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吸

✍ dations ◷ 2025-10-22 08:03:32 #流体力学,物理现象

虹吸(siphon或syphon)是一种流体力学现象,可以不借助泵而抽吸液体。处于较高位置的液体充满一根倒U形的管状结构(称为虹吸管)之后,开口于更低的位置。虹吸管两端液体的重量差距造成液体压力差距,液体压力差能够推动液体越过最高点,向低端排放。

中国古代酒器九龙杯即是利用虹吸原理制成。

在虹吸管的上端开口处(A),向管内的压力为上端水受到重力往管口浸入位置处推挤所形成的容器液压;向外的压力则为上坡段液柱产生的压力。前者大于后者时,液体被从上端容器推进管口流到下端容器,形成虹吸。而液体压力差是由液体向出口端落下引起,即C点重力向下导致B点负压,然后液压差配合大气压力推动液体流动。在通常情况下,虹吸现象的驱动力是大气压;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也会有其他原理成为驱动力。在实验室条件下,一些虹吸管被用于在真空环境下展示,表明液体的抗张强度有一定贡献。

最常见的虹吸现象使用水作为虹吸液,不过试验中也经常使用水银,其他物质例如有机溶液,甚至二氧化碳都可以被用于虹吸实验。

虹吸上升阶段和气压表原理相类似,气压推动液体向上进入管道中压力较低的顶端部分。由于原理相似,虹吸管内部液体所能上升的最大高度和气压表是一致的。上坡高度增加,管口向外的压力也增加;到与重力产生之容器液压平衡的时候,虹吸管的最高处会产生部分真空,进一步导致液柱坍塌,虹吸现象停止。

另外,如果虹吸管两端容器液面达到相等高度,虹吸现象也会停止。

当地下暗河的河道突然变窄时,水流速度变快,这种现象称为地下虹吸。

当虹吸管两端都在重力作用下,液体从高端向低端流动。然而,如果低处出口被密封同时加压,液体也会从低端向上流动。例如,虹吸式咖啡壶及摩卡壶是借由加热下壶的水,沸腾后生成气体,增加压力,将下壶的水推至上壶萃取咖啡。

相关

  • 人亚科人亚科(Homininae)是人科下的亚科,当中包括了人类及其已灭绝的亲属,以及大猩猩及黑猩猩。它亦包含了所有的原始人类,如南方古猿。直至1980年前,人科都只有人类一种,而其他的都是属
  • 斯万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斯万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瑞典语:Svante August Arrhenius,1859年2月19日-1927年10月2日),瑞典化学家。提出了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的阿伦尼乌斯理论,研究了温度对化学反应速
  • 大休斯敦休斯敦–伍德兰–舒格兰为美国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定义的城市群,包括9个县,位于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地区得克萨斯州东南部,一般通称该都会区为“大休斯敦”。休斯敦–伍德兰–舒格兰
  • 负离子 (流行语)负离子是带负电荷的离子,源自日本的一个词汇,负离子是“舒适离子”、“元气离子”。因为空气中的粉尘、尘埃有较多正离子,容易让人不舒适,而负离子则能使人感到舒适愉快。而关于
  • 空中客车A350 XWB空中客车A350 XWB(Airbus A350 XWB),是欧洲飞机制造商空中客车所研发的长程双发动机宽体客机系列。A350是最先在机身与机翼同时使用碳纤维强化聚合物的民航飞机,亦是目前全球越
  • 刘毓森刘毓森(1849年6月28日-1919年5月21日,道光二十九年五月初九日-民国八年四月二十二日),字少英,号则鱼,江苏省常州府武进县(今属常州市)人,清朝政治人物。监生,候选府经历。历保举知县加同
  • 迈克·沃格尔迈克·沃格尔(英语:Mike Vogel,本名Michael James Vogel,1979年7月17日-)是美国的一位演员,之前也曾是模特儿。他从2001年开始从事演艺事业。他出演过多部电影和电视剧,包括《海神号
  • 陈念云陈念云(1924年9月-2011年8月20日),原名陈燿祖,江苏川沙人,中国新闻工作者、高级记者,解放日报社原党委书记、总编辑,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原副主席。1950年毕业于上海民治新闻专科学
  • 李怀达李怀达(?-?),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凉武昭王李暠的孙子,西凉骁骑将军、祈连酒泉晋昌三郡太守李翻的儿子。太平真君三年(442年)十二月,李怀达在兄长李宝的命令下与侄子李承上表造访
  • 基思·詹姆斯·莱德勒基思·詹姆斯·莱德勒(英语:Keith James Laidler;1916年1月3日-2003年8月26日),出生于英格兰,被视为化学动力学的先驱者以及酵素物理化学领域的权威。莱德勒于牛津大学三一学院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