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金良

✍ dations ◷ 2025-08-24 19:37:33 #辜金良

辜金良(1915年10月26日—2005年1月6日),嘉义厅朴仔脚(今嘉义县朴子市)人,曾经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朴子公学校(今嘉义县朴子市朴子国民小学),1937年后往来台湾及中国大陆间从事贸易工作,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台湾省工作委员会成为交通员传递情报,1950年遭逮捕入狱,1964年5月出狱,1965年透过难友陈明忠介绍与许金玉结缡,从事养鸭暨经营蛋行事业致富,此后终生以追求两岸统一为职志。2005年1月6日病逝。

辜金良于1915年(大正3年)生于嘉义厅朴仔脚(今嘉义县朴子市)。由于受到祖母的影响,早在幼年反日思想即深植辜金良心中。1924年进入朴子公学校就读,四年级时曾辱骂台籍教师“日本狗”惨遭毒打。1930年毕业后,以经营家中杂货店为生。

1920年代,台湾文化协会与台湾农民组合在街头经常有演讲活动,1930年辜金良透过聆听演讲结识台湾农民组合朴子支部干部李天生、许分,接触社会主义思想。透过阅读《新青年》及鲁迅等作者的著作,辜金良思想开始左倾。1935年辜金良经李天生介绍认识杨逵。1936年,杨逵创办刊物《台湾新文学》,辜金良协助募款并资助发行;1937年6月《台湾新文学》停刊,辜金良返回朴子。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辜金良为躲避征兵潜往日本投靠许分,不久即遭到逮捕遣返台湾。返台后辜金良投靠杨逵,住在“首阳农场”,后转往高雄,先后任职于唐荣铁工厂与大荣铁工厂。途中遇见昔日好友李天生,遂被派往南京,负责南京分公司业务。辜金良在中国大陆及台湾间往返,熟稔贸易,离职后进入日人经营的“岩上洋行”,成为与皖北新四军贸易的商贩。

1945年台湾光复后,辜金良返台并带回许多左翼书刊。1946年,刘启光发行《台湾评论》,杨逵与王万得、苏新、廖瑞发等成员都参与编辑工作。辜金良经由杨逵的介绍认识了李乔松,1946年5月,辜金良应王万得、李水井、吴思汉、李舜雨的要求,同赴上海台湾同乡会与李伟光会面;返台后不久,辜金良便通过廖瑞发的安排认识张志忠,并经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台湾省工作委员会(省工委)开始从事地下工作。之后许分也透过辜金良介绍认识张志忠加入省工委,参与台湾自治联军与二十一师的作战。

1947年辜金良加入省工委后从事交通员工作,将贸易所得提供给张志忠,之后改隶于蔡孝乾直属。1950年辜金良遭到逮捕入狱,坦承将财物交付张志忠,然时《惩治叛乱条例》尚未公告,辜金良遂获判感训三年。1950年底,依蔡孝乾供述利用辜金良进口木材等事,虽辜金良坚不吐实最后仍被以参加叛乱组织定罪,判徒刑12年。

1964年5月出狱,1965年透过难友陈明忠介绍与许金玉结缡,从事养鸭暨经营蛋行,事业逐渐上轨道,仍经常与难友联系,1976年因陈明忠案遭到留置四个多月,1987年台湾解严后,积极推动成立“台湾地区政治受难人互助会”,致力协助支持中国统一的劳动党、中国统一联盟等社会团体,不追求物质生活把钱捐助给需要帮助的人与团体,以追求统一与实现社会主义理想为职志,辜金良晚年中风卧病在床,夫人许金玉卖掉蛋行,2002年许金玉成立“辜金良文教基金会”继续推动两岸统一活动,2005年1月6日辜金良病逝。

1976年7月4日发生陈明忠案,陈金火、蔡意诚、王乃信、蔡国智、辜金良、张先蛋、郑溪北等人先后遭到留置约谈,其中林赐安、蔡国智、袁乃匡、辜金良四人被留置四个多月因为查无证明获释,此案多人遭判十年至七年不等徒刑。

2018年10月5日,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促转三字第1075300110B号函文,正式撤销受难者林庆云君等1270人之刑事有罪判决暨其刑,其中 (39)安洁字第 2945 号,有关辜金良参加叛乱之组织之有罪判决暨其刑之宣告正式撤销。

相关

  • 玛莉·居礼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波兰语:Maria Skłodowska-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通常称为玛丽·居里(法语:Marie Curie)或居里夫人(Madame Curie),波兰裔法国籍物理学家、化
  • 费尼县费尼县(孟加拉语:ফেনী জেলা)是孟加拉国吉大港区的一个县,位于该国东南部,北界印度,南面孟加拉湾。面积928.34平方公里。2001年人口1,240,384人。下分五个乡。
  • 布朗霍文百富门公司(或:布朗福曼公司、布朗霍文公司),简称百富门或布朗霍文,以及布朗霍文股份(英语:Brown-Forman Corporation,NYSE:BF.A、NYSE:BF.B),为全美国最大制酒商,是在1870年由乔治·嘉云
  • 楔形烷楔形烷(C8H8,IUPAC名为五环辛烷),是一种饱和的环烷烃。它的英文名(Cuneane)是由拉丁文“cuneus”衍生出来的,意思是“楔子”。楔形烷是立方烷的价键异构体。楔形烷的衍生物中,某些还
  • 阿尔克莱湖水怪阿尔克莱湖水怪(英语:Alkali Lake Monster),是一种生存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阿尔克莱湖的神秘生物。内布拉斯加州的阿尔克莱湖又称沃尔格伦湖(Walgren Lake),是位于布拉斯加州西南的
  • 台湾社会学《台湾社会学》()为台湾重要的社会学学术期刊之一。其前身为国立台湾大学社会学系出版的《国立台湾大学社会学刊》(创办于1963年),以及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出版的《台湾社会学
  • 托马斯·戴尔·斯图尔特 (人类学家)托马斯·戴尔·斯图尔特(英语:Thomas Dale Stewart,1901年6月10日-1997年10月27日)是一位美国人类学家,是现代法医人类学的奠基人,也是古病理学和体质人类学的先驱。 维基共享资源
  • 奥兰治河奥伦治河(英语:Orange River,南非语:Oranjerivier、纳马语:Nu Gariep、索托语:Senqu)是南非最大的河流,长2,200公里,流域面积973,000平方公里。起源于莱索托和南非共和国交界地区,大致往西流,在南非和纳米比亚的边界流入大西洋。主要支流有瓦尔河等。
  • 土佐号战列舰土佐(とさ)是大日本帝国海军加贺级战列舰计划中的二号舰,由日本著名军舰设计师平贺让操刀设计;其舰名源自日本古代令制国之一的土佐国。作为日本海军“八四舰队”计划的组成舰只之一,该舰在规划中将搭载十门410毫米(16英寸)口径舰炮。然而在日本参与华盛顿会议并签署《华盛顿海军条约》后,该舰的建造工程遭到取消,随后未完成舰体便作为武器测试用的靶舰,最终并于1925年2月9日遭到拆解。由军舰设计师平贺让主持设计的土佐号战列舰在大日本帝国海军的规划中将成为“八四舰队”计划的构成舰之一。在计划中,土佐号与其姊妹舰加贺号
  • 维也纳河畔剧院维也纳河畔剧院(德语:Theater an der Wien)建于1801年,地点位于奥地利维也纳玛利亚希尔夫区,其建筑是由熟知戏剧的伊曼纽尔·席卡内德所建造。关于其中文译名,由于将维也纳河(Wienfluss)错误地理解为维也纳城(Wien),导致了“维也纳剧院”的不洽当译法。至于“在维也纳河的堤岸上”(),则指称建筑的地理环境。伊曼纽尔·席卡内德以莫扎特歌剧《魔笛》()的脚本作者为人所知,他的《魔笛》制作在规模较小的维登剧院(德语:Theater auf der Wieden)(亦是该剧的首演剧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