的声音。2000年4月孙光萱在《文学报》1134期上发表《正视历史轻装前进——读〈余秋雨的一封公开信〉》,自称正式揭发余秋雨的过去。2004年8月,余秋雨在半自传形式的《借我一生》一书中,否认自己为“石一歌”成员。在《借我一生》中被化名“金牙齿”的孙光萱认为,余秋雨在书中避重就轻,回避事实。

此后余秋雨曾“出于幽默”,在全国媒体提出悬赏,如果有人能找出出自他手并署名“石一歌”的任何一篇、一段、一行或者一句文字,他情愿支付全年年薪并在全国媒体公开道歉,结果在持续了一年多的公开“悬赏”期间内并无人回应。

相关

  • 法英关系英法关系是指法国和英国之间的双边关系。两国之间的关系可以追溯至高卢战争时期。在罗马帝国时代,两国都曾经历罗马帝国统治,并都曾展开对罗马统治的抵抗。虽然两国在历史上也
  • 加拿大改革党加拿大改革党(英语:Reform Party of Canada;法语:Parti réformiste du Canada)是一个右派民粹主义政党,存在于1987年至2000年。该党于2000年由加拿大联盟继承,加拿大联盟在2003年
  • 地心吸力地球引力或地球重力是因地球本身的质量-地球质量而自然具有的引力。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表示符号为g,近似地等于每平方秒9.8米或每平方秒32英尺,意即当忽略空气阻力时,一物体在
  • 夏克刀登夏克刀登(1898年-1960年),四川德化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康省人民政府副主席。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泰国狱政厅泰国狱政厅(泰语:กรมราชทัณฑ์ กระทรวงยุติธรรม; 英语:Department of Corrections),泰国司法部下属矫正机构(日语:矯正施設)。总部住在暖武里府的Mueang N
  • 藤田宙靖藤田 宙靖(日语:藤田 宇靖,1940年4月6日 - )是,日本的法学者。主要研究行政法。代表著作‘行政法总论’(青林书院,2020年4月)等。法学博士(东京大学,1981年)。
  • 亚月亮亚月亮(1970年8月30日-),日本女性漫画家,岛根县人,处女座,血型A型,喜欢旅行。代表作:《双面小魔女》(日文名:Wピンチ!! 2000年在RIBON连载,后于集英社出版,全4卷)、《甜心汪汪》(日文名:ラブ
  • 磁力发电机磁力发电机,或磁发电机,是在汽油动力内燃机点火系统中,给火花塞提供高压电能脉冲的装置。一度用于所有的汽油动力汽车中,现在仅限用于割草机,电锯,和内燃型航空引擎中。第一个产生
  • 米歇尔·塔拉格朗米歇尔·皮埃尔·塔拉格朗(法语:Michel Pierre Talagrand,1952年2月15日-),法国数学家,研究领域为泛函分析、概率论及其应用。1997年3月,塔拉格朗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通讯院士,2004年11
  • 连子恒连子恒(1951年7月-),男,汉族,河南禹州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河南地区代表。连子恒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企业管理专业。197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禹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许昌县委书记,商丘市委副书记,2001年担任河南三门峡市委书记。2008年任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并担任全国人大代表。2014年8月17日,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连离开三门峡后,三门峡曾曝出卖官窝案。2015年7月24日,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连子恒犯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