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公(1886-1949),日本香川县人,漆器工艺家,1916年来台,奠定台湾漆工艺产业化基础,蓬莱漆器(蓬莱涂)创始人,并为台湾带来漆艺教育,培养漆工艺人才。
山中公(1886-1949),日本香川县高松市人,旧姓甲谷,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今国立东京艺术大学)漆工科。1916年来台,当时山中公岳父山中龟治郎当时在台中市新富町经营“富贵亭”料亭,有漆器餐具用品及纪念品需求,在旁边设立“山中工艺品制作所”及“株式会社台中工艺制作所”,发展了蓬莱漆器,1923年开始贩售:33。蓬莱漆器推出之后深受日本观光客喜爱,成为旅行纪念及伴手礼的最佳选择:58。1927年以“蓬莱盆”漆器入选“台中名物悬赏募集入选”二等奖;成为台中市最重要的土产之一:17,在1935年始政四十周年记念台湾博览会举办时,在台湾新闻社出版的台湾最具代表品专书中,将台中的漆器列位美术纪鉴赏品类代表品之一。1928 年“台中市立工艺传习所”成立,1937 年扩大规模改制为“私立台中工艺专修学校”,相关教育机构的设立与成长转型,主事者皆为山中公:24:32。山中公亦多有参与公共事务推动工艺产业,如1924-1925年间任“台中商交会”评议员,1927-1929年间任“台中市新富町委员”,1941年担任“台中州家具装饰商组合”代表人,并与宫城三郎、松井七郎等人发起于高雄商工奖励馆所成立的“台湾工艺协会”:17。
台湾知名漆工艺家陈火庆、赖高山、王清霜皆为台中工艺专修学校的学生,从战后至今持续致力于漆艺创作与漆商品生产,后续也引领且影响台湾漆艺文化发展。
1946年战后,山中公返回日本,于1949年去世,享年六十五岁:18。
多年后,山中公先生的女儿山中美子于2013“世纪蓬莱涂-台湾百年漆艺之美”特展开幕当天,将她父亲的文物正式捐出,展览结束后交由国立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典藏。
山中公制作的漆器,多为日常生活用品,深具台湾特色,漆器的素材多使用八仙山在地木材,图案以描绘台湾庶民风俗为主,素朴且多彩,如邵族的杵歌、日月潭、台湾风物、香蕉、凤梨等热带水果、蝴蝶兰代表南国特色风情的图案,风格自然豪放,多应用雕刻、螺钿镶嵌、彩绘、磨显技法,跳脱传统红黑限制,与日本漆器有别,蓬莱漆器,亦称为“蓬莱(ほうらい)涂”漆器:57。
蓬莱涂砚台
三层点心盒