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气光
✍ dations ◷ 2025-11-19 01:48:06 #大气光
气辉(有时也称为夜辉)是在行星大气层中非常弱的发射光。在地球的大气层,这种光学现象导致在背向太阳的夜空即使在排除了星光和扩散的阳光,也不会完全黑暗。气辉现象是瑞典科学家安德斯·埃格斯特朗在1868年首先确认的。从此之后,在实验室里和对各种化学反应的研究,已经观察到这是电磁能量过程的一部分。科学家也发现这些过程会出现在地球的大气层,天文学家也已经验证这些过程和排放的存在。气辉是由上层大气中许多不同的过程,像是原子的重组、太阳在白天光致游离、宇宙射线轰击上层大气和化学发光造成的发光现象,主要是氧气和氮与羟基离子在数百公里的高度上做出的反应。由于阳光的散射,这种现象在白天不会被注意到。即使在最佳地点的地面天文台,望远镜在可见光波段的敏感性也会受到气辉的限制。部分是出于这个原因,以太空为基地的天文台,如哈伯太空望远镜在可见光的波段上可以看见地面望远镜看不见的更微弱天体。气辉的亮度通常已经足以引起观测者的注意,一般都是蓝蓝的颜色。尽管气辉在大气层中的发射是很均匀的,在地面上的观测者看起来最亮的区域在地平线上10度左右的天际,因为更低的地区需要通过的大气厚度越厚。而且,在大气层的极低处,大气层的消光也降低了气辉的视亮度。气辉的一种机制是氮原子和氧原子结合组成一氧化氮(NO)的分子。在这个过程,会发射出光子。这个光子可以是一氧化氮分子的几个特征波长中的任何一种,因为氧分子(O2)和氮分子(N2)在抵达大气层顶被太阳能解离时,这些自由原子都可以进行这种过程,互相遭遇而形成一氧化氮。其它可以在大气层中产生气辉的物体还有羟(OH)
,、氧分子(O)、钠(Na)和锂(Li)。参见 钠层。.天空的亮度通常以平方米为单位量度,计量单位通常引用天文学的星等。
相关
- 球杆菌球杆菌(英语:coccobacillus 複數時:coccobacilli)是一种形状介于球菌、杆菌之间的微生物。它的形状是非常短的杆形,因而常常被误认为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阴道加德纳菌和沙眼衣原体
- 丧恸丧恸(拼音:sāng tòng;英语:Grief),是对丧亡或死别的多重反应,会表现出悲伤、悲哀和伤心。这些反应除了在感情上外,也包括生理、认知、行为、社交及精神的层面。所经验的很多时都与
- 丙酮丙酮也称作二甲基酮、二甲基甲醛,简称二甲基醛,或称醋酮、木酮,是最简单的酮,化学式CH3COCH3,为一种有特殊臭味、薄荷气味的无色可燃液体。在常温下为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易燃,有
- 黑根霉Ascophora mucedo Mucor ascophorus Mucor mucedo Mucor stolonifer Rhizopus nigricans Rhizopus stolonifer var. stolonifer黑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或Rhizopus n
- 中心静脉置管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VC)属于血管内管的一种,放置于大静脉中。常置入之大静脉包括有:全血 · PF24/新鲜冷冻血浆 (冷上清制剂 + 冷沈淀制剂)基于血红蛋白的
- 普鲁士蓝普鲁士蓝(英语:Prussian blue;德语:Preußisch Blau 或 Berliner Blau;化学名称:亚铁氰化铁;分子式:Fe7(CN)18⋅14H2O,或书写成Fe43 · xH2O简称:PB)是一种深蓝色的颜料,在画图和青花瓷
- 助词助词(Particle,缩写:.mw-parser-output .smallcaps-all{font-variant:small-caps;text-transform:lowercase}.mw-parser-output .smallcaps-all *{font-variant:normal;text-tr
- 时间旅行时间旅行或称时空旅行、时光旅行或穿越时空等,泛指人或物体由某一时间点移至另一时间点,类似在空间中的移动。所有事物都顺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自然前进,因此这里的时间旅行单指违
- 燧石燧石俗称火石,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硅质岩石,主要由隐晶质石英(SiO2)组成,致密、坚硬,多为灰、黑色,敲碎后具有贝壳状断口,根据其存在状态,分为两种类型:燧石由于坚硬,破碎后产生锋利的断口
- 北大西洋公约北大西洋公约(英语:North Atlantic Treaty)是1949年4月4日在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由12国联合签署的条约,最初的12个缔约国即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创始国。后续签署国包括:在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