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戴维·阿利斯

✍ dations ◷ 2025-09-02 20:10:37 #C·戴维·阿利斯
查尔斯·戴维·阿利斯(英语:Charles David Allis,1951年年3月22日-),美国分子生物学家,他目前是洛克菲勒大学的Joy and Jack Fishman教授以及染色质生物学和表观遗传学实验室的主任。阿利斯在纽约罗切斯特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1981年成为休斯敦贝勒医学院助理教授,1988年成为生物化学教授。1990年,在雪城大学任生物学教授,1995年成为罗切斯特大学生物学教授。1997年至1998年,他在大学医学院任肿瘤学教授。1998年至2003年任弗吉尼亚大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教授。自2003年以来是洛克菲勒大学的表观遗传学和染色质生物学教授,并任实验室主任。为了追求理解DNA-组织蛋白蛋白质复合物和允许基因激活的复杂系统,阿利斯的实验室专注于通过组织蛋白修饰的染色质信号传导 - 乙酰化,甲基化和磷酸化。 阿利斯以破译影响染色质基本重复单元的调控机制而闻名。阿利斯不是第一个识别组织蛋白乙酰转移酶活性的人(Cano, A. & Pestana, A. 纯化和来自Artemia salina的组织蛋白乙酰转移酶的特性,对H1组蛋白高效.Eur.J. Biochem.97,65-72( 1979)),以及它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Allfrey,VG(1970)Fed.Proc.29,1447-1460。)但他引起了对染色质功能的重新关注。组织蛋白乙酰化以及其他修饰(甲基化,磷酸化,泛素化)可构成“组织蛋白密码”或“表观遗传密码”。 虽然DNA密码负责RNA和蛋白质的序列,但组织蛋白密码可能最终负责该遗传信息的表观遗传调控。 阿利斯通过含有组织蛋白乙酰转移酶的转录共激活因子,在靶向组织蛋白乙酰化和基因特异性转录激活之间发现了关键环节。在进一步的研究中,他将组织蛋白磷酸化事件与有丝分裂和丝裂原作用联系起来,建立了组织蛋白磷酸化和乙酰化事件之间的协同作用,并阐述了“组织蛋白密码假说”(及其扩展),这是控制表观遗传学的被引用次数最高的理论之一。阿利斯的研究涉及染色质、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的复合体。染色质在基因表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阿利斯的工作是确定染色质的结构和功能的过程和化学变化。一个可能的应用是激发那些阻止肿瘤的基因,并抑制那些刺激肿瘤生长的基因。这项研究对人类生物学和人类疾病,特别是癌症的影响是深远的,并且以惊人的速度继续发展。

相关

  • 西班牙语西班牙语是美国继英语之后第二大广泛使用的语言。在美国,西班牙语使用者的人数比汉语、法语、意大利语、夏威夷语以及美洲原住民语言的使用人数的总和还要多。根据2009年由美
  • 周边神经病变周边神经病变(英语:Peripheral neuropathy,缩写PN)俗称神经系统疾病,是指神经系统的疾病或异常状态下的神经系统 。虽然在大众文化中神经病常常是一种代替精神病的说法,但神经病实
  • 上颚上颌骨(maxilla),又称车颔骨,是成对的联合形成口上部的骨。除了下颌骨外,脸部的所有骨都与它形成关节。上颌骨可以分为体部、齿槽突、腭突、额突和颧突。头颅。上颌骨的位置(显示
  • Gorilla大猩猩是灵长目人科大猩猩属类人猿的总称。大猩猩是灵长目中体型最大与智力仅次于人类和黑猩猩的动物,它们生存于非洲大陆赤道附近丛林中,食素。至2006年为止依然有大猩猩分一
  • 显生元显生宙(Phanerozoic),或称显生元、显生代,是5.41亿年前大量生物出现的时期。显生宙即意为这个时期地球上有显著的生物出现。而那些看不到或者很难见到生物的时代统称为隐生元或
  • 朱利安·施温格朱利安·西摩·施温格(英语:Julian Seymour Schwinger,1918年2月18日-1994年7月16日),犹太裔美国理论物理学家,量子电动力学的创始人之一,与理查德·费曼、朝永振一郎共获1965年诺贝
  • 法兰西第一殖民帝国法兰西殖民帝国是指法国在17世纪至1960年代控制的诸多殖民地。在19至20世纪初,它成为了仅次大英帝国的第二大殖民帝国。在1919至1939年这个巅峰时期,它横跨了1234.7万平方公里
  • 联邦交通运输与通讯部俄罗斯联邦交通运输部(俄语:Министерство транспорта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是俄罗斯负责制定航空、海运、水运、公路运输、铁路运
  • +1UTC+1在以下地区使用:
  • 艾恩德霍芬埃因霍温(荷兰语:Eindhoven)又译埃因霍温、爱因荷芬,旧译名安恒,是一个位于荷兰南部北布拉班特省的市镇,是荷兰的第五大城市。埃因霍温是欧洲领先的科技中心之一,地处西欧悠久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