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 dations ◷ 2025-04-02 08:43:27 #宋代
宋代音系指宋朝时期流行于中原地区(开封、洛阳)的汉语音系,可能是当时全国通用语的基础。宋室南渡之后,陪都临安(现在的杭州市)可能也通行类似的语音。宋朝官方先后修过几本韵书,但这些韵书都承袭《切韵》的系统,极少反映当时实际语音。宋代音系的主要材料来源于邵雍的《皇极经世书》和宋朝词人的用韵情况。《皇极经世书》用图表来归类口语的语音,声母的图叫做音图,韵母的图叫做声图。但该书有浓厚的象数学色彩,用天地来比附语音的声韵,增加了研究的困难。通过研究邵雍的声图和其他的材料,发现宋代音系比唐代音系进一步简化了,在一些重要的特点上,已经有了现代北方话的雏形。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中古汉语的全浊音全部清化成相应的清音。在邵雍的音图上,全浊音分成两类,称为“火”的一类,排在不送气清音的下面,称为“石”的一类,排在送气清音的下面。分类的情形,和现代普通话一样,平声属于送气的一类,仄声属于不送气的一类。因此,中古汉语三组对立的格局,就变成只有送气和不送气的对立了。另外中古汉语的微母从鼻音m(可能经过短暂的ɱ阶段)变成擦音v,排在同部位的f下面。在邵雍的声图上,入声字不是配鼻音结尾的阳声字,而是配元音结尾的阴声字,例如“舌”字,不和“千典旦”一组,而是和“多可个”一组,“六”字不和“宫孔众”一组,而和“牛斗奏”一组。只有以-p结尾的“十”、“妾”等字和-m结尾的字排在一起(但是自成一组)。这说明中古汉语的-t、-k韵尾都脱落了,可能弱化成喉塞音ʔ,也可能变成i、u,只有-p韵尾保存下来。另外音图的“开发收闭”大致相当于韵图的一二三四等,“自思寺”三字不排在有i介音的“收”列下而排在无介音的开列下,可见这类字韵母已经变成ɿ了。

相关

  • 数秘术数秘术,是指物象化成数字的占卜,如姓名学是用笔画数。早期数学家对数秘术研究有所参与,例如毕达哥拉斯认为数学可以解释世上一切事物。他认为一切真理可以用比率、平方及直角三
  • 氧化还原氧化还原反应(英语:Reduction-oxidation reaction,简称Redox)是在反应前后元素的氧化数具有相应的升降变化的化学反应。这种反应可以理解成由两个半反应构成,即氧化反应和还原反
  • 穆罕默德二世穆罕默德二世,可能为以下历史人物:
  • 科堡科堡(Cobourg)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东部安大略湖畔,是诺森伯兰县的县治所在,人口约2万(2006年)。
  • 千(kilo)是一个国际单位制词头,表示因数1千(103,1 000),符号为k。英语kilo源自希腊语词语χίλιοι(chilioi),意为“千”。它起初是于1795年被安托万·拉瓦锡的研究小组所采用,并于1
  • 全头亚纲全头亚纲(学名:Holocephali)是软骨鱼纲下的亚纲,头大而侧扁,鳃裂4对。上颌骨与脑颅愈合,故称全头类。舌弓完全,无鳞,胸鳍宽大,尾鳍细长,雄性具交接器。现存种类多半栖息于海洋的中底层
  • 约瑟夫·给吕萨克约瑟夫·路易·盖-吕萨克(法语:Joseph Louis Gay-Lussac,1778年12月6日-1850年5月10日),法国化学家和物理学家,以研究气体而闻名。盖-吕萨克出生于法国上维埃纳省的圣利奥纳德,并在
  • 腮-耳-肾症候群腮-耳-肾症候群是一且有高穿透力及多变表现型的遗传病,突变基因位于第八对染色体的长臂上。其发生率为1/40000。遗传方面,其遗传方式为一体染色体显性遗传,大多皆由新突变造成,此
  • 两宫听政两宫听政(1861年—1881年),是指在清同治帝及光绪帝时,东太后慈安、西太后慈禧一起垂帘听政的情况。咸丰帝驾崩时,遗命由顾命八大臣辅政。但慈安、慈禧,连同恭亲王奕䜣等人,发动祺祥
  • 张树政张树政(1922年10月22日-2016年12月10日),中国河北束鹿双井村人。女性。生物化学家。原本就读于燕京大学本科,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燕京大学关闭,她在1942年春天转入汪精卫政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