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口县

✍ dations ◷ 2025-04-05 00:53:46 #山口县
山口县(日语:山口県/やまぐちけん Yamaguchi ken */?)是位于日本本州最西部的县,为中国地方五县之一,县治为山口市,最大城市为下关市。现今县境为德川幕府时代的长州藩(当时的周防国和长门国),藩主是受幕府排斥的外样大名毛利氏,藩厅设在萩城(现山口县萩市),所以又叫毛利藩或萩藩。山口县为本州最西端的都道府县,隔关门海峡与九州地方相望。山口县位于日本中国地方,县内土地大部分属于山阳地方,北部的萩市、长门市则是归类在山阴地方西部。县厅位于该县中部的山口市,最大都市则是位于该县西端的下关市,其中下关市与位于九州的福冈县北九州市一衣带水,两市隔关门海峡相望,透过多条跨海桥隧相连,并形成一跨县都会区(日语:関門都市圏)。县的东部与广岛县、岛根县地区紧密相接。山口县岛屿面积270.3685平方公里,人口66,522。山口县平常生活中使用山口方言。它形如半岛,西北两面濒临日本海,南临濑户内海,隔关门海峡与九州相望,西距朝鲜半岛也不远。自古以来,山口就是连通日本本州与九州和朝鲜半岛以至中国的交通要冲。在历史上,山口地区也一直占有重要位置,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山口县面积6100平方公里,山地丘陵占90%以上,低地只有1/10。县都位于山口市,重要城市有下关市、岩国市。整体上属于濑户内海式气候,但从日本海方面至内陆地区为日本海侧气候,冬季时阴天的日子较多,也可见雪。特别是内陆部分的阿东町、萩市内陆部分、周南市与岩国市等位于北部的地方为在县内也可见到积雪的地区。山口县有“政治县”的别称,出身于该县的日本首相位居各都道府县之冠。62位首相就有9位出自山口县,包括:伊藤博文、山县有朋、桂太郎、寺内正毅、田中义一、岸信介、佐藤荣作、安倍晋三、菅直人,远抛离排名第二的东京都(5位首相)。对于台湾而言,日治时期的台湾总督中,第2至5任的桂太郎、乃木希典、儿玉源太郎、佐久间左马太与第11任的上山满之进皆出身山口县。德川幕府时代末期长州藩政府秘密派往英国留学的五位藩士─伊藤博文、山尾庸三、井上胜、井上馨、远藤谨助有长州五杰之称,在当时日本的政治上发挥具大影响力。另外,幕末时期(1853 - 1867),幕府排斥的外样大名长州藩和萨摩藩(今鹿儿岛县)共同成为讨幕运动中心,后来的明治维新时期,长州藩政治家辈出,形成了日本藩阀政治中占主导地位的“长州阀”,因此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局也长期由长州藩(山口县)等南方出身者把持。最西面的下关市区的下关港周边,古称赤间关(あかまがせき),亦写作训读相同的赤马关(あかまがせき),音读为(せきばかん),简称马关(ばかん)并成为其别名。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大清国(中国)战败并被迫与日本在此举行和谈并签订《马关条约》(《下关条约》)。

相关

  • 埃万杰利斯塔·托里拆利埃万杰利斯塔·托里切利(意大利语:Evangelista Torricelli,又译托里拆利,1608年10月15日-1647年10月25日),意大利物理学兼数学家,以发明气压计而闻名。气压单位托(torr)以他的名字命名
  • 2005年印尼食品恐慌2005年印尼食品恐慌是发生于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市的一场食品恐慌,当时印尼政府发现首都60%的面馆提供的面条里含有甲醛这种致癌物质。2007年越南食品恐慌也同样在面条内发现了
  • 热加工热加工是相对于机械加工而言的,一般是在较高的温度下将金属软化或熔化处理后再冷却至常温的成形技术,常见的是凝固成形(铸造)、连接技术(焊接)和塑性成形(锻压和冲压)。热加工成形过
  • 宋礼成宋礼成(1937年7月-),中国有机化学家。南开大学化学系教授。生于山东济南,籍贯山东济南。196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1979-1981年在美国麻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
  • 姜黄素姜黄素(英语:curcumin)是一种从姜黄根茎中提取得到的黄色色素。它是最主要的姜黄色素(curcuminoid)类物质,约占姜黄色素的70%,约为姜黄的3%~6%。除了姜黄素之外,这一类化合物还包括脱甲
  • 月球探测任务列表本表尽量彻底地记录世界各国的航太工程中,有史以来以探测月球为目的而发射出的探测器的简略概况。台湾国家中山科学研究院与国家太空中心
  • 1095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ミュー系列运载火箭Mu系列运载火箭是日本开发的一次性使用运载系统,1970年首次发射,2006年退役。其中最大的型号为M-V运载火箭
  • 湖南巡抚湖南巡抚,全称巡抚湖南等处地方提督军务、节制各镇兼理粮饷,官衔从二品。巡抚例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并兼兵部侍郎衔,加衔后升为正二品。巡抚别称“抚院”、“抚台”、“抚军”,是
  • 五味子五味子(学名:Schisandra chinensis),又称作五味、北五味子、山五味、山花椒、荎藸(拼音:chíchú,南京官话:chr2chu2),为五味子科五味子属下的一种植物。唐朝《新修本草》载“五味皮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