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原住民族

✍ dations ◷ 2025-09-04 18:28:34 #台湾原住民族
台湾原住民族人名,是指台湾岛与兰屿岛上的原住民族群所使用之人名,其现象复杂且多元,除了传统族名文化以外,亦包涵因统治政权更迭关系而取用之外名,尤其在日治时期与中华民国时期被迫取用和名与汉名。至今台湾户政虽已开放族人可选用传统名作为本名,但因政策配套失当以及环境友善程度不佳,户籍登记上汉名比例仍然为高,族名则依旧于民间普遍传承。即族名,户政作原住民族传统姓名。各族群皆有其意涵与仪式,普遍自出生起即赋予新生儿名字,并表示尊重一个生命的开始。其名字不仅是辨别符号,更拥有认同的作用,而于已命名为主的族群认同中,名字虽非核心部分,却已命名背后象征意义,引领台湾原住民族深入核心内部历史、渊源与情感,进而巩固族群力量。台湾原住民族的命名与其族群、山川、部落等关系密切,延续著祖先对土地的信仰与智慧所累积的命名法则,背后也涵盖着台湾原住民各族群内在的生命史与价值观。主要有氏族名制、亲子连名制、亲子联名混氏族名制、家屋名制度、亲从子名制度等五种制度,又依不同族群的社会型态与历史背景而各有所差异,各族族名之结构都对应其族语语法之词序逻辑。台湾原住民族族语属于南岛语系,按词序的规律将个人名放置于首位,并于个人名后方接以各种表示身份的字词。虽然各族族名的呈现上都省略了格位标记与连接词,但唯独达悟族终生以长嗣的个人名自称,故特别保留标记以分别表示与长嗣之间的身份关系,且后方不再添加任何字词。1995年,中华民国政府修正《姓名条例》及《姓名条例施行细则》等“回复传统姓名”之条例,不再强制族人拥有汉名,使族人得以选用族名作为户籍本名。但碍于政府以现代标准汉语作为事实上的官方语言,因而规定须将族名采以中文音译来登记,如同汉名一般遵照“国语辞典或辞源、辞海、康熙等通用字典中所列有之文字”来取字;2000年再开放族人可循“传统姓名之罗马拼音”办法以族语罗马字并列登记族名之原文。政府曾为此推出“原住民族回复暨使用传统姓名三年计划”、“原住民族回复暨使用传统姓名单一窗口计划”。不过,部分族人仍认为该计划无助振兴命名文化,认为除了修正原住民身份认定作业流程,以及更多简化回复族名手续以外,应该推动落实族名去汉字,使族语罗马字与汉字一样得以单独存在,并在各年段义务教育纳入原住民族命名文化等,以各角度的积极作为,才能真正振兴原住民族的命名文化。政府开放传统姓名以来原先并不踊跃,但是借由《请问芳名》影展等人文努力,台湾原住民族传统姓名已得以呈现许多。从回复族名政策实施至2017年4月,回复族名依旧仅占原住民人口5%左右,但近年族名意识高涨,尤其在学青年或同学,使用族名的族人已经不再罕见。1943年台湾日治时期,台湾总督府全面推动的皇民化运动,以政策优惠等方式,迫使族人取以和名或采日文片假名来音译其传统名。17世纪间,清朝政府曾对原住民族人普赐汉姓。其中赛夏族被依照氏族名制的命名结构,改以相关意涵的汉姓,如:“豆”、“日”、“樟”等。1940年代中期,日本二战战败,国民政府接收台湾,台湾进入中华民国时期。1946年5月,行政院即公布《修正台湾省人民回复原有姓名办法》,并于三个月内“到府办理”,放任户政单位忽视族人的亲属关系并自行任意分配,将归籍中华民国的族人随机取以“汉姓”与“汉名”。造成许多不雅字眼被族人使用,使后代子孙也无从根据汉名了解家族关系与脉络,甚至导致不知情的近亲联姻困扰。1980年代中期,由于解严与政治风气改变,原住民族意识抬头,振兴命名文化并“回复传统姓名”也成为的运动主轴之一。原运者认为1758年清治的“普赐汉姓”行为之后不过250年,平埔族群已近乎消失,如果原住民族藏起自己真正名字,原住民族将与部分平埔族群状况相同,被同化灭绝。经过多次抗议陈情及法规研拟后,族名受到各界重视。司法改革运动↗ · 媒体改革运动↗ · 劳工运动↗ · 人权运动↗ · 原住民族运动↗农民运动↗ · 环境运动↗ · 性别平等运动↗ · 学生运动↗ · 食品安全运动↗ · 教育改革运动↗ · 体育改革运动↗

相关

  • FOXP22A07, 2AS5· chromatin binding · double-stranded DNA binding · sequence-specific DNA 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activity · sequence-specific enhancer bi
  • 直链乙炔碳直链乙炔碳(Linear Acetylenic Carbon),也称卡拜(Carbyne)、线型碳(Linear carbon),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具有-(C ≡ {\displaystyle \equiv
  • 更多女性参与科学研究早在人类有书写历史之前,女性就在科学领域留下重大贡献;研究性别与科学间关系的历史学家已将女性在科学上投注的努力与成就、面临的阻碍,所运用的策略化为文字,让她们的贡献成果
  • N-甲基-D-天门冬胺酸受体N-甲基-D-天门冬胺酸受体(英语: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简称NMDA受体或NMDAR)为麸胺酸盐受体,是一个主要的分子装置,控制突触的可塑性与记忆功能。NMDA受体是一种离子型麸
  • 木煤气木煤气(英语:Wood gas)是一种合成气燃料,可以被用作炉子燃料,和车辆替代汽油、柴油或其他燃料。在生产过程中,生物质或其它含碳材料在木材气体发生器中氧受限的环境内被气化产生氢
  • 地天地天(梵语:Pṛthvī),又称坚牢地神、坚牢神、持地神,即主掌大地之神,为十二天之一。最初为印度神话中养育万物的地母神颇哩提毗(Prithvi),后被佛教吸收,在南传佛教中也叫帕媚托拉尼,有
  • 伊朗伊斯兰革命伊朗伊斯兰革命(又称1979年革命;波斯语:انقلاب اسلامی‎ Enghelābe Eslāmi)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在伊朗共和国发生的政变,末代沙阿(伊朗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
  • 东京府东京府(日语:東京府/とうきょうふ〔とうきやうふ〕 Tōkyō fu */?)是日本曾存在的一个一级行政区,为今日东京都之前身。存续期间为1868年(庆应四年、明治元年)至1943年(昭和十八
  • 让·保罗让·保罗(德语:Jean Paul,1763年3月21日-1825年11月14日),原名Johann Paul Friedrich Richter,德国作家,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
  • 枣庄市枣庄市,简称枣,古称峄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山东省南部。市境东接临沂市,北、西两面邻济宁市,南界江苏省徐州市。地处黄淮平原腹地,山东丘陵西南边缘,西濒微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